一 赴苏联及回国途中在国内的巡视活动
1949年12月毛泽东建国以后第一次外出,是代表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到苏联,与苏联政府协商,撤销过去与国民党旧政权签订的条约,订立新的中苏友好条约等事宜,并赴苏联为斯大林祝寿。毛泽东这次出访,是我们党和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重大外事活动。毛泽东在苏联境内访问两个多月,但在赴苏及回国返京途中,毛泽东沿途视察,所以算做毛泽东建国以后第一次出巡。
1949年12月6日晚8时30分,毛泽东由中南海丰泽园出发,从西直门火车站登车。行前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到丰泽园送行。随毛泽东访苏的有陈伯达、叶子龙、汪东兴、师哲、陈秉承、沈剑心、田树彬等。随专列护送的有公安部长罗瑞卿、副部长杨奇清、铁道部长滕代远、铁道部公安局长冯纪等。①
据可靠记载:临行前,毛泽东对汪东兴宣布了三条纪律:1. 此次出访为秘密行动,对外不宣传,不带记者;2. 沿途各地可允许当地政府两人来车上看望,其他人不要来;3. 沿途不下车,也不要向地方要东西。
盘踞台湾的国民党,为了破坏毛泽东的这次出访,派遣特务、密送武器,纠集国内残匪,企图颠覆列车,暗杀毛泽东。为了保证毛泽东的安全出访,有关方面组织三个军的兵力在铁路沿线布防。按分工,杨成武护送毛泽东到山海关,后面由东北方面负责。专列乘务人员都是从中央警卫部队里一一挑选的。每到一地,杨奇清等人都要亲自下车检查,并与前方交流情况。
毛泽东的专列经丰台、天津、山海关、沈阳、长春、哈尔滨、博克图到满洲里。
在行进的列车上,毛泽东并不轻松,他关注和思考着国际国内大事。就解放军进军西藏问题给刘伯承、邓小平、贺龙等拍发电报。向杨奇清了解关于对潜伏敌台的侦破情况。在山海关车站,毛泽东曾走下专列。他说:历史上秦始皇、汉武帝、曹操、唐太宗等都在这里留下过足迹,我们就要出关了,到此岂有不下之理!②
过了山海关,毛泽东开始找沿途党政负责同志调查研究,在绥中同县委书记谈话;在锦州同锦州市市长谈话。据当事人回忆,毛泽东调研的题目太多了,问得太细了,连统计数字包括百分比都不放过。在沈阳和哈尔滨,毛泽东同当地铁路局负责同志谈话,了解铁路运输生产、管理、职工生活等方面情况。①
过山海关以后,气温下降到零下40度,暖气管子冻坏了,在沈阳、长春、哈尔滨、博克图一路修理也没有修好。毛泽东说:“不是车厢冷,就是拉不动,这火车比老牛车还慢,你们还说胜利品呢,还是美国出的。”“美国的东西就那么灵?我历来不相信,有些人迷信洋货,怎么样,结果害了自己。”②
12月7日,专列到沈阳,高岗一行上了专列。高岗提出,要送毛泽东到满洲里,毛泽东没有同意。因为要检修列车暖气管道,毛泽东临时下车到东北人民政府交际处的沈阳文化宾馆休息了半天。①
8日,毛泽东从满洲里跨过国界进入苏联访问。
1950年2月17日,与苏联签订新的中苏友好条约以后,毛泽东一行离开莫斯科回国。沿途参观考察。
2月23日,毛泽东就回国后行程给王稼祥转刘少奇、高岗一封电报:
王大使转刘少奇高岗二同志:
我们一行因沿途参观今二十三日可到伊尔库次克。计二十六日可到满洲里,尔后拟于海拉尔、齐齐哈尔、哈尔滨、长春、四平街、铁岭各停留一二小时至三四小时,到沈阳拟停留一二天。请高岗同志通知上述各地负责同志保守秘密,每处只要少数负责干部迎接招待,不要使多数人知道尤其不要公开发表消息。尔后至打虎山、锦州、山海关、唐山、塘沽、天津,均拟略作参观,均要保守秘密。到北京下车时,亦只要有少数党内党外人士(一百人左右)至车站迎接,不要使多数人知道,待到北京后方才发表消息。请照此布置为盼。
毛泽东
二月二十三日②
26日下午,毛泽东一行离开苏联国境回到中国满洲里。
这时的毛泽东一行,比去时增加了赶赴苏联,参与中苏友好协议谈判的周恩来总理等人和随车返回的寻求中苏支援的越共领导人胡志明。
先期赶到满洲里的铁道部长滕代远、公安部副部长杨奇清以及毛泽东的警卫人员,东北局书记高岗已在此等候。
26日深夜,专列由满洲里出发。27日上午10点,专列在海拉尔车站停车。列车更换机车,毛泽东、周恩来等到站台上散步。
回到祖国,毛泽东的情绪格外好。在行进的列车上,他一会儿往左看,一会儿往右看,在车厢里来回踱步,思考着祖国的建设。
他对身边工作人员说:东北地域辽阔,将来我们在这里好好开发,搞几个基地,再开发新疆,中国的粮食问题就能解决了。他还谈到林业、畜牧业、工业等等。①
27日下午2点15分,专列到达哈尔滨。当时的松江省委书记张策、哈尔滨市长饶斌等在车站迎接毛泽东一行。
毛泽东在省市领导同志的陪同下,经月牙街、红军街、邮政街来到颐园街一号。
毛泽东听取了省市领导的简要汇报,然后到二楼休息。向陪同上楼的哈尔滨市公安局长王化成了解了哈尔滨市的社会情况。
下午3点30分,毛泽东、周恩来一行到哈尔滨车辆厂视察。
这是当时哈尔滨市最大的工厂。沿途,毛泽东对市容看得很仔细,他问身边的省市领导:“广告牌上为什么都是外国字,过去的宣传画为什么还未涂掉?”毛泽东对饶斌说:“我们应当学会管理城市和改造城市啊!”
下午4点左右,毛泽东一行到了车辆厂。毛泽东简单了解了一下厂领导的名字、隶属关系和大概情况,便提出到车间看看。毛泽东先后看了锻冶分厂、机械分厂。毛泽东勉励工厂领导:“哈尔滨市是全国解放最早的城市,这个厂又是全市最大的厂子,所以应给全国做出好样子。”“越是大工厂,越要管理好,发挥好作用。”
在机修分厂,毛泽东主动同一位60岁的老工人握手,老师傅说:“毛主席,您辛苦了!”毛泽东风趣地回答:“咱们都一样。”
毛泽东向工厂的领导询问:工厂还有哪些附属机构?工厂俱乐部都干些什么?你们办不办职工夜校?毛泽东说:工人政治是要学的,还应多学点文化技术。毛泽东问工厂领导:你会管工厂吧?厂领导摇头说:不懂,是新调来管业务的。毛泽东说:不懂就学。我们都不懂,我们都要学。要好好学会管理工厂,这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必须学好。
离厂前,毛泽东同工厂职工见面,并同工人们握手问好。
下午5点,在返回颐园街一号途中,毛泽东、周恩来又在省市领导陪同下,登上哈尔滨国际旅行社楼顶平台,俯望哈尔滨市的全貌。毛泽东若有所思,对省市领导说:“应该把哈尔滨由消费城市建设成为生产城市。”①
晚上6点多,毛泽东、周恩来回到颐园街一号,又不辞劳苦地接见了省委书记张策、副省长李延禄、哈尔滨市市长饶斌、东北铁路总局局长余光生,以及郑一平、苏生等。
有的同志关切地说:“主席,这次行程万里一定很累了吧?”
毛泽东风趣地说:“我去的时候是坐老牛车,前边拉后边推,才上了兴安岭!”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省市领导一定请毛泽东对松江地区的工作指指方向。毛泽东喝一口茶,吸一口烟,慢慢地说:“我们刚刚建国,首要任务是肃清国民党残余,镇压反革命。同时要集中精力,恢复经济建设。还有很多工作,但这两项是重点。”在具体谈到松江省工作时,他说:“一定要发挥你们自己的优势,把粮食抓上去。黑龙江是个好地方,过去只听说过,这次在火车上亲眼看看,果然名不虚传。你们要把这个自然优势利用起来,特别是荒草原、森林等资源,把它们改造成为畜牧基地、森林基地、粮食基地,那就太可观了。当然,这需要做很多工作,克服很多困难。”说到这里他看了大家一眼问:“你们有没有这个决心啊?”省市领导都说有决心。毛泽东说:“对,应该有个雄心壮志。”周总理又补充说:“在恢复经济的同时要有个计划,把新的建设统筹考虑进去。”①
毛泽东吸着烟说:“现在大家都进城了,住上了楼房、洋房,还坐上了小汽车,可是,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要忘了战争年代的艰苦岁月,任何时候都不要忘掉革命的优良传统!”
周恩来说:“就是要求我们每一个共产党的干部,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保持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
“还要保持自我批评的作风。”毛泽东继续说,“我们共产党人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必须吃苦在前,只有把人民的事情办好了,我们共产党人才可以考虑办一办自己个人的事。如果我们的党员队伍中出现了先为自己办事的人,那就要毫不客气地把他开除出革命队伍去!”②
这天晚上,省市领导在颐园街一号为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首长举行了便宴,毛泽东和周恩来还专门请来了同车回来的越共中央主席胡志明。便宴搞得很丰盛,由于胡志明在场,毛泽东没有说什么,只在两三个盘中夹菜,吃了半碗米饭,其他都没有动。饭后,毛泽东对饶斌市长说:“我们国家还很穷,不能浪费,不能搞大鱼大肉、山珍海味。吃米饭和蔬菜就可以嘛!”③
吃过饭,毛泽东回二楼办公室看报。他一边看着窗外,一边和大家闲聊,看着,聊着,似乎感觉到了什么,打住了原来的话题,询问当地领导,为什么街道上没有人,“哈尔滨素有东方莫斯科、小巴黎之称,人们都喜欢夜生活。”毛泽东说,“分明是我来了,你们设了些障碍,限制了人家的自由。”毛泽东走到桌边,写了一张条子交给警卫人员,上面写着“撤岗”两字。毛泽东说:“我们现在住上了高楼大厦,不要忘掉延安的土窑洞哟。咱们进城了,可不要沾染官僚主义作风!”当晚,毛泽东应省市领导的请求,为他们题词。毛泽东为省委题词:“学习”、“奋斗”、“不要沾染官僚主义作风”。为市委题词:“发展生产”。为市第二届团代会题词:“学习马列主义”。还为《松江日报》题写了报头。省市领导还有再让毛泽东题几份的意思,毛泽东笑着说:“能把这些做好就很好了嘛!”①
晚上,毛泽东让卫士换上硬板床,换上自带的行李——已用了多年的两面白的被子、两条灰毛毯和毛巾被、荞麦皮枕头。毛泽东说:“搞那么好的东西没有必要,如果到一个地方换一套,我用了别人怎么用?那是一种浪费!”毛泽东晚上依床看书,大约12点休息。
28日早上,毛泽东、周恩来一行登车离开哈尔滨。
中午12点40分,毛泽东一行到达长春。东北局、吉林省、长春市的领导在车站迎接。
毛泽东坐上小轿车,参观了长春市容和八大处。当车开到市区时,大街小巷连一个人也看不见。这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在他的追问下,当地领导作了种种解释,毛泽东为此动了气,批评道:“你们在说假话。搞戒严,不让老百姓出来,这样太脱离群众了。”②
参观市容后,毛泽东被安排在长春银行大楼休息。稍后,他又参观了伪满洲国皇宫,伪满办事的地方。因为受到批评,解除了戒严,老百姓都出来了,毛泽东这才消了气。
28日,毛泽东离开长春到沈阳。住在当时的铁道宾馆(大和旅社,现在的和平宾馆即东北人民政府交际处的沈阳文化宾馆)。毛泽东、周恩来和东北局、辽宁省、沈阳市的领导见面后马上听取汇报。为了让毛泽东休息,汇报时间不长,周恩来对大家说了主席在沈阳的活动安排,而后宣布今天会议就到这里。
毛泽东稍事休息,由高岗等陪同到食堂就餐。一进餐厅,毛泽东的脸就沉了下来。毛泽东、周恩来先让胡志明主席就座。餐中,毛泽东只吃了眼前的空心菜等几种菜,吃了点饭,喝了几口葡萄酒,并礼节性地让胡志明多吃多喝。不大一会他便放下筷子,吸起烟来。整个晚饭用了半个多小时。
饭后,毛泽东很不高兴,对这种讲排场的现象提出批评:“我们是人民的公仆,是为人民服务的,如果你们一层一层仿效下去,这么吃起来,在人民群众中将会有什么影响?你们应重温七届二中全会精神。”
3月1日,毛泽东在东北局、辽宁省、沈阳市领导干部会上讲话。
毛泽东讲了三个问题:恢复经济建设问题;肃清反革命、国民党残余势力问题;而重点讲了七届二中全会精神。
毛泽东说:“我们的基层组织是贯彻中央精神的,总的形势是好的。但是也存在问题,包括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在内。”他稍微顿了一下,开始讲起这几天的亲身经历:“这次我和恩来等同志路过东北,主要想了解一下东北的工作情况,了解东北地方工业生产情况,发现浪费太大。我在哈尔滨提过不要大吃大喝,到沈阳一看比哈尔滨还厉害。我和恩来不是为了吃喝,搞那么丰盛干什么?”说到这里他把吸完的烟头往烟罐中一捻,愤愤地说:“你们要做刘宗敏,我可不想当李自成啊!中央三令五申,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要艰苦奋斗,你们应做表率。”①
这次毛泽东途经哈尔滨、长春、沈阳,对有些干部思想作风是不满意、不高兴的。
晚上,东北局在和平宾馆举行了文艺晚会,请毛泽东等中央领导观看,表示对毛主席、周总理访苏胜利归来的祝贺。另外,当时在沈阳有不少延安来的干部,他们很长时间没有见到毛主席、周总理,也想借这个机会见见面。所以这个晚会主观愿望是好的,整个气氛也是很好的。
晚会上,表演了不少传统节目,除了京剧片断,还有陕北民歌,特别是延安时期的流行歌曲一下子把大家的心连得更紧了,一下子把人们的思绪带回到那个战斗年代。
文艺节目之后是跳交际舞,毛泽东历来把这种场合当作他调查研究的好机会。这次也是如此。他听取了一个舞伴向他汇报情况,直到他们认为谈完了才开始跳舞。
2日,毛泽东参观了沈阳故宫博物馆,参观了沈阳卫生学校,并为学校题写了校名。
3日上午,毛泽东、周恩来看望了在沈阳的苏联专家,听取了他们对经济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毛泽东对他们说:“现在,我们头上的问题已经解决了,而脚下的问题还没有解决。”毛泽东的意见是说:我们已经推翻了压在我们头上的三座大山,现在是要建设好我们的祖国,造福于人民。①
当天,毛泽东、周恩来还同高岗、林枫等就中苏两国政府签订的有关协议需要在东北地区贯彻实施的问题交换意见。
下午,毛泽东、周恩来在当地领导的陪同下到沈阳市橡胶厂视察。这个厂在郊区,路不好走,下午4点才到。毛泽东视察了每个车间,仔细地看了工人的操作。询问了工人的生活、工作情况。临离厂时和工人群众见了面。
3日晚,毛泽东在东北局高级干部会议上讲了他的访苏观感:
“我们参观了苏联一些地方,使我特别感兴趣的是他们的建设历史。他们现在的工厂有很大规模,我们看到这些工厂,好像小孩子看到了大人一样,因为我们的工业水平很低。但是,他们的历史鼓励了我们。我们参观了列宁格勒、莫斯科、西伯利亚的几个工厂,我们又看到了那些已经发展起来的农庄,问了这些工厂、农庄发展起来的历史。他们现有的许多大工厂在十月革命时很小或者还没有。汽车工厂、飞机工厂在十月革命时只能搞修理,和我们现在差不多,不能造汽车,不能造飞机。过了若干年以后可以造一些,但造的数目也很少。他们那时比欧洲小国丹麦造的还少,而现在一个工厂一年能造出几万台汽车。这一历史告诉我们一些什么呢?这就是说,我们现在可以从极小的修理汽车、修理飞机的工厂,发展到制造汽车、制造飞机的大工厂。其他方面,将来我们的发展也是很大的。现在没有的,将来我们可以制造出来。苏联同志告诉我们,我们会很快地发展起来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历史,就给我们提供了最好的经验,我们可以用他们的经验。”①
周总理在会上讲道:这次苏联给我们的贷款,绝大部分中央给了东北,这是“因为东北经济建设的发展,对于全国影响是很大的,有局部然后才能有全国”② 。
当天晚上,毛泽东登上专列,告别了沈阳这个东北最大的城市。
4日,专列途经山海关。毛泽东、周恩来下车去看了看山海关。因为刚解放不久,“天下第一关”城楼缺门断户,残破不堪,满目疮痍。毛泽东和周恩来在此停留不久就离开了。
按照警卫分工,北京卫戍司令杨成武在山海关迎接专列,并护送毛泽东返京。
列车开动后,毛泽东把杨成武召到他的车厢。毛泽东谈了傅作义在和平解放北平的功劳。毛泽东说,地方上军队上有些同志对我们任用傅作义有意见,有些还很尖锐,说什么早革命不如晚革命,新革命。还有什么革命不如反革命等等。毛泽东问杨成武有没有听到这种说法?杨成武如实回答:听到过这种反映。于是毛泽东向杨成武做了解释,说明了要团结各方面人士,各方面力量,以利于建设新中国,使民族大家庭更加兴旺。③
晚上,毛泽东一行回到北京。刘少奇、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到车站迎接。
![]() |
相关专题 |
· 图书连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