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亦实
在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的第二年,孟芳图书馆被取消,并入中央图书馆。胡瑛无意中得知故交战友宋教仁的部分藏书就存在中央图书馆古籍部。内心又燃起希望之火,希望这批图书能返交宋教仁家乡,供地方上建纪念馆收藏陈列,或移交宋的后人保存。于是胡瑛又与相关部门联系,但此事一直未有实质性的进展。只是1932年中央图书馆内部调整,将这批宋教仁藏书划拨给龙蟠里国学图书馆存藏……
据陈方恪回忆:当年南京文化界人士都怀疑胡瑛如此关心宋教仁的藏书实为另有目的,想据为己有或由他掌控,因为他早已染上鸦片烟瘾,开支很多,渐至入不敷出,还时常生病,1932年胡瑛已不再担任阎锡山驻南京代表,处境窘困,故而对胡瑛的提议并不当回事。当然这看法未必就正确。
1933年5月,胡瑛病逝于南京中央医院,据说他在弥留之际恳请院方通知同乡、党国元老覃振为其料理后事,安排家人生计,并再次提及宋教仁藏书去向一事。他的最后交代倒还是令覃振、仇鳌、程潜、周佛海等湘籍故交有些感动。不久即由时任江苏省教育厅长周佛海出面协调,要求国学图书馆将宋教仁的藏书列名造册,另行集中安置,一概不借,并拟通知湖南方面尽快取走。柳诒征馆长很快照办了。在战乱后二三年里,湖南桃源和长沙都没派出专人来南京办理移交手续,事情便搁置下来……1937年秋中央图书馆和国学图书馆中央大学图书馆三馆所藏近十万珍贵图书装车西运。但因人心惶惶,当局又缺少轮船和火车。柳诒征大约考虑到将宋教仁藏书西运是很不合适的事,只能就地隐藏本以为可万无一失,因为国学图书馆前身为两江总督陶澍所建的四松阁后改为惜荫书屋,1905年两江总督端方又将它扩建为江南图书馆,历史悠久,社会上很少有人知道夹墙的秘密。日寇攻进城后,大烧大杀。制造了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惨案。这三家图书馆亦遭烧劫。精华尽失。1939年夏这次破墙而出的字画和宋教仁藏书后来的去向似乎仍是个谜。但据陈方恪和当时留在南京的知名女画家谈月色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推测,这批很珍贵的宋教仁藏书和字画很可能是被梁鸿志和陈群私下瓜分了,因为他俩都酷爱收藏。当然他俩也不敢独占。因为当年血腥统治南京的日本军政头目中也不乏字画古籍收藏爱好者,而他们本就是虚伪凶残而贪婪野蛮的强盗。断断不会错过这又一次巧取豪夺的机会。
推荐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