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张克雷
1943年,荷兰首任驻华大使罗芬克(前排左二)、公使衔参事安思博(后排左四)、一等秘书高罗佩(后排左三)、公使衔参事杨连山(后排右二)、代理武官艾佛腊(后排右三)在重庆合影(照片为杨连山遗物)
2013年6月,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与荷兰外交大臣提玛曼斯达成协议,约定荷兰将在中国重庆设立总领事馆。重庆成为继北京、广州、上海和香港之后,荷兰使领馆在华的又一个驻地选择。其实,重庆与荷兰的情缘,早在70多年前就开始了。
陪都重庆的新任荷兰公使
1942年1月8日清晨,一辆小轿车停在了重庆旧城中心南面的望龙门码头。同时,一艘蒸汽轮船闪烁着绿灯,从江对岸烟雾笼罩的龙门浩码头缓缓驶来。随船而来的,是新任荷兰驻华公使白鲁格男爵。
白鲁格男爵的临时官邸位于南岸区的一座山间别墅里。荷兰公使馆秘书亨德里克?包斯陪同白鲁格男爵同船抵达。
登岸之后,两位外交官坐上了早已等候多时的汽车。汽车先是沿着由城中心延伸开去的唯一一条公路向西行驶,之后爬上一座可以俯瞰嘉陵江的陡坡,最终到达嘉陵宾馆。
这是重庆当时最豪华的宾馆,政府所有的重要客人都由这里接待。荷兰公使在宾馆经理的房间换上了礼服,然后由盛装的国民政府礼宾司负责人刘廼蕃陪同,乘坐政府豪华轿车前往国民政府总部。
上午10点,白鲁格男爵在国民政府总部见到了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和其他政府要员。仪式之后,白鲁格公使郑重地递交了荷兰王国女王陛下签署的任命其为荷兰驻华特命全权公使的国书,同时以当时的国际外交语言——法语,发表了演讲。
林森在主席答词中就两国联合与合作的紧迫性作出了回应,允诺将尽一切努力协助荷兰公使完成其使命。在会客室举行的香槟酒会上,与会人员合影留念。这不仅宣布了对陪都重庆新任荷兰公使的认可,也标志着荷兰公使馆由旧有驻地北平,正式迁至战时临时首都重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