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代的塑造都会不太一样”
为了更好地展现新一代“娘子军”的风采,冯英每场排练都坚持亲自指点。“年轻演员距离那个年代比较远,当时的‘娘子军’骨子里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坚定和倔强。年轻演员要多学习相关史料,多看老一辈演员的演出,不断学习摸索,借鉴提高。”冯英说。
“每一代的塑造都会不太一样。”对于角色,新一代琼花扮演者张剑有着自己的理解,“每个人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气质。我认为这不是坏事,如果观众每次来看到的都是千篇一律的舞蹈,他们也不一定会喜欢。给演员更多的空间,会使作品更丰富。编导最初只是对着一个演员编排,但之后的演员会加入自己的想法。”
谈到与以往琼花的区别,张剑说:“上世纪60年代的演员舞蹈基础并不像现在这么好,但她们对革命气质的把握比我们更突出,我们需要认真学习。但如果现在仍然完全按照老演员的样子跳,观众应该也接受不了。舞蹈也在时代中发展着自身。”
“最开始我并不十分理解这部戏。”张剑说,“但伴随着一场场群舞演出的观摩,我越来越觉得这部戏非常耐看,这就是经典的魅力,是后面的作品很难超越的。”
“21世纪芭蕾艺术在中国”
从《红色娘子军》开融合东西方文化先河之后的数十年间,中国的芭蕾舞者们不断探索,创作出《梁祝》《大红灯笼高高挂》《牡丹亭》等一批含有中国文化元素的精品芭蕾舞剧。
面对成绩,冯英态度审慎:“我们有非常优秀的演员,但还缺少像国外那样的明星级演员。当然像张剑、王启敏、朱妍这样的演员,已经受到了世界芭蕾舞界的认可,但这样的尖子演员还是欠缺。我们自己的经典作品也不够多,虽然有几部,但和欧美比起来,还是太少。而且我们整体的编创水平和管理水平都相对落后。”
尽管如此,冯英对中国芭蕾的发展前景表示乐观。“芭蕾的发展跟国家的经济文化发展紧紧相连。”冯英说,“有人说,21世纪芭蕾艺术在中国。现在,很多国际知名编导和演出团体到中国来,这正是芭蕾蓬勃发展的历史机遇。因为全球化,融合成为了文化发展的主流。但是,我们要找到属于自己的融合之路。我们现在是铺路人,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中国芭蕾舞者一定会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记者 郭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