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对毛泽东读书生涯的回顾和思考

张启亮

2014年02月12日14:11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新疆党史》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摘 要] 毛泽东是终身学习、酷爱学习的典范。认识和了解他一生的读书情况,学习他的读书方法和读书精神,对于我们建设学习型政党、创建学习型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营造全民热爱读书的社会风气,对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实现中国梦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 毛泽东读书生涯 回顾 思考

毛泽东曾说:“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 毛泽东一生嗜书如命,手不释卷,以书为伴;书以伴行,书以伴眠,书以伴厕,书以伴终。书,伴随着毛泽东度过了他那波澜壮阔的一生;书给了他无穷的力量。在中国共产党内乃至世界的领袖人物中,毛泽东读书之多、之广、之深、之活,无人能与其相比。在我们党的第一代领导人中,毛泽东可谓是终身学习、酷爱学习的典范。

一、毛泽东的读书生涯

毛泽东早在少年读私塾时,就读了《三字经》、《千字文》、《增广贤文》、《幼学琼林》等读物和“四书”、“五经”等儒学经典著作。从此,他一生读书未断,甚至在戎马倥偬的战争年代,乃至极其艰苦的长征岁月里,都没有间断过读书。

毛泽东的读书生涯可分为四个时期:(一)青少年时期读书是从修学储能到寻找主义;青少年时期毛泽东如饥似渴地阅读能够找到的任何书籍。他读书起初是为了“修学储能”,然后说要寻求“大本大源”,最后是要找到“主义”。(二)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时期读书是知识饥荒到思想认识明确;在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时期读书主要是为了实践的需要。即使在长征途中,毛泽东因病躺在担架上,醒来的时候,他还在坚持读书。在担架上他读了列宁的《国家与革命》和恩格斯的《反杜林论》。在艰苦的环境中,为了做到思想上的清醒,毛泽东渴望读到有用的书。(三)延安时期读书实现了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两大跨越。1935年10月9日,毛泽东率中央红军进驻陕北吴起镇,标志着中央红军长征的胜利结束。1937年1月13日中共中央进驻延安,直到1947年3月18日撤离,中央和毛泽东在延安居留了10年,延安时期是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时期。延安时期是毛泽东读书的一个高峰期。(四)新中国时期是毛泽东日理万机不废读的重要时期。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毛泽东担任党政军重要职务,日理万机,但他无论多忙,都坚持读书。他读的书摆的到处都是,连他睡的床上堆的都是书。读书成了他最大乐趣,成了他的嗜好。

二、毛泽东读书的特点

(一)博览群书

毛泽东的阅读范围十分广泛,有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然科学、社会政治、经济、军事、历史、文学、书法、报纸杂志、丛书工具书,共11大类。他的菊香书屋藏书至少有近10万册。而毛泽东读而未藏的书籍,或读过藏过但后来丢失的书籍就不知有多少了。

(二)勤动笔墨

“不动笔墨不看书”是毛泽东的读书方法。从青年时代起,毛泽东就身体力行这条读书方法,而且终生坚持不辍。他从内容摘录、标记符号、旁注批评、读书日记和改错纠谬这四个方面入手勤于动笔。

(三)学思结合

经典的和重要的书反复读。毛泽东提倡读书要“三复四温”。《资治通鉴》他读了17遍。《共产党宣言》他读了100多遍。相同内容的书不同版本对照着读。相同的题材内容,毛泽东习惯把不同的甚至是观点相反的书对照着来读。他还注重讨论式地阅读。他独立思考,不迷信书本。毛泽东读书的特点是读书与独立思考相结合起来,毛泽东读书的“四多”中的“想得多、问得多”就是这个意思。

(四)读无字书

毛泽东提倡读无字之书,向社会这个大学校学习。他说过:“社会是学校。一切在工作中学习。学习的书有两种:有字的讲义是书,社会上的一切是书——无字天书。”毛泽东一生做了大量社会调查,比如井冈山调查、兴国调查等,这对于他了解中国的历史和现状,认识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五)学贵有恒

毛泽东常说“读书治学就是一要珍惜时间,二要勤奋刻苦。”他强调成在大事者就是珍惜自已的时间,一分一秒都要过得有价值。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吴思瑶、程宏毅)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