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第二十章 “超级体育迷”的长寿经

2014年02月19日16:22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兴趣广泛的“超级球迷”

弈棋与长寿的关系甚为密切,能满足安心静养快乐情志的需要,能赋人以沉着、勇敢、机智和果断的品格,让人乐而忘忧。邓小平往往乐在“棋”中。淮海战役,硝烟散尽,黄维、吴绍周、王元直等国民党高级将领被俘。正当他们惶惶不可终日之时,邓小平、刘伯承、陈毅和张际春等去看望他们。他们进屋时,吴绍周正在和人下棋,为了使他们不感到过分拘谨,陈毅提出要和他们对弈。于是,在战场上已经决出胜负的将军们,又在棋盘上“厮杀”起来。黄维靠吴绍周的帮助,寸步不让,陈毅有邓小平做“高参”,寸土必争。你来我往,不大一会儿,邓小平点拨了一个高招,黄维笑着,推棋认输:“在下不光在战场上是你的手下败将,棋盘上也不是你们的对手,甘拜下风。”

在戎马倥偬的间隙中,邓小平常常会与战友们在棋盘上厮杀一通,以放松一下大脑。下棋讲究“棋德”,“朱德彭德怀相持不下,小平观战不语”的轶事足见邓小平良好棋风。

邓小平非常关心中国围棋事业的发展。据悉:第二届中日围棋擂台赛进行到第15场比赛时,中国队只剩下聂卫平一个人了,而日本队还有5名选手。第四场比赛在北京举行,聂卫平战胜了武宫正树,取得了四连胜。聂卫平曾回忆说:“我家离比赛场地很近,我人还没到家,老爷子就让秘书打电话,向我表示祝贺,并请我吃饭。我真是非常感动。在所有的运动员中,得到老爷子打电话祝贺并请吃饭待遇的,我可能是第一人。”

他对体育的爱好简直可以说是全方位的,游泳、桥牌、足球、棋类、散步、登山等等都是他的业余爱好所在。他对体育运动的广泛爱好源于对体育运动的深刻理解,并把个人的爱好、兴趣同锻炼身体、训练脑筋、磨炼意志、陶冶情操结合起来,始终不脱离革命工作这个中心。

他的女儿曾对记者介绍说,父亲生平主要有三个爱好,一为足球,二为言菊朋的京剧,年轻时为此着迷,后来只是耳朵不好使唤而放弃此好,三为桥牌。不过,足球恐怕要算是他历史最久远的业余爱好。据悉,早在书声琅琅的少年时期,足球场上就已经闪动着邓小平敏捷、灵活的身影。青年邓小平远涉重洋前往法国勤工俭学,在繁重的劳动和艰苦的学习之余,足球依旧对他具有强烈的吸引力。有一次举行奥运会足球赛,他十分希望能够一睹为快,却苦于没钱,于是深感懊丧。忽然,一个念头闪进他的脑海,“对了!衣服当了不就是钱?”想到这里,邓小平飞快地跑回寓所拿出自己一件外衣送到当铺,用5个法郎买了一张最便宜的门票,看了那场精彩的足球赛。

风风雨雨数十载,足球一直是邓小平难以割舍的爱好之一。20世纪50年代,他是足球场的常客;以后,他是足球赛电视转播的忠实观众。有一次,正逢一场精彩的足球赛,不幸的是他因腿骨骨折住进医院,在床上吊着腿。可是他并不愿错过这次观看足球赛的难得机会,便躺在病床上看完了整场比赛的电视实况转播。那场精彩纷呈的足球赛似乎使他忘记了骨折的疼痛,使他显得如此兴致勃勃,看得那样津津有味。当时目睹这一情景的一位人士后来曾对记者说,他对邓小平热爱体育活动的劲头,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1977年,邓小平第三次复出时首次在公众场合露面就是看足球比赛,他刚刚出现在主席台,群众就对他报以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持续了数分钟……

前些年,有人写文章时,称他为“超级球迷”,这话有点道理。在领导岗位上时,由于工作繁忙,有时赶不上看电视转播,就让人为他录下来慢慢欣赏。1990年在罗马举行“世界杯”足球赛时,他正好已经退休,这下有时间了,连实况带录像,一共转播了52场,他看了总共50场,可算是过了瘾。

就是这样,中国足球运动从没有离开过他的视野。为了振兴中国足球,邓小平尽了很大的力量,倾注了许多心血,办到了一切可能办到的事情。当中国足球队接连铩羽而归、国人议论啧啧之际,邓小平大声疾呼“从娃娃抓起”。这位在战争年代叱咤风云的历史伟人登高一呼,举国上下应者如云,少年足球事业如雨后春笋般勃然而兴,千万个小选手活跃在绿茵场上,中国足球事业显露出迷人的曙色。这无不寄寓着一个伟人的闲情雅趣,也载负着一个伟人热望中国足球事业走出困境的深情厚意。

除足球之外,邓小平喜欢篮球等球类运动。1979年他访问美国时,东道主得悉他喜欢篮球,还在文艺节目中特意安排了一场篮球表演。谁会想到,自己的爱好居然很好地用在了外交上?

邓小平是个十足的“体育迷”。他对体育界的知名人物很熟悉,像女排“五连冠”的队员张蓉芳、郎平、孙晋芳等,还有邓亚萍、王涛、高敏、熊倪、李玲蔚等等,连他们是哪里人都知道。邓小平一生多磨难,政治上“三落三起”,生活上备受艰辛。他不仅有超人的思想境界和革命意志,而且还有一个钢铁般的体魄,这与他终身坚持体育锻炼,磨砺自己的意志和强健自己的体魄不无关系。原国家体委主任伍绍祖曾这样说:“我经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毛泽东、邓小平同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们为什么这么重视身体锻炼,奉行终生?我认为,这绝不只是个人的嗜好、爱好或习惯,而是和他们远大的革命理想和抱负有关,和他们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责任感有关,和他们艰苦奋斗的人生观有关。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那种贪图安逸、畏难恶劳的人生观、世界观是格格不入的。”“追溯小平同志一生的体育实践,我们以为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方法简单易行,能够始终坚持。小平同志是因时因地选择体育项目,注重实效。无论散步、爬山、游泳、冷水浴还是打桥牌,都是可以就地取材的项目,而且符合个人特点,健身效果很好。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他能终生坚持锻炼不辍,直至晚年。”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吴思瑶、赵晶)
相关专题
· 图书连载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