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第十二集团军:刘邓大军中的“无敌铁拳”

董保存

2014年03月14日08:03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百将团”与“临汾旅”

第十二集团军有个“ 百将团”,这称号是由国防部原部长徐向前元帅亲笔题写命名的。团史馆里,我们可以看到80多年来,124颗将星从这个团里冉冉升起。共和国大将徐海东、王树声,上将王宏坤、陈锡联、洪学智、刘震、许世友、韩先楚、王新亭、陈再道、王建安,中将王近山、杜义德、王必成、郑维山等等。这些响亮的名字,使“百将团”的历史熠熠生辉。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这些将领多出自鄂豫皖根据地。这就要追溯到这个团的诞生地黄安、麻城。1927年11月13日晚,汇集在黄安七里坪的工农起义军10余万人,高唱着“暴动暴动,工农打先锋,拿起刀和枪,一同去进攻”的雄壮歌曲,冲向了黄安城。14日凌晨,攻城战斗打响,数十名义勇队员翻越城墙,与早先潜入城内的吴光浩率领的突击队员里应外合,一举打开了北门,拥进城内。鲜艳的革命红旗插上了古老的城墙。参加暴动的队伍中的一部分,就是“百将团”的“老底子”。

抗日战争中,“百将团”团长陈锡联率部夜袭阳明堡,火烧日军机场,创下了“步兵打飞机”的著名战例。

那是在1937年的秋天,该团进抵山西崞县阳明堡以南滹沱河岸边的苏龙口、霁家庄地区。团长陈锡联发现头顶上不停地有飞机起落,决定先去摸摸情况。他们化装成农民,在一个曾被日军抓到机场当苦力的民夫带领下,潜到机场附近进行侦察,发现机场上有24架飞机,其中8架是大家伙,机场里有警卫部队200多人。他们对机场周边的地形和兵力部署情况也进行了详细的侦察。

10月19日深夜,陈锡联命令三营营长赵崇德带两个连爬过机场外的铁丝网,神不知鬼不觉地钻进了机场。

当他们靠近飞机时,被敌人发现,急促的枪声打破了深夜的沉寂。赵崇德当机立断,部分兵力抗击敌人,他带领其余的战士扑向飞机,指挥士兵把捆好的一扎扎手榴弹往飞机肚里塞。轰隆隆的爆炸声响成一片,战士们用炸药炸,用铁镐砸,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将机场上的飞机打得趴了窝。夜袭阳明堡共炸毁敌机24架,毙敌100余人,这在当时创造了步兵打飞机的范例,震动了抗日战场。

淮海战役打响以后,在攻打宿县的战斗中,该团和友邻部队一起发起猛攻。他们很快攻下了宿县小东门,敌军大部被歼。一股敌人逃到一个教堂里,被五连6名战士封死在里面。敌人利用房屋作掩护,用火力使进攻部队不能靠近。班长李正堂搬来几箱刚缴获来的手榴弹,狠命地往院子里投。院子里顿时火光冲天,爆炸声、喊叫声不断,敌人的枪声也停了下来。有的战士提起枪就要往里冲,班长李正堂拦住他们,提醒说:“院里的敌人还很多,可能要突围。”

果不出所料,片刻,一阵机枪扫射,接着,敌人又朝外面扔了一排手榴弹,一伙敌人趁着烟幕冲了出来。说时迟,那时快,李正堂拉响一颗手榴弹,向刚才准备的那一扎扎手榴弹投去。“轰隆隆”,随着一声巨响,敌人血肉横飞,晕头转向,连忙往里缩。

这时一名军官模样的人,提着枪往尖刀班这边跑来。战士郝占敖冲了上去,一把夺过枪来,顶住那人的脑壳。殊不知,此人正是敌护路副司令兼交警第一旅少将旅长张绩武。这次战斗中,五连6个人歼灭敌两个连,抓了150多名俘虏,活捉一个少将。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举世瞩目的上甘岭战役是第十五军打的,其实在战役的后一阶段,在第十二军副军长李德生的指挥下,第十二军的部队英勇顽强坚守阵地,同样打出了威风。1952年12月3日、4日,第三十六师一○六团粉碎了敌人最后一次两个多营的攻击后,敌人再无力发动大规模进攻,上甘岭战役基本结束。战后侵朝“联合国军”第八集团军司令官范佛里特公开承认这次作战是“战争最血腥的和时间拖得最长的一次战役,使“联合国军”蒙受到重大的损失”。

新时期以来,“百将团”的后代没有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没有辜负人们的希望,不断创造新辉煌,为团史增光添彩,团队连年被集团军和师评为先进团党委、军事训练先进团、后勤建设先进团、装备工作先进团和两防工作先进团,成为第十二集团军乃至南京军区的标兵团、样板团。

1999年10月1日,在首都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庆祝建国50周年盛大阅兵式上,由该团选派代表参加的钢铁方阵威武雄壮地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世纪大检阅,充分展示了我军威武之师、文明之师、胜利之师的良好形象,充分展示了我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在第十二集团军,还有一个十分著名的“临汾旅”。解放战争时期,该旅在山西临汾攻坚作战中,利用坑道爆破的方法,率先攻破敌号称“铜墙铁壁”的临汾城,创造了我军城市攻坚作战的典型战例,被中央军委授予“光荣的临汾旅”荣誉称号。

临汾是晋南军事重镇,号称“卧牛城”。地势内高外低,城墙依自然地形构筑,高15米,顶宽10米,基厚30米左右;城周碉堡林立,壕沟纵横,内外暗道相通,从城外到城内构成警戒阵地、护城阵地、城墙主阵地、城内纵深阵地等4道防线。城东关筑有外城,城高11米,上宽6米,基宽11米,外壕仅次于本城,是临汾本城的主要屏障。总体设防严密坚固,易守难攻。为死守东关,保住临汾,守敌共构筑了4道防线。为了坚决攻下东关,旅长黄定基带上旅工兵连连长钟立本、指导员贾青山到东关临汾发电厂侦察敌情和选择坑道作业的具体位置,又部署六十八团抽出部队,在旅工兵连的技术指导下进行坑道作业。1947年4月7日下午2点,总攻东关的战斗打响了。一声令下,二十三旅指战员猛打猛冲,逐屋争夺,一举夺取东关。

徐向前接到黄定基报告后,非常高兴地说:“东关攻克,让参战部队大睡三天!”又说:“有二十三旅,我也可以安稳地睡一会觉了!”进攻临汾本城前,旅长黄定基按徐向前的指示,周密部署工兵和步兵同时进行坑道作业,用坑道装炸药破城,当一回“土行孙”。旅教导大队二队和旅工兵连开始艰苦劳作,挖掘两条破城主坑道。为了对付敌人外壕和“反坑道”,他们挖掘的坑道要不断拐弯,同时克服了向外运土的种种困难——以弹药箱代拖车,以双膝代脚,战士们赤身裸体地来回爬行。

经过26天的艰苦作业,两条坑道挖成了。一号坑道长117米,二号坑道长115米。5月16日黄昏,旅长黄定基冒雨指挥坑道作业的最后的、也是最关键的环节——运送和装填破城炸药。为了防止炸药淋湿,他脱下身上的旧棉衣,盖在炸药上。3个小时后,南边的一号主坑道共装黑色炸药6200公斤,北边的二号坑道共装黄色炸药2500公斤,另又装硝氨炸药500公斤。

按照前指的命令,5月17日19时,旅长黄定基向工兵发出起爆的命令。一阵闷雷似的巨响后,整个临汾城大地颤动。经过26个昼夜历尽千辛万苦挖掘的坑道爆破位置上空,升起两团像蘑菇状的烟云。城墙被炸开两个大缺口,攻城部队吼叫着从缺口突入城内。经过几个小时激战,黄定基指挥的二十三旅毙伤敌近1000人,俘敌4337人,缴获各种火炮2051门,各种机枪358挺,长短枪3034支,汽车21辆,骡马442匹,弹药109万余发。守敌头目梁培璜在混战中逃出临汾,第二天也被生擒。

临汾战役是一场攻坚战,此战的坑道作业,其规模之大,时间之长,在人民军队攻坚作战的战史上是罕见的。由于二十三旅战功卓著,徐向前提议并经中央军委批准,命名该旅为“临汾旅”。在八纵队的庆功大会上,徐向前亲自将写着“光荣的临汾旅”横幅奖旗授给二十三旅。临汾战役一结束,部队没来得及休整就开赴晋中,参加晋中战役。黄定基指挥的“临汾旅”歼敌7900多人。

全国解放后,“临汾旅”又在抗美援朝、国防建设、抗洪抢险等战斗中屡立战功,成为名震华夏的精锐部队之一。几十年来,“临汾旅”官兵在训练场、考核场、表演场,从技术到战术,从单兵到合成,从模拟到实弹,千锤百炼,将部队战斗精神和武器性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同时,临汾旅还奉命担负迎外表演任务,先后接待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千名国家元首、军政要员和贵宾,向世界展示我军威武、文明、胜利之师的良好形象,成为“中国陆军的窗口”。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吴思瑶、谢磊)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