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保存
三个标志性人物
第十二集团军有3个标志性的人物——王克勤、郭兴福、王杰。他们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成为人们追捧和学习的榜样。
新中国成立60周年时,评出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中,王克勤的名字排得很靠前。
王克勤是从一名“俘虏”成长为不朽的人民功臣的。18岁时,王克勤被国民党抓了壮丁。用他的话说,“当了四年兵,受了四年洋罪”。
1945年10月他被俘后,自愿要求参加解放军,就地编入晋冀鲁豫军区第六纵队第五十二团第一营第一连。在随后进行的政治整训,特别是忆苦教育中,他受到了深刻的触动,阶级觉悟得到了根本性的提高。
在随后解放全国的战斗中,王克勤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充分发挥,每仗必立功。出击陇海线,首战兰封、杞县,他消灭敌人4名机枪手,立战功一次,升为副班长。在定陶战役大杨湖战斗中,王克勤带领的一个战斗小组,迂回到敌人侧翼,用手榴弹炸毁敌人两挺机枪,打死敌人39人,王克勤因战绩突出,又立战功一次,后升任班长,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此时,由于连续行军作战,部队减员很多,大量翻身农民和被俘过来的“解放战士”补入队伍,如何使部队的老骨干、新战士、解放战士拧成一股绳,很快形成战斗力呢?王克勤受解放区组织农业生产互助组的启发,在班里首创 “思想互助,技术互助,生活互助”三大互助活动,以民主方式建立互助小组,根据学习、训练、行军、作战等任务,灵活调整。老骨干发挥了作用,解放战士既受教育,又发挥了技术特长,解放区入伍的新兵能在教育中宣传解放区的新气象,又很快从老骨干和解放战士那里学到军事技术,体弱战士在行军作战中感受到生活互助的温暖及力量。王克勤班的凝聚力、战斗力很快在徐庄阻击战中表现出来。
在徐庄阻击战中,王克勤将班分为两个战斗小组,现场教新战士打仗,灵活地转移射击位置,像钉子一样坚守在阵地上,他们毙伤敌人123名,全班无一伤亡。战后,王克勤班被记集体一等功。王克勤等4人被评为战斗英雄。王克勤被提升为副排长、排长。在以后的历次作战中,他表现得都非常突出,屡立战功,先后荣获“爱兵模范”“爱民模范”“杀敌英雄”“模范党员”“三大互助模范”等荣誉称号。《解放日报》称他为“智仁勇全备的人民战士”,他创造的“三大互助”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创造了新的光荣范例。
1947年7月在鲁西南战役进攻定陶的战斗中,25岁的王克勤壮烈牺牲。消息传来,刘伯承捶胸顿足地说:“蒋介石一个旅也换不来我一个王克勤!”他伏案疾书,以他和邓小平政委的名义起草致王克勤追悼大会的唁电。晋冀鲁豫野战军决定,命名英雄生前所在部队的一连一排为“王克勤排”。从那天起至今,第五十二团第一营第一连的每次集会点名,第一个喊响的名字就是“王克勤”。
20世纪60年代,中国人民解放军曾经组织过全军的大比武,这场大比武运动和第十二军另一个标志性人物郭兴福紧密相连。
第十二军军长李德生带着工作组到军训先进连某团二连进行调研,发现战士练兵热情很高,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一方面教学中缺乏灵活性,搞模式化,另一方面马马虎虎走过场。训练中,无章法无目标。为了训练“好成绩”,专选无风无雨的天气打射击,练战术则挑选无障碍、无坡度的平地进行。
李德生搞了一次突然袭击。
事先不通知,让部队翻山越岭行进之后搞射击,模拟实战,先进连队刚刚打了个“及格”,成绩上说不过去。李德生找来二连负责训练的副连长郭兴福,问:“在深山密林里,刮着狂风,下着暴雨,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向导,你们连能不能夜行百里?”郭兴福如实回答:“根据现在的训练水平,不行。”再问:“在各种距离上,在表尺规定的范围内,不论出现什么目标,你们连的战士,能不能举枪就把敌人消灭掉?”郭答:“还是不行!”又问:“在一二百米内,在猛烈的敌火下,你们连的战士,能不能勇猛地冲上去?敢不敢同敌人拼刺刀肉搏,最后消灭敌人?”郭答:“不行!”
李德生面色严肃,他肯定了郭兴福这种说实话的态度,提醒说:“训练是为了打仗,不是为了摆花架子,一定要从实战出发,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使每一个战士都练出真本领。”
这期间,中央军委分管部队训练的副主席叶剑英对训练发出了一系列指示,强调一定要从严、从难、从实战需要出发训练军队,要求军政一把手亲自抓训练。
根据叶剑英的指示精神,第十二军军长李德生带工作组到郭兴福所在的二连扎下来蹲点,确定从单兵、小组和班的战斗训练开始进行试验,对训练内容、训练方法都作了一些改革。经过一段时间反复演练,初步有了一个样子。军里召开了营以上主官参加的训练现场会,要求大家本着“实践需要”这把尺子,来衡量训练效果。其中,郭兴福带领的小组进攻战术最好。
教学中,他吸收了作训参谋宋文皋、吴亚东搞单兵和班战术教学的优点,教得细,教得活,较为切合实战需要。既然郭兴福教学有一定的基础,工作组决定由此入手进一步抓下去。同时还决定,将抗美援朝中,以舍身爆破的英雄伍先华命名的二连三班作试点班。郭兴福教学法由此起步。
经过半年多的艰苦训练,郭兴福和他所带的班进步很大,在教学上形成了一套较成型的做法。李德生便组织三十四师营连排干部参观了两次,全师干部看了一次,反应很不错。之后,李德生又将他们带到另外两个师表演,也得到了好评,并根据意见建议进一步完善了教学法。
1961年10月,《军训通讯》出了一期增刊,专门介绍郭兴福教学法经验,扩大发行到连队,给予推广。把郭兴福的单兵进攻战术作业笔记,编辑成《既严又活》的专论。郭兴福教学法紧紧抓住“一切从实战出发这个前提”,赢得了各级领导和同志们的肯定。第十二军开始普遍推广这一教学法。
叶剑英看了这期《军训通讯》增刊后,对郭兴福教学法高度关注,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政委杜平也十分重视,军区分管军事训练的副司令员王必成在看后指示:一是南京步校毕业班的学员,要把这一套教学法学会了才能毕业分配;二是要求军区司令部组织郭兴福小分队到全区部队巡回表演;三是做好推广郭兴福教学法的宣传工作。
1963年底,在镇江召开了有各大军区、军事院校领导干部参加的现场会。12月24日,叶剑英在镇江观看了郭兴福单兵进攻战术作业表演后连声说:“大开眼界!大开脑筋!这充分说明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的!”叶剑英高度肯定了郭兴福教学法,之后直接给中央军委写了报告:“郭兴福教学法是我军传统练兵方法的继承和发扬,是领导培养、群众支持和他个人努力的结果。”军委秘书长、总参谋长罗瑞卿立即将叶剑英的报告送呈毛泽东,报告中指出:“郭兴福教学方法,不仅是我军传统练兵方法的继承,主要是在新条件下的发扬。”得到毛泽东的认可。此后,郭兴福教学法在全军开始推广。
在周恩来留下的墨迹中,有这样一幅:“座座高山耸入云,我们施工为人民。不怕施工苦和累,愿把青春献人民。”并亲笔写明“录王杰诗”,这是周恩来唯一一次抄录战士的诗歌。这个战士就是第十二集团军某部工兵一连五班班长王杰。
1942年,王杰出生在山东省金乡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应该说他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1961年8月,他应征入伍到济南军区装甲兵某部工兵一连当战士。那时,全国兴起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热潮,不仅认真学,而且照着做,还写下了大量的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1962年2月,他入了团。他在日记中写道:“今后不论干什么工作,我一定要做到:为党的事业忠心耿耿,为革命胜利勇于牺牲。
是共产党员哪能不视死如归,做革命军人岂能管个人安危?”他以雷锋为榜样,从微不足道的小事做起,处处以身作则。在长途行军中,他主动关心新战友,帮助新同志扛枪、背背包;在抗洪救灾中,哪里危险他就冲向哪里;在施工中,哪里有重活,他就奔向哪里。入伍以后,他连续3年被评为五好战士,两次荣立三等功,多次受奖,被评为模范团员。
王杰有个习惯,坚持记日记。1965年5月1日,他在日记中写道:“我们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做一个大无畏的人。”
1965年7月14日上午,王杰奉命到江苏省邳县张楼公社执行民兵训练任务。在进行最后一项训练——地雷实爆时,王杰让大家围成一圈,他做示范动作。突然,埋设炸药包的土层冒出了白烟。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王杰大喊一声“闪开”,便飞身而起,扑向炸药包(实爆训练用炸药包代替地雷)。
随着一声巨响,王杰倒在了血泊之中,在场的12名民兵和人武干部得救了,年仅23岁的王杰却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根据王杰生前愿望,王杰生前所在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毛泽东看了王杰的事迹报道后,动情地说:“我赞成这样的口号,叫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叶剑英、董必武、陆定一等人亲笔为王杰题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先后发出通知,号召全国军民向王杰学习。
1965年11月,国防部命名他生前所在班为“王杰班”。1968年,家乡人民为纪念王杰,将其故里更名为王杰村,并在村东建王杰烈士纪念馆,让子孙后代都铭记烈士的英雄事迹。
相关专题 |
· 期刊选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