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专访“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烈士夫人李佩

记者  吕其庆

2014年03月14日09:27   来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杂志

郭永华一家

见证毕加索给毛主席作画

从住进这栋小楼开始,李佩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个低调而细心的科学家夫人,郭永怀的学生至今还记得,那时郭老师包里总会有个苹果,那是师母给郭老师预备的点心。很少有人知道,这个每天给郭老师包里放苹果的人,曾经在国际民主妇联上,代表中国女性发出了第一声。

李佩19岁时考入北京大学经济学系,1938年至1941年在昆明西南联大学习,担任过西南联大学生会副主席,创办工人夜校,与纺织女工打成一片,给她们讲习知识和进步思想。1945年11月,第一届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巴黎召开,86个国家的团体会员应邀出席。李佩因出色地组织了许多重大社会活动,加之一口流利的英语,被选中代表中国妇女在国际大会发言。

李佩那时还不是共产党员,她说自己并不能代表中国妇女,应该给共产党的代表保留一席之地。后来李佩回国,大会秘书处的来信或者来电就发到李佩这里,再由她去分投各地机关,包括当时的八路军办事处。这项工作,李佩一直干到1947年2月,她决定出国时为止。

这次大会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插曲,李佩见到了当时来巴黎参加国际工会的邓发,邓发说绘画大师毕加索要见他,以对传说中的延安表达敬仰之情。“我只是记得,毕加索让邓发带一张画送给毛主席,邓发还拿着画让我看了一下。”但不幸的是,邓发回国后,在赴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和叶挺、王若飞等人一道罹难,那幅珍贵的油画也从此消失。

俱往矣,李佩在嫁给了郭永怀之后,很少对人说起这些经历,她只是在家庭中辅佐老郭、照料孩子,在自己的工作岗位默默耕耘。

老郭走了

1968年12月5日,郭永怀按计划要从青海核弹研究基地返京,但却迟迟没回来。那时,李佩已随工作单位——中国科技大学到安徽合肥工作,她接到所里的紧急电报,连夜乘火车到北京,一进家门就感觉出异样,老郭的领导同事站满了屋子,茶几上放着一片熏黑的镜片和怀表,当领导把飞机失事的消息告诉李佩时,她没掉一滴眼泪。采访时,李佩的外甥女陪同在她身边,回忆当时情形,她说,“姨妈一言未发,就站在阳台,久久望向远方……”

那个她一直叫做老郭的人,再也看不见了。在外人看来,这个50岁就两鬓斑白的“老头”,总是低着头走路,步幅很大,甚至秋风吹落的树叶飘到他肩上,寒风撒下的雪花飞到他脸上,都不为之动容;而在李佩眼里,少言的老郭是有很多爱好的人,他有好几本集邮册,是一位不折不扣的“音乐发烧友”,家里有很多唱片,都是名家演奏的名作。老郭对植物颇有研究,那时,力学所有一个大花坛,其中就有迎春花,上下班经过这里,他会驻足观赏一会儿,那一串串迎春花在风中摇曳,像是从他思想中迸发出来的点点火花。

“她把对老郭的怀念之情深深地埋在心底。她尽可能把家里的布置保持原样。那架从美国带回来的钢琴还在原来的地方,我们曾在一起听表姐郭芹在这架钢琴上弹奏美妙的乐曲……”李佩先生的外甥女对记者说。

后来,为纪念郭永怀,他的学生在中国科学院力学所的小院里立了个塑像,李佩就在塑像的下面挖了个穴,把老郭的骨灰从八宝山挪过来,把同老郭一起牺牲的警卫员小牟的骨灰也放了进去。李佩先生对记者说,“小牟(牟方东)也是为跟着老郭才牺牲的。”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张湘忆、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