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人)刘燕茅文婷
采访人:邓颖超不仅爱着身边的年轻人,也爱着自己家庭里的晚辈。但这种爱,又不止于关心、爱护,还加入了严格的要求和纪律的约束。作为周恩来的侄女,您在周恩来、邓颖超身边长期生活,请谈谈这方面的体会。
周秉宜:我四岁半进西花厅,在伯父伯母身边前前后后生活了近20年,两位老人除了对我和我的父母、我的兄弟姐妹给予关心、照顾之外,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有两个字:纪律。
记得那是在我上小学之后的第一个星期天,回到西花厅后,伯母和我有一次谈话,印象中这是第一次非常认真、正式的谈话。她说:“从今天起,你就是一名小学生了,不再是一个儿童了。以后我和伯父就要用一个学生的标准来要求你了。”因为我当时只有七岁,还很小,不知道他们的标准是什么。后来,经过我亲身经历和体会,我理解了,那就是要遵守纪律。
从小我就知道,西花厅是伯父工作的地方,也称国务院总理办公室,这里的一切都要服从总理工作的需要。所以,对我们这些亲属来说,伯父的办公室不许进,秘书们的办公室也不许进。不该问的不问,不该听的不听,不该说的不说。
有一件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邓小平的女儿邓林是我的同学,她住在中南海的南部。平时,伯母不提倡我随便去南海找同学玩,她说:“你伯伯嘱咐你们不要去打扰中央首长的工作和生活。”上高中时,有一次邓林约我周末去她家听唱片。我不想辜负她的盛情邀请,就对张树迎叔叔说,这个星期天邓林约我去她家听唱片。张叔叔向伯母提起了这件事。伯母让张叔叔打电话给邓家的秘书,问是否有这回事?得到确切的答复后,伯母安排我周日下午3点,从西花厅出发,经两道岗哨到邓林家。每到一道岗,我要报告自己的名字和去什么地方。伯母完全是按照西花厅工作人员的出行标准来要求的,让我遵守纪律。张叔叔还嘱咐我:在邓家玩的时间不要太长,太晚大食堂就关门了,要想着回来吃饭。
现在回想起来,我非常感谢我伯父和伯母。他们在我小的时候,就教我做人;年轻人要懂得进退。说到这儿,我想起了毛主席那句话: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
![]() | ![]() |
相关专题 |
· 期刊选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