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我军历史上第一个“将军系”

林瑞华

2014年03月27日14:26   来源:人民政协报

牢记自己现在是学员

1955年9月1日,战役系学员全部转入两年的正科学习。学员重新编为4个学习组。第一组组长陈锡联,第二组组长廖汉生,第三组组长谭希林,第四组组长是张震。班主任由杨得志兼任。后来,院部又派孙继先为副主任。他俩既是领导,又是学员。另外,还有专职协理员桑子祯。

刘伯承亲自抓训练计划的制订,他要求学员在深入研究苏联军事科学和毛泽东军事著作的基础上,深入研讨战役法,研究战役中各兵种的使用问题。所设课程,是紧紧围绕“以培养成熟的战役指挥员为目的”来安排。政治课,有哲学、政治经济学、中共党史等;军事课,有军兵种知识和集团军、方面军战役理论等,内容十分丰富,科目种类不少。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教员们的讲授,学员们感觉收获很大。对此,张震有切身体会:“自己觉得以往的一些零碎的经验更加系统了,过去尚不熟悉的东西得到了补充。比如,我们过去打仗,主要靠步兵和一定数量的炮兵,在战役指挥上多是研究步炮协同问题,到了解放战争,我们才从敌人手里缴获了少量的坦克、装甲车,并着手组建海、空军。因此,对诸军兵种合同作战的经验比较缺乏,理论上也不够系统。这次,我们不仅学习了炮兵、装甲兵、工程兵等兵种的运用,还学习了航空兵等军种的运用。特别是着眼现代战争的需要,研究现代条件下诸军兵种合成军队的攻防战役及其组织指挥,研究陆海空三军合同作战,以及研究如何防原子、防化学武器的袭击等。许多都是新东西,所以学起来感到很新鲜,也很有收获。”

对于战役系学员来讲,如何以普通一兵的身份,尊师重道,处理好学员与教员的关系,也是他们曾经遇到的问题。教员们的军衔,大大低于这些学员。按照内务条令,军衔低的军官见到军衔高的要主动敬礼。而按学院规定,应是学员先给教员敬礼。这就产生了“矛盾”,究竟如何处理?针对这一情况,系党支部专门开会研究,提出要按照刘伯承倡导的“尊师重道”的要求,放下将军的架子,牢记自己现在是学员,不是首长。面对教员,不管其是校官还是尉官,都是学员的老师。每次上课,值班员都要向教员敬礼、报告。

1957年6月下旬,战役系进行了毕业考试,军事学院战役系52名学员毕业考试及格,准予毕业。战役系的学习,对将军学员们影响深远,张震回忆说:“军事学院的学习,是个加油站,也是个新起点,为尔后的工作,打下了更为扎实的基础。”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姜萍萍、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