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废纸堆里翻出纱厂档案 日本经济侵华史添实证

2014年05月13日09:23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废纸堆里翻出纱厂档案日本经济侵华史添实证

刘吉林收藏的日本纱厂原始档案。资料图片

富士纱厂当年写给“兴亚院华北联络部青岛出张所”申请函的中文译件。资料图片

富士纱厂建筑规划平面图。资料图片

青岛国棉八厂(原同兴纱厂)原址保留的日本建筑,原为日占时期日本厂长住所。资料图片

“这是日本纱厂的原始档案,是日本侵华的铁证。”山东青岛市民刘吉林一见到记者,就捧出了他珍藏的三大本档案,刘吉林说:“前几天看到央视播出吉林省新发现日本侵华证据的新闻,我就想起了三年前我从废品仓库里翻出来的这几本档案,里面都是当年日本人在青岛建纱厂的原始资料,这也是日本侵华和进行经济掠夺的第一手证据。”

发现:有心人从废纸堆里“抢”出旧档案

刘吉林今年51岁,是青岛碱厂的一名职工,从小就住在青岛李沧区的板桥坊。虽然是一名普通工人,但刘吉林喜爱文史和收藏,业余时间经常在附近老街区、老房子转悠,看见拆迁、卖废品的总要看看有没有中意的老物件,时间长了,连收废品的都认识他了。

“这几本档案,就是一个收废品的告诉我的。”刘吉林说,“几年前板桥坊周边大规模拆迁,青岛国棉七厂、八厂都在拆迁之列,我就一直比较留心。听这个收废品的说有老图纸,还有日本人签字盖章的文件,我意识到这些东西非比寻常,立即跟着去了他的废品仓库。打开一看,竟然是三大本日本富士纱厂(青岛国棉七厂前身)当年建厂的档案资料,而且材料完整,保存也很好,当时就掏钱‘抢’下来了。”

刘吉林摊开了三本卷宗,棕红色的封面漆皮已经斑驳脱落。卷宗侧面都贴着标签,分别写有“建筑申请:昭和13年—18年”(1938年—1943年)、“土地建物关系调书:昭和13年8月”及“诸图面:民国35年1月”(1946年)等字样。三本卷宗里总共有一百多份资料。

记者小心翼翼地打开一本卷宗,看到“富士瓦斯纺织株式会社青岛工场”贮水池及厂房扩建的申请文件、图纸、土地租买契约等一系列原始资料和译件。折叠的图纸虽然有的地方已经开裂,但依然完整;几份标准格式的“建筑申请书”,纸张薄如蝉翼却保存完好,上面清晰可见大鹰正次郎、高濑真一、喜多长雄等当年几任日本驻青岛总领事的印鉴。

“这是青岛城市发展的历史资料,也是日本人侵华历史的实证,如果有保存价值,它最终的归属还是国家。”刘吉林抚摸着卷宗说。

探密:档案中隐藏的历史真相

这三本原始档案中最早的材料是一份“土地买卖证明申请”,标注时间为大正十一年(1922年)9月15日。据查证,富士纱厂于1921年开始筹建,1923年竣工投产。这份文件正是筹建期间纱厂购买土地和确权的重要法律文件。

1914年8月,日本利用一战爆发的机会,对德宣战,迅速攻占了青岛,取代德国开始了对青岛的军事殖民统治。一战结束后,日本不顾中方战胜国的地位,企图继续霸占青岛,引发全国人民的激愤,成为五四运动的导火索。1922年12月10日,中国最终收回青岛。这份向所谓“青岛守备军法院”递交的申请书,就是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岛期间实行军事殖民统治的铁证。

在富士纱厂1940年12月写给伪青岛特别市市长关于“请发给扩张贮水池用海面租照由”的信函译件中,记者还看到了这样的文字:“……前于民国廿六年(1937年)向前市政府请求,经许可租给海面(若干公顷,扩建贮水池)……惟适逢事变发生(记者注:指抗战爆发),工程遂告停止,嗣青岛治安维持会及土地整理委员会先后成立……本社归还青岛以来,诸事整理就绪……”还有一份同样事由的函件写明呈送“兴亚院华北联络处青岛出张所”。

据了解,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南京国民政府及青岛市当局下令炸毁日商在青岛开设的工厂,其中就有富士纱厂。1938年1月,日本侵略军第二次侵占青岛。同年6月,日商着手重建,1939年8月复产。这两份文件就是纱厂重建后,补办租用海面手续的申请函,而所谓“兴亚院”就是日本内阁于1938年设立的负责侵华事宜的专门机构,办理华北地区有关政治、经济及文化事务。

青岛文史专家鲁海介绍说,所谓“兴亚院青岛出张所”是日伪时期青岛真正的统治者,它在伪政府的每个部门都设有顾问,所有行政事务均由顾问裁决。这些文件反映了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掠夺以及中国军民同仇敌忾、全面抗战的史实。


频道精选:

1927年毛泽东被捕后如何智用十块钱脱险?

刘少奇亲自布置指导新中国第一部《婚姻法》起草经过

独家专访开国元勋任弼时女儿任远芳:“应有尽无才是有”

陈毅1919年法国之行感受:对资本主义由崇拜到失望

戴笠“遗档”揭秘:1936年西安事变后曾严密监视周恩来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常雪梅、谢磊)
相关专题
· 热点·视点·观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