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刘少奇与新四军司令部密电丢失事件

汤 雄

2014年06月03日08:43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平易近人 明察秋毫

说实话,在那个非常年代,出卖军情、叛变革命的事例并非没有,所以,足智多谋、经验丰富的刘少奇在仔细听完了小张的汇报后,就一边用手指着小张,一边看着坐在一边的陈浩成问道:“是你值班把电报交给他的?”在得到陈浩成明确的回答后,他就紧接着向陈浩成问道:“你是怎样把电报交给他的?”当他听明白陈浩成把电稿交给小张的整个过程、认为陈与张的回答完全一致时,他停顿了一下,摸出一支烟点上,一边吸着,一边面对小张既像谈话又似询问似地提出了一系列诸如“你把电报接到手后放进报夹时,是用心夹牢的还是随手一放的?在路上你是怎样拿电报夹的?是手拿的还是夹在胳肢窝里的?是夹在左胳肢窝里的还是夹在右胳肢窝里的?报夹是开口朝上夹着的还是朝下夹着的?在路上你换没换胳肢窝?你过街、渡船(当时从大庙到电台要经过一条街道和乘船过河)时可遇到什么不正常的人和事”等问题。

刘少奇政委在对小张进行较长时间闲聊似的、令人宽松的一系列询问时,他的双眼却始终不为人注意地观察着小张的神色与表情,进行着快速的分析,其细致耐心与敏捷,令在场的陈浩成大为折服,认为刘少奇不愧为充满智慧、久经沙场的我党我军的高级将领。

在确定小张态度老实、绝无虚假,丢失电报纯属粗心大意所致的情况下,刘少奇当即作出了“我马上重起电稿,机要科加急电,立即发出”的决定,然后起身快步走向了卧室。

刘少奇明察秋毫的分析与准确果断的结论,使所有在场的人们当即如释重负,脸上露出了欣慰与感激的笑容。

更使小张感激涕零的是,面对闯祸者小张,刘少奇自始至终没有一句训斥批评,也没提出任何严肃处置的意见。

其实,刘少奇对党员、干部总是从爱护、教育、培养的基点出发的,他除了平易近人、密切联系群众外,更是坚持实事求是、调查研究的原则。从当年这起军内机密遗失的严重事件上,便可见一斑。

密电急召 秘密启程

1941年冬,新四军军部移驻单家港,刘少奇和陈毅住在单家港的一个村庄里,军司令部的作战科、机要科则移驻在紧靠刘、陈住的那个村庄的一个大庙里。每当早晨朝霞四射、太阳冉冉升起的时候,两科的官兵们站在大庙门口,都能看到刘少奇同志站在村头,面向阳光做早操。

1942年的阳春三月里的一天早晨,机要科薛丹浩科长突然走进值班室,把一份特级保密的电报,交给陈浩成,并指定要他立即翻译出来。这是党对陈浩成在政治上、技术上的绝对信任,陈浩成既激动又高兴,接过电报,立即动手翻译。薛科长则紧紧地靠在他的身边,聚精会神地看着他翻译。原来,这是一封毛泽东专门指名发给刘少奇的电报,在电报中,毛泽东要刘少奇立即返回延安,帮助他处理党中央的日常工作。

拿着译文,薛丹浩不敢怠慢,立即将电报交到了刘少奇的手中。时隔不久,刘少奇在单家港召开了华中局扩大会,军队各师都派一名领导干部参加,二师罗炳辉、四师张爱萍等都参加了这次会议。在扩大会上,刘少奇作了工作总结报告和安排了华中地区党、政、军的工作,并宣布了饶漱石担任华中局书记,陈毅担任军事委员会主席的命令。会议结束后,刘少奇就在连机要科都不知道的情况下,极其秘密而又迅速地离开了新四军军部驻地单家港。

虽说刘少奇离开了新四军,离开了军部机要科,但他给军部机要科全体同志留下了深刻而又美好的印象,他那严谨务实、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成为了机要科全体同志学习的榜样与前进的动力,并制订了一系列诸如“机要人员外出必须两人同行,不得单人外出;平时不得串门,不离警戒线;所从事的工作,就是对家人也不得暴露,一律称之为‘书记员’或‘测绘员’;为了隐蔽,译电员、报务员都穿便衣”等纪律,甚至不惜用鲜血与生命来践行这钢铁般的纪律———1942年12月10日,日、伪军1500余人分三路趁夜偷袭新四军驻朱家岗的九旅二十六团,凌晨5时许战斗打响。为减少伤亡,电台等团直非战斗人员由组织股长叶飞带领向外转移。中途与敌遭遇,敌以猛烈火力射击,机要员李树举为了保证党的核心机密———密电码的绝对安全,在光荣牺牲前迅速将密码焚毁,年仅19岁。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吴思瑶、谢磊)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