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牛春梅 实习记者 徐颢哲
1945
30幅航拍影像 飞越永恒的历史瞬间
2013年夏天,历史影像学者秦风和徐家宁前往美国国家档案馆,试图寻找一些与抗日战争相关的老照片,却无意中发现了一组拍于1945年的航拍照片。
1945年8月15日,侵华日军宣布无条件投降,但尚有百万日军占领着我国大片国土。这年9月至11月,当时美国海军第七舰队安提塔姆航空母舰前往中国东部沿海执行护航及巡逻任务,并帮助中国军队做好接收工作。这些照片就来自安提塔姆航母上的第89海军航空联队,主要由该航空联队下辖的轰炸机中队和鱼雷机中队拍摄。
两个月间,美军至少四次飞临北京拍摄,记录了老北京的城市风貌。
胜利的喜悦
1945年的北京城,洋溢着抗战胜利的喜悦。在这些老照片中,透过当年美军飞机的舷窗,今天的人们依然能够从点滴细节中感受到当时的氛围。
在一张拍摄于新华门附近场景的图片中,能够清晰地看到新华门前有一片白色的梯形区域,这是一座为了庆祝抗战胜利而临时搭建的纸质彩牌楼。“在新华门前搭牌楼也是当年老北京庆祝节日的惯用方式。”徐家宁说。
另一张照片中,则可以看到在当年的阜成门内大街上,停满了帮助中国军队接收日军物资和设备的美军军车。徐家宁判断,这队军车正在运送中国军队前往西郊接管西郊机场。
这张照片中值得一提的,还有与阜成门内大街垂直交错的一条大道。这条路当年叫做北沟沿,抗战胜利后为纪念牺牲的赵登禹将军,改称赵登禹路。
老城的记忆
在这组航拍老北京的照片中,天安门一带是最为醒目的坐标点。1915年,著名建筑学家朱启钤主持了北京城的改造,拆除了天安门前的千步廊,使这里成为一片公共空间,也就是现在天安门广场的主要所在。
1945年9月4日,当美军的TBM-3E“复仇者”鱼雷轰炸机编队飞临长安街上空时,长安左门还存在于长安街东侧,与北边的天安门、南边的中华门(注:即大清门),以及西边的长安右门组成一个密闭空间。
徐家宁介绍说,长安左门曾是清代张贴科举榜单的地方,不过到了上世纪50年代,为了缓解长安街上的拥堵而被拆除。
与保存完好的老建筑相呼应的,是当年老北京的郁郁葱葱。不管是皇帝居住的紫禁城,供奉皇帝先祖的太庙,还是低矮的胡同街巷,都栽种有大量树木。徐家宁感叹:“曾几何时,绿色也是老北京的主色调。”
(本版图片由秦风老照片馆提供,感谢历史影像学者秦风和徐家宁提供帮助。)
相关专题 |
· 地方要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