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庆超
五、部署渡江,邓小平主持总前委、中原局会议
总前委研究渡江问题。1948年12月12日,毛泽东致电淮海战役总前委:“黄维歼灭后,请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五同志开一次总前委会议,商好在邱(清泉)、李(弥)歼灭后的休整计划,下一步作战计划及将来渡江作战计划,以总前委意见带来中央。”邓小平主持召开淮海战役总前委全体会议,予以贯彻落实。鉴于全歼杜聿明集团已经不成问题,主要研究了淮海战役后中原野战军与华东野战军的渡江作战问题和部队整编方案。与会同志全面分析了渡江作战的有利条件和困难,商定了渡江作战的兵力编成和部署、渡江作战的时机和协同等问题。
中原局贯彻中央精神。1948年12月底,淮海战役总前委和中原局、中原军区、中原野战军总部进驻商丘。1949年1月29日,邓小平主持中原局扩大会议,陈毅传达中央精神。邓小平、陈毅在《关于中原局扩大会议的情况向中央的报告》中说:“会议经过听报告、阅读文件、分组讨论和汇报作结论后,一致拥护政治局决议和毛主席的指示。特别对毛主席指示,坚持人民革命立场,揭露各种类型的丧失阶级立场、迁就资产阶级、羡慕并俯就帝国主义等奴性倾向以及因胜利到来而轻敌骄傲,对现在未来不懂得比较,无预见分析等表现,对到会的同志均有极大启示,提高了大家的警惕,并均联系部队及地方工作的实际作了有原则的检讨。这次会议在思想斗争上,政策掌握上,工作部署上,都获得了改善和提高。”
总前委部署渡江战役。1949年2月,邓小平主持淮海战役总前委在商丘召开渡江作战会议,中原局负责同志参加,讨论中央“把军队变为工作队”的指示,研究渡江作战的时间、部署、加强军队教育及后勤准备等问题。会议决定:坚决响应中央“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号召,准备“五万三千干部、二百万军队过江”;建议“安徽省委必须立即建立”;建议“东北野战军即以三个军约二十万人迅速南下,于3月底进至武汉附近,牵制白崇禧。”会后,淮海战役总前委向中共中央上报《关于渡江作战方案和准备工作意见的报告》。同时,中原野战军改编为第二野战军,华东野战军改编为第三野战军,淮海战役总前委改为渡江战役总前委。接着,第二野战军、第三野战军发起渡江战役,解放上海、占领南京、横扫江南。南京解放,标志着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⑥7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