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粉碎‘四人帮’”、“恢复高考”、“邓小平首次访美”、“知青返乡”、“包产到户”……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正受到高度关注。这部“全景式地表现改革开放的现实主义作品”之所以引起人们的共鸣,正因为“这段岁月和我们的今天血肉相连”。

走近邓小平的112天

2014年08月25日14:53   来源:《工人日报》

原标题:【关注】走近邓小平的112天

滂沱大雨中,神秘的8341部队的军用卡车停在中南海西门,荷枪实弹的士兵们冒雨行动,一队人接管了邓小平的住所,另一队人则执行神秘的抓捕任务,而此时的怀仁堂里,华国锋、叶剑英的对面四把紧挨着的空椅子格外醒目……在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中,粉碎“四人帮”的历史,就这样被用颇为戏剧化的处理方式,悬疑片似的第一次呈现在观众面前。

同样是在第一集里,还在软禁中的邓小平端着一盆蜂窝煤炉上的温水为卧床的残疾儿子擦背的情节,则牢牢抓住了另外一部分观众:“那位叱咤风云的伟人,分明就是一位坚毅、果断、富有温情的老父亲啊。”

8月22日,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纪念日。作为纪念活动的重头戏,眼下,《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正在成为今年以来央视黄金档人气最高的一部电视剧。

随着“粉碎‘四人帮’”、“恢复高考”、“邓小平首次访美”、“知青返乡”、“包产到户”等历史重大节点事件相继亮相,它所激起的声浪已然覆盖了网络、电视、报纸、杂志等所有媒体。

走近邓小平,就必须走近他所在的那个时代

在该剧总编剧、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三编研部主任龙平平看来,“好看”首先来源于这部电视剧独一无二的题材:总长48集,故事始于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止于1984年国庆节阅兵式,涵盖了诸多决定“中国向何处去”的关键历史节点。

“我们所有人都跟邓小平有缘,无论你多大年纪、有什么样的生活经历,影响你生活的重大事情,一定会追溯到邓小平。如果不是邓小平,你所遇到的事情会是另一个样子。”龙平平表示。“现在对清宫、后宫里的事许多年轻人如数家珍,但对我们改革开放的过程却不了解。拍这部剧,是想让大家知道我们今天的新生活是从哪里来的、怎样来的。”龙平平说。

“这部电视剧展现的是一个时代,希望人们不要忘记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邓小平之女邓榕说。

走近邓小平,就必须走近他所在的那个时代。

“对刚刚过去的这段历史,有的已有定论,有的没有定论,有的虽然有了定论,但出于不同经历、不同认识,有人又主张重新审视,这本身就是很大的挑战。”在龙平平看来,写这8年,首先“大事件不能落”,“我们学历史的有个‘行规’:当代人不写当代事。可当代人写当代事都写不清楚的话,是不负责的”。

2013年4月,该剧剧本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领导小组审查通过;同年8月,经中央办公厅批准,该剧正式立项;9月,该剧正式开机;112天后,所有拍摄完成,转入后期制作;2014年7月,该剧通过审查,审查意见认为:该剧“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的重大收获”。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杨丽娜、常雪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