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珍贵档案 见证川人浴血抗战

郝勇

2014年08月28日13:51   来源:四川日报数字版-首页

原标题:珍贵档案 见证川人浴血抗战

B

“无川不成军”

抗战中川军牺牲之惨烈

居全国之首

省档案馆馆藏抗战档案资料显示:四川出兵340万,参加会战、战役28个,伤亡64万,其参战人数之多,牺牲之惨烈,位居全国之首。

省档案馆副研究馆员王晓春拿出一叠馆藏抗战档案,告诉记者,抗战开始后,出征的川军部队经过整编,共扩建为6个集团军,另外还有第43军第26师、第88军、独立第35旅,兵力在12个军40万人以上。抗战8年,四川(含西康)提供了300万人充实前线,占全国同期实征兵员1405万余人的20%。“四川平均约14人中即有1人当兵,全国抗日军人每5人中即有1个四川兵。”王晓春说,抗日各战区、各战场几乎都有川军参战,以致当时前线有“无川不成军”之说。

川军将士出川后,转战7万里,先后参加淞沪会战、太原会战等28个会战、战役,担负起全部前线战场五分之一国土的守卫之责。此外,从1944年10月到1945年2月,四川129个县市29157名知识青年参加远征军,对日作战从缅甸打回国内,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着中国反法西斯战争的悲壮和光辉。

王晓春向记者讲述了几个川军将领抗战的故事。抗战全面爆发后,刘湘被委为第7战区司令长官,并亲自扶病出征,不幸积劳成疾,吐血而亡,终年48岁。刘湘留有遗嘱勉励川中袍泽:“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以争取抗战最后之胜利,以求达到我中华民族独立自由之目的。”川军所有军官出发前,都留下遗嘱在家里,表示誓不生还的决心。

淞沪会战中,川军苦拼血战,4000多人的43军26师,仅存600多人;滕县保卫战中,41军122师师长王铭章率3000人死守孤城,阻滞日军南下,以自己的牺牲换取整个战局的胜利。“前方流血,后方流汗,四川人民对中国抗战尽了最大最重要的责任。”王晓春拿出的另一份档案资料显示,8年抗战,国民政府财政总支出为14640余亿元(法币),四川负担约4400亿元,占30%以上。为保障抗日军粮供应,从1941年至1945年,四川田赋共征收谷物8408万石,占全国征收谷物总量的1/3以上。

四川各地还开展了“献金运动”等各种捐献活动,为抗战捐钱、捐衣、捐飞机。为保障抗战运输通畅,四川动员250万民工抢修川陕、川黔、川滇、川湘四条公路干线。1943年12月,为紧急修建和扩建新津、邛崃、彭山、广汉4个战略轰炸机机场和5个驱逐机机场,四川动员29个县50余万民工抓紧施工。此外,四川还先后接纳和安置国民政府和国民党中央各类机关57个,迁川工矿企业700家,迁川高校48所,师生2万多人,还有成千上万来川的难民。

C

成都被炸灾区图

至今清晰可见的弹着点是日本侵略铁证

抗战中,成都长期遭受日机轰炸。根据档案史料披露,轰炸四川的日机,主要来自日军航空部队陆军航空兵,以及后来的海军航空兵,其基地驻扎山西运城及湖北武昌、汉口等地。省档案馆副研究馆员、特藏库管理人员李泽民说,当时在成都设有四川省防空司令部。根据破译日军电讯,可推断日机飞行时间和距离成都里程,防护队便可根据情报发布空袭警报。

因其他月份四川多雾,日机轰炸成都大多选在每年5至8月。每逢天气晴朗时,成都市民都有“跑警报”的“预感”,早晨起来就作好“准备”。警报一响,纷纷跑向防空洞或郊外。

“1939年6月11日,在快要天黑时,27架日机对成都实施了一次最惨烈的大轰炸。”李泽民向记者介绍,据档案记载,日机夜间轰炸时,飞机先投爆炸弹,再投燃烧弹,爆炸弹摧毁目标,燃烧弹让目标成火海,其目的是要把轰炸地变成焦土、废墟。“6·11”大轰炸亲历者杨锡民,当时负责成都市防护队第五分队,防护队是国民党省防空司令部管辖的防空救援组织。李泽民手捧几本已经泛黄的档案史料——杨锡民等人写的《抗日时期成都遭受敌机轰炸惨状的回忆》,向记者讲述:快要天黑时,日机飞到市中心盐市口一带,疯狂投弹,城区内瞬间爆炸声如雷,黑烟冲天;人被震得东倒西歪,站立不稳。提督街凌云饭店前半部的三层楼房,被炸成片片瓦砾堆,后半部也变成断壁危楼。幸存的人个个面容灰黑,尘土满身;惨叫之声,令人心碎!……到了半夜时分,荔枝巷、九龙巷等因大火封锁,人们都还不能通过;南新街上接连出现好多个大弹坑,路面全毁。盐市口、锦江桥、顺城街等地,大面积的房屋遭到焚烧……“远隔成都30余公里的新繁县城,夜空中能望见成都上空火光冲天、烟雾弥漫,可见成都受灾程度之惨重。”李泽民介绍,几天后,凌云饭店还挖出男女尸体数十具。“抗战八年,成都被日机轰炸达七个年头,持续时间超过陪都重庆。”李泽民指着“1941年7月27日敌机袭蓉被炸灾区图”档案向记者介绍,图上红圈标注的弹着点(即每颗炸弹所落位置)至今清晰可见,这是侵华日军杀害成都人民的铁证。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姜萍萍、常雪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