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毛泽东与陕北延安的父老乡亲

许顺富

2014年09月30日10:00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红岩春秋》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毛泽东在陕北延安时期,虽然工作很忙,经常通宵达旦地工作,但总要抽出时间或利用一点一滴的空闲,深入群众,与他们交往,询问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虚心听取群众的意见,与群众建立起深厚的友情。正如英籍华人女作家韩素音在《早晨的洪流:毛泽东与中国革命》一书中的评价:“他(毛泽东)和人民之间有一种亲切的感情上的交流,他好像永远生活在群众之中。”

与劳动模范的深厚情谊

在大生产运动中,毛泽东不仅亲自参加生产劳动,还与普通的劳动模范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1941年秋,陕甘宁边区政府在延安南关举办了一个农业展览会,毛泽东在百忙中赶来参观。当他看到写有“延安南川吴家枣园郝光华”名字的展品时,一个工作人员指着旁边一个正在参观的农民说:“主席,他就是郝光华同志。”毛泽东转头一看,朝郝光华走去,热情地同他打招呼。毛泽东拉着郝光华结满厚茧的手,兴奋地说:“听同志们讲,你劳动得很好,打了不少粮食,大家都应该向你学习啊!”

郝光华因为初次与毛泽东见面,一时不知说什么才好,听到毛泽东的赞扬,他的心情既激动又紧张。征得郝光华同意后,毛泽东领着郝光华来到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同志办公的地方单独谈话。毛泽东亲切地对郝光华说:“我给你算了算,今年你打的粮食自己吃一年,还可余四年。人人都像你这样,我们就有办法了。国民党反动派封锁我们,我们不怕,日本鬼子,我们也一定能够打败它。”毛泽东拿出一根烟,递给郝光华,自己也点燃一支,吸了一口,接着说:“我想提个问题,向你这个劳动模范领领教!谷子地不锄,碾出的小米是什么成色,每斗多少斤?锄了一遍的,是什么成色,多少分量?锄了二遍三遍的又是个什么样子呢?”

郝光华没想到毛泽东问得这么细,对种田有如此深的学问,他虽然耕种了一辈子,但从来没想过这一问题。他一时难住了,有点不好意思地回答说:“我做是做过了。没有注意,也没有称过。”

毛泽东和蔼地说:“不要紧的,以后留心总结就行了。我听说有的老农已经有了研究。谷子的锄草很重要,在土壤、肥料、水分相同的条件下,锄三遍的,一石能碾出七斗半小米;锄两遍的,能碾出六斗;一遍的能碾出五斗;一遍不锄只能碾出四斗多,每斗分量也轻一些。因为谷子秕,碾出的米粒碎,吃起来也不光堂,没有油性。”

毛泽东的一番话讲得头头是道,让郝光华这个一辈子务农的庄稼汉自愧不如,佩服得五体投地。他真没想到,毛泽东成天操心天下大事,还对农业生产如此关心,了解得这么详细。临别时,毛泽东还邀请郝光华到家里做客,聊聊村上的情况。

大约过了一个月,郝光华果然收到一封来自延安的信。他急忙拆开,真是毛泽东寄来的:“郝光华同志,我很想见见你,有些情况想问问你,请你来我家一次。工作闲了的话,我一定去吴家枣园看你。”毛泽东还特意写上他每天几时办公、几时休息。

收到毛泽东的来信,郝光华高兴极了,彻夜难眠。第二天,天刚蒙蒙亮,他就挑着一担鸡蛋、洋芋和青菜前往杨家岭看望毛泽东。毛泽东听说郝光华来了,立即放下手中的工作,大步跨出窑洞迎了上去。双方寒暄后进入窑洞,毛泽东一边给郝光华倒茶、让座,一边与他攀谈。毛泽东仔细询问了吴家枣园的情况,从村里开了多少荒地,养了多少家畜,到男女劳力多少,一年收成如何,凡是想了解的农村情况,他都认真地问了一遍,像学生一样,虚心求教。

郝光华看着毛泽东清瘦的脸庞和布满血丝的眼睛,心疼地劝主席要多注意休息,不要太劳累。毛泽东回答说,自己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还反劝郝光华劳动不要太过量,多注意身体,千万不要累坏了。

郝光华看到日理万机的毛泽东如此关心自己的健康,激动得流下泪来。在旧社会从小当牛做马,谁这样关心过自己?他连忙说:“我不累,离主席的要求还差得远哩,身板越劳动越结实,请主席放心。”

毛泽东略沉思后接着说:粮食是宝中之宝,生产粮食最光荣。如果没有粮食,就无法工作、无法打仗。我们之所以能够打败日本鬼子,靠的就是老百姓和他们种的庄稼。郝光华同志,你是劳动模范,又是村长,应该好好总结你的生产经验,带领更多的群众前进,为革命、为人民生产更多的粮食。

午饭时,毛泽东坚持让郝光华坐上首,又不断给他夹菜,一再劝他多吃一点。临走时,毛泽东亲自为郝光华送行,边走边聊,谈得很开心,不知不觉地送了一里多路。郝光华眼看天色已暗,劝主席就此留步。毛泽东满怀深情地说:“以后有空常来!”郝光华走了很长一段路,回头一看,毛泽东仍站在那里向他招手,心里热乎乎的。

毛泽东一直与郝光华保持着密切联系。几年后,毛泽东的长子毛岸英从苏联回到延安,毛泽东和他进行了一次长谈,让他到农村去,拜农民为师,上中国的“劳动大学”。不久,毛岸英就在毛泽东的安排下,背上背包、口粮和一些菜籽,来到吴家花园拜郝光华为师,学习农业知识。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张湘忆、谢磊)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