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1941年新四军在苏北最大的一次攻坚战

茅沄沄  茅永怀

2014年10月31日14:27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英勇攻坚 壮烈千秋

我军的作战步骤是先攻打伪军据点,后集中力量强攻日军碉堡。我军从西边越过子午河,对伪军实施包围。首先开展政治攻势,向其喊话:“和平军弟兄们,我们是新四军,是来打鬼子的,你们赶快放下武器,我们优待俘虏。”这些乌合之众,一听说新四军主力部队来了,吓得魂不附体,有的放下武器投诚,有的脱下军装,乘黑夜逃跑。对于少数不肯投降的顽固分子,我军给予狠狠打击。不到一个小时,就攻克了伪军据点。伪军据点离日军碉堡只有几十米,这便成为我军进攻日军碉堡的前沿阵地。

日军碉堡周围,除了沟河、池塘,就是开阔地,接敌十分困难,远距离冲锋必定会带来很大伤亡。因此,指挥部决定通过挖蛇形通道向敌堡逼近。蛇形通道挖好后,已是16日黎明前。指挥部下令集中全部火力压制敌人,突击队从西南坝口和东北方向的战壕里同时向敌发起攻击。勇士们如猛虎下山,一下子冲到了铁丝网的外围,狡猾的敌人投掷催泪弹,施放毒气。因事先不知敌人有毒气,没有做好防备,不少指战员中毒,进攻受挫。

敌人居高临下,火力凶猛,若白天继续进攻,必将带来更大伤亡。16日白天,我军一边休息,一边召开“诸葛亮会”,研究进攻方案。同时,动员发动群众送来棉絮胎和大桌子、门板、担架等物资,做好晚上进攻的准备。根据侦察与情报人员报告,东台、盐城敌人活动异常,如不迅速解决裕华之敌,有可能遭到从几个方向来的敌人的围攻。

旅部决定在16日晚上发动总攻,要求在午夜必须拿下敌据点。第四团团长刘别生传达了旅部的命令,要求坚决、干净地全歼敌人,务必做到不使一个敌人漏网。指战员们听了旅、团首长的动员,纷纷向党表决心,请党组织在火线上考验自己。

用机步枪、单个手榴弹无法摧毁钢筋结构的坚固碉堡,只有用集束手榴弹才有可能。而集束手榴弹又怎样才能投到碉堡里去呢?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夜幕已经降临,各级领导利用夜幕深入到前沿观察地形,考虑对策,并征求大家的意见。有的战士讲:“敌人放催泪弹,我们能不能放烟幕弹,蒙住敌人的眼睛,使其机枪发挥不了作用。”不少共产党员则主动站出来,要求当突击队员。部队领导经反复考虑,决定用火攻。火攻的方法是将棉絮缠在竹签或手榴弹柄上,浇上火油,摔到哪里,就可烧到哪里。一方面是将敌人外围工事铁丝网、鹿砦烧毁,扫除通往主堡的障碍;另一方面利用烟雾遮住敌人的视线。还有的指战员提出用“土坦克”,即在方桌上蒙上用水浇湿的棉被,使敌人子弹难以打穿,抱着集束手榴弹的人在方桌下用头顶着向前冲锋。

指挥部经过研究,决定采用“土坦克”的方法,并安排立即准备。准备工作全部做好后已是深夜时分。

17日凌晨,团长刘别生下达进攻命令,信号弹腾空而起。随即,一个个带着棉絮和煤油的竹签、手榴弹飞向敌堡。顷刻间,鹿砦、房屋等易燃物都着了火。冲杀声与枪声、手榴弹爆炸声交织在一起,惊天动地,气壮山河。面对烟雾火海,敌人慌作一团。三排长徐德胜顶着“土坦克”冲向暗堡,拉响绑在身上的9颗手榴弹,将暗堡炸毁。此时,刚参加新四军不久,出生于东台县南阳镇诚心村的战士李保辉等6人,顶着用3张方桌裹上浇湿的棉被组成的“土坦克”冲向敌主堡。途中,两个“土坦克”被打毁,李保辉等4人牺牲,只剩下两名共产党员顶着一个“土坦克”,一直冲到敌主堡门前。一名共产党员拉响了绑在身上的集束手榴弹,一声巨响,主堡的大门被炸开。另一名共产党员趁机钻进敌堡,也拉响了集束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在巨响声中,敌人的机枪顿时成了哑巴。勇士们在为战友报仇的喊杀声中冲到敌堡前。这时,没有被炸死的日本侵略军像一群疯狂的野兽,嚎叫着横冲直撞,与我军展开白刃战。我军战士英勇顽强,勇敢杀敌。

战斗结束了,战场上敌尸累累,血肉模糊,横七竖八地躺在碉堡前面的地上。团长命令,对敌尸体一个一个进行检查。结果,在尸体中查出两个重伤、两个轻伤、一个装死的。这些俘虏中了“武士道”精神的毒,死也不肯投降,他们喊叫着“死啦死啦的”,并咬人、踢人,战士们只好将他们绑在门板上抬走。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张湘忆、谢磊)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