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俭红
在正式场合尤其是和国民党交往交涉中,中国共产党多使用“第十八集团军”的番号;新闻媒体也用“第十八集团军”指称八路军
八年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在对内对外交往中,尤其是和国民党打交道、发布作战文书命令时,多使用“第十八集团军”的番号。1938年1月25日,朱德、彭德怀发布了《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部关于战术原则的训令》;1938年2月1日,朱德、彭德怀与任弼时、傅钟联合发布了《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部与野战政治部关于整军的训令》。1939年2月15日、3月2日,又以“第十八集团军政治部”的名义先后发布了《关于加强干部教育的训令》和《关于日军工作和青年工作的指示》等。有时,也使用“第十八集团军总部”的名义发布命令。1939年3月15日,发布了《关于开展生产运动的训令》;1940年3月2日,发布了《关于扩兵工作的指示》等。在涉及日军方面,有1941年9月15日发布的《第十八集团军政治部关于日军俘虏优待办法的规定》,1942年3月29日发布的《第十八集团军关于揭发和打击敌寇毒化政策的指示》等。
从1939年底开始,国民党顽固派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为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大局,1939年12月25日,朱德、彭德怀以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正、副总司令的名义,联合第一一五师师长林彪、第一二○师师长贺龙、第一二九师师长刘伯承及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陕甘宁边区参议会议长高岗、第十八集团军后方留守处主任萧劲光,通电全国,反对枪口对内,进攻边区。1940年1月15日,朱德、彭德怀又一次以第十八集团军正、副总司令的名义,联合第十八集团军所有下属正、副军政主官,致电国民党林森、蒋介石,驳斥了“八路军游而不击”的谬论,宣扬了八路军、新四军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历千辛,冒万苦,忍辱负重……抗日第一,为国家民族负责”的光辉形象。
皖南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展开了全面的政治反击,在1941年1月18日《中共中央发言人对皖南事变发表的谈话》、1941年3月2日《共产党参政员董必武、邓颖超致国民参政会公函》中,均使用了比较正式的“第十八集团军”名称。印度援华医生柯棣华病逝后,周恩来于1943年3月22日给柯棣华家属发去的慰问信里也用了“第十八集团军”的名称:“亲爱的朋友,我谨代表第十八集团军和中国共产党,为柯棣华大夫的逝世,向你们致最深挚的悲悼。”1943年夏,国民党发动第三次反共高潮,7月6日,朱德再次以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名义致电蒋介石,呼吁团结,避免内战。
1944年,国共之间围绕国际援华物资的分配、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地位等问题进行了多次谈判,双方往来电报中,也多次使用了“第十八集团军”的正式名称。5月15日,毛泽东关于向国民党提出的20条谈判意见给林伯渠的电报,要求“政府在物质上充分援助十八集团军及新四军”。6月3日,毛泽东关于同意林伯渠等对时局的估计和谈判意见的复电,起头就是“重庆十八集团军办事处林伯渠同志”。6月5日,国民党以林伯渠的意见为基础,对中共问题政治解决做出提示案,关于军事问题有如下表述:“第十八集团军及其在各地之一切部队,合共编为四个军,十个师,其番号以命令定之。”9月15日,林伯渠在三届三次国民参政会上关于国共谈判作报告,要求国民政府“停止特务人员对于共产党、十八集团军、新四军及抗日民主地区的破坏活动”。
在新闻媒体报道中,也多用“第十八集团军”的名称。1944年7月22日,《解放日报》一则新闻开头如下:“新华社延安廿一日电:本月十五日日寇‘中国派遣军’当局否认曾在华使用毒气。本日,十八集团军参谋长叶剑英同志发表声明驳斥之,并向全世界人士控诉日寇几年来在我敌后根据地滥放毒气,毒害我抗日军民之罪行。”
1944年8月12日,周恩来关于国共谈判问题答新华社记者问,用“十八集团军”指称八路军,如“关于盟国援助问题,请政府对同盟国援助中国之武器、弹药、药品、金钱,应按正当比例分配于十八集团军及新四军。此外,尚有请政府通令取消‘奸党’‘奸军’‘奸区’等诬蔑与侮辱中共、十八集团军、新四军与各抗日根据地的称号,停止特务人员对中共、十八集团军、新四军与各抗日根据地的破坏活动”。国统区媒体也用“十八集团军”指称八路军。皖南事变后,国共关系紧张,1941年5月21日《大公报》发表社评《为晋南战事作一种呼吁》:“在国家民族的大义名分之下,十八集团军应该立即参加晋南战役……十八集团军若这样做,不但敌谣全消,忠勇大彰,而坚持团结的信条也完全做到而实践了。”
中共对“第十八集团军”的名称一直用到了抗战胜利。1945年8月13日至16日,毛泽东亲自起草了《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给蒋介石的两个电报》,就蒋介石命令共产党军队在日军投降时“原地驻防待命”及准备打内战,针锋相对地提出解放区所有武装部队均有权接受日军投降,还提出了中国共产党的六项主张,教育全国人民警惕蒋介石的内战阴谋。8月15日,朱德还以中国解放区抗日军总司令的名义发布了《关于责令冈村宁次投降的命令》。
总之,中国共产党在内部行文中,多使用“八路军”的名称,在正式场合尤其是对外交往中使用“第十八集团军”的名称较为多一些,以利用合法番号,充分捍卫自己的利益,体现了斗争的坚决性、灵活性。不过,“八路军”这个名称在整个抗日战争中一直坚持使用,从未停止过。至今,“八路军”仍是一个响亮的名称,妇孺皆知,声震中外,不能不说是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
相关专题 |
· 期刊选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