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小蓟
首先,他用群众观点分析了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认为就是因为没有群众观点,没有按照党的群众路线办事。他说:“过去发生的问题,实际上就是没有按群众路线办事,是按自己的意愿去办事。发生的很多问题都是群众观点方面的问题,也就是没有群众观点,不顾群众的利益,因为缺乏群众观点而产生了一些不良倾向。”他还举例说:“我们的党员和群众的利益发生矛盾时,侵犯了群众的利益,在生产中和群众争,这都是缺乏群众观点的现象,甚至有走向脱离群众的危险。”
接着,他提出对党的群众路线缺乏思想认识,是导致没有贯彻执行好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原因。他说:“有些同志对党和群众的利益关系搞不清楚,或不十分明确,还不懂得党和群众利益的一致性”,而如果在这个问题上“产生了矛盾,就要发生问题”,因此,必须“了解我们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一致性”。为了使干部学习和提高对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认识,他要求把刘少奇七大修改党章的报告中关于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论述“摘录出来,给各地发下去,作为学习参考”,以达到改变作风,纠正错误的目的。
习仲勋在讲话中深刻阐述了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既是立场也是方法的重要思想。他说:“所谓群众观点,就是立场和方法问题。立场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方法是发动群众,经过群众方法、群众路线去搞我们的事情,就是当老百姓的勤务员。”他强调,“有群众观点,就是要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实现群众的需要,为解决群众的迫切需要而斗争。”
他还阐述了为什么必须向群众学习的问题。他特别批评了一些干部的“我领导群众,群众中的东西还有我不知道的”错误想法。他指出,群众里有许多我们所不知道、不了解的东西,党员领导干部必须了解群众的疾苦与需要,“不用心地听取群众的意见,就很难知道群众的疾苦,以及群众当前所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也就无法熟悉群众,无法给群众服务”。他还着重批评了一些干部中存在的理论与实际、想法与行动脱节的现象。他说: “‘向群众学习,当老百姓的勤务员’,这个道理我们党里头都知道了,但到具体的事情上,实际行动又是相反的。”他举例说:“比如我们许多同志,往往事与愿违,他的心肠是很好的,但是一去了群众就反对,不拥护他,因为他只有群众观点,而没有群众方法、群众路线,所以有很多问题就不能很好地解决。”他以解决 1946年陕甘宁边区春荒为例,再次说明只有真正执行群众路线,才能战胜困难,解决问题。
![]() | ![]() |
相关专题 |
· 期刊选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