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全大局,辩证包容
周恩来被赞誉为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大师。凡是与周恩来有过接触的人都有一个深刻的印象:周恩来分析问题细密、周全、透辟,他把认识对象的辩证关系揭示得淋漓尽致。
他是历史上少有的做出来的比说出来、写出来的更丰富、更生动的人。不论是在党内协助毛泽东运筹帷幄上,还是在独立领导地区和部门的独立决策上;不论是在处理繁重艰巨的国内事务上,还是在处理错综复杂的国际问题上;不论是斗争顺利的条件下,还是在形势险恶的环境中,他都能熟练地运用唯物辩证法,集“清醒头脑和灵活策略”于一身。民主革命时期,他大部分时间是在国民党统治区领导秘密斗争和在谈判桌上同蒋介石反动派斗争,他对毛泽东制定的“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反对少数、各个击破”的方针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策略,运用自如,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建国以后,作为共和国总理,为他运用唯物辩证法治理国家,提供了更大舞台。
周恩来提出,对每一件事情都要认真研究、仔细分析,只有这样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他总是告诫做具体工作的同志:“遇事要仔细想,分析研究,看是属于哪一类性质,其后果如何,分析好的一方面,同时也要分析坏的一方面。要培养思考的能力,头脑不但要记忆,并且要想,必须要多思考、多分析研究。”周恩来的一生,正是循着独立思考、分析研究的路子认识和解决问题的。
周恩来曾经有一个精辟的比方。他说:“一个人生着两个耳朵能听话,生着两只眼睛能看东西,生着两个鼻孔能闻味。听话,能听正面的,也能听反面的;看颜色,能看白的,也能看黑的;闻味,能闻香的,也能闻臭的。所以,人体的机能也是合乎辩证规律的。我们必须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辨别是非。”周恩来强调:“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学会两条腿走路,都要设想一下对立面,否则就容易片面。”“两条腿走路,就是对立面的统一”,“这是我们的哲学思想,也是我们重要的工作方法”。他曾用两条腿走路方针阐明了文艺工作十个方面的对立统一关系:既要鼓足干劲,又要心情舒畅;既要力争完成,又要留有余地;既要有思想性,又要有艺术性;既要浪漫主义,又要现实主义;既要学习马列主义,又要和实际相结合;既要有基本训练,又要有文艺修养;既要政治挂帅,又要讲物质福利;既要重视劳动锻炼,又要保护身体健康;既要敢想、敢做,又要有科学的分析和根据;既要有独特的风格,又要兼容并包。
四、求同存异,坚定灵活
周恩来在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矛盾和解决问题的时候,不仅仅看到矛盾关系的对立属性或斗争属性,而且看到了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重大意义,提出了求同存异的重要原则。
在新中国的建设中,他反复强调团结问题。他曾在矛盾的同一性的意义上给“团结”下了一个定义:“团结是在矛盾中形成和发展的。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人们的智慧、才能、性格各有不同,相互之间有时是有矛盾的。团结就是在共同点上把矛盾的各方统一起来。善于团结的人,就是善于在共同点上统一矛盾的人。”
这一思想后来在新中国的外交中突出地体现出来。他认为,为了在地球上一起生存,应该撇开不同的思想意识、不同的国家制度和国与国之间的各种差异去找共同点,虽然这种共同点是相对的、有条件的,甚至是渗透着尖锐的矛盾对立的,但是,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只有通过这一相对同一的途径才能妥善解决。周恩来在各种外交实践中,还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求同存异”原则:在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思想意识的国家之间,要“从异中求同”;对社会制度或历史遭遇大体相同的国家之间,应“求大同、存小异”;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违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行为,则应“求同抑异”;而在中美建交中则采取“求同立异”的做法。这种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多渠道的求同存异方法,反映出周恩来解决国际关系问题的高度政治智慧。
周恩来在一生的丰富实践中,坚持了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的高度统一。
一方面,周恩来在领导工作中强调领导者首要的问题就是立场,要求共产党人“要有坚持原则精神”,而采取的工作方法也首先是“在斗争中审查理论原理和原则”。在党的工作中,他“要求有高度党性,反对政治空气稀薄”,摒除庸俗空气。
另一方面,周恩来认为,坚持原则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原则,原则性必须通过灵活性才能真正体现出来。只有当原则性和灵活性很好地结合时,才能产生完整、正确的策略方针,也才能取得预想的成功。他经常提醒人们:我们固然要坚持原则,要有坚持真理、维护真理、当仁不让的精神。但是,“一个原则、真理、政策在实际中实施,是要费很大的力量,做许多的具体工作的”。因此,要善于把真理具体化,拟定出多样化的具体政策和灵活性的策略来实现真理、贯彻原则。周恩来在外交活动中准确地把握妥协的时机、场合和分寸,以实现坚定的原则的杰出才能,也充分体现了他对坚持原则与善于妥协的对立统一关系的深刻认识。他认为,在外交谈判中,只讲斗争而不讲妥协,往往要犯“左”的错误,其结果常常会使谈判陷入僵局甚至破裂;相反,只讲妥协而丧失原则,又往往会犯右的错误,其结果可能导致外交失利,甚至丧权辱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