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出版的《米格走廊》一书中总结的39位美国王牌飞行员。左上是首席三料王牌麦克康奈尔,第二排双料王牌中,左三是被张积慧击毙的戴维斯,左四是被韩德彩击落的费席尔。
抗美援朝结束后回国的蒋道平,被授予空军“二级战斗英雄”。
▼1953年4月12日,蒋道平和马建中击落敌机的空战示意图。
而米格-15能凭借着升限优势“低头打”,高速俯冲攻击,一击之后就摆脱拉起,随后再次俯冲,如此反复。美军对这种战法头疼不已,因为米格-15的攻击动作与风靡的儿童玩具悠悠球非常类似,因而得了个外号“高空悠悠”。
年轻的中国空军不但善于学习,更善于总结和创造。概括为“一域多层四四制”的战术很快推行开来。
秦长庚介绍,“一域”是指一个作战空间,“多层”是指兵力分布在不同高度层,“四四制”是以四机小编队为基础飞行单位。这样就形成了多批小编队进入战区,高低配合,梯次攻击,灵活作战的打法。因为打不起美苏空军那样的大编队蜂群式空战,中国空军依据自身特点开创了这种战术,效力非凡。
秦长庚伸出四根手指给记者讲解:中指和无名指的位置是两架长机,担任主攻手。食指和小拇指是两架僚机。执行这种战术之初,僚机并没有攻击任务,主要是战场观察和保护自己的长机。而空战一旦打起来,就是谁有机会谁开火,僚机很快也得参与攻击,但是其首要职责仍是保护长机。
蒋道平飞的就是僚机,而且是四机编队中相对最弱的小拇指位置。在这个位置上取得了编队中最高战绩的蒋道平,却是一个很长时间都不那么让人放心的僚机。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