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陈云的三个“上海时刻”

2015年06月01日07:56   来源:解放日报

原标题:陈云的三个“上海时刻”

陈云

 解放初期,物价稳定后,上海市民在中国银行前排队,将外币兑换成人民币。 摘自《陈云画传》

1926年,商务印书馆职工会第一届委员合影。前排左三为陈云。 摘自《陈云画传》



  一江春水向东流,奔腾至长江三角洲前缘的淀泖区域,沉淀出一片水网密织、气候湿润、土地肥沃的洼地。这里是上海市郊西南角的青浦区练塘镇。

一条蜿蜒的市河从小镇中心流过。1905年6月13日凌晨,河边一间陋室中,一个男婴诞生,为“既无田地,又无房产”的陈梅堂和廖顺妹夫妇带来欢愉。这个男婴,就是陈云。

时光并未太多改变这里的风貌,如今的练塘,还是粉墙黛瓦、青柳拂桥、安详静谧的模样,一如她的儿子陈云,低调内敛、不事张扬。

没有改变的,还有思念。为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10周年,在经历一番改造后,位于朱枫公路3516号的陈云纪念馆将于明天举行开展仪式,6月3日将正式对公众开放。展馆里那一件件留有陈云同志烙印的展品,讲述着他的光辉之路,也记录着他和这片滋养他的土地,那一个个永勿相忘的历史时刻。

青少年:水乡走出“共和国掌柜”

 陈云纪念馆里的少年陈云照。 邵剑平 摄

多年后,他的子女问他“为何父亲只有高小文化,却能有这么多的办法和经验”时,陈云回答,上海是金融、经济的中心,这个城市是怎么运转的,他从小耳濡目染。

练塘镇朝真桥附近,有一片不大的门面房,坐南朝北、砖木覆瓦结构,临河的是一开间铺面,后面穿过天井的是简陋的二层小屋。这所房子,就是现在仍保留在下塘街95号原址的陈云故居,也是陈云当年栖居舅父的家。

陈云两岁丧父,四岁丧母,与年长他8岁的姐姐陈星,一起由外祖母带着来到舅父廖文光家生活。1911年,外祖母过世,廖文光依嘱将陈云立嗣为子,为其改名为廖陈云。

舅父早年在练塘以裁缝为业。朝真桥附近的这间屋子,同它隔河对望的是典当场。旧宅西侧是钱家橹行和拥有三五千亩地的大地主兼商业资本家吴开先家的四进院落,往东侧是叶家祖屋、畅园书场、长春园书场和一条与市河相通的混堂浜。当时由于江南地区商业发达、船只往来便利,小小练塘镇上不但出现了新式学校、电灯泡厂,也出现了大量商人。陈云自小在舅父家长大,同时也观察着周围的一切,从中接触到了不少商业知识。

因为生意清淡,廖文光在1911年后决定放弃裁缝生意,在铺面开个小店,到晚上卖些小菜、点心,供生意人和听评弹的顾客夜宵。每晚的收入几角到三四元,不过能赚二分利。可这也成了陈云学习人情世故的一个窗口。每每在舅父的小店帮着料理杂务,陈云都能通过客人的闲谈了解外界的事情。闲暇时他还会跟着舅父去离家只有30多米的长春园书场听评弹,也就此,他养成了终身喜听评弹的习惯。

虽然家境窘困,但聪敏的陈云得到了舅父母的关爱。8岁时他被送到镇上私塾接受启蒙教育。1914年,又到镇上的贻善小学读书。1917年,陈云乘舟北上到青浦县城乙种商业学校学习珠算和记账,虽然他很快掌握了珠算知识,但一个月后就因贫辍学。所幸舅父小店的常客中,有一位客人是章练塘公立颜安国民小学校的第一任校长。他看到瘦弱的陈云在灶前烧火,就和他攀谈起来。当发现这个少年谈吐流利、记忆力强后,校长马上和廖文光商量,免费保荐陈云入颜安小学高小部读书。

在颜安小学,陈云遇到了改变他一生命运的恩师张行恭。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在张行恭老师的带领下,陈云和同学参加了罢课。整个小镇也罢了市。经过此事洗礼,陈云开始懂得了更多国家大事。但这年夏天,从颜安小学毕业后,陈云又因家贫无力继续升学了。

1919年秋季开学后,张行恭在家访中了解到自己的毕业生们或升学或就业,“独其最优秀的廖陈云同学,株守在家”后,顿起怜才之心。因为无力在经济上补助陈云,张老师托自己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的二弟张子宏引荐。1919年12月8日,只有15岁的陈云在张行恭的带领下,离开家乡练塘,搭乘一叶小舟,经松江达到上海,开始在商务印书馆当学徒。从此开始了他人生中新的一页。20多年后,陈云在延安写自传时,还清清楚楚记得启程日是“农历十月十七”。

1919年12月中旬,陈云来到位于棋盘街的商务印书馆总发行所(今河南中路211号)。在二楼北侧文具柜当学徒,月薪三元,自此有能力开始接济舅父母。虽然个子矮小,要站在特制的木凳上才能顺利接待顾客,但陈云业务出色,在当了两年学徒后,店方就决定破格提前一年升陈云为店员。利用在商务印书馆工作的便利,陈云如饥似渴地读书接受新知识、学习英文、练习毛笔字和打算盘。每天早上六点,他就起床离开上海老北站华兴路顺征里七号商务印书馆集体宿舍的东厢房,去闸北公园锻炼身体。一有时间他还学着拉胡琴、吹笛子,为了怕影响别人休息,就到晒台上去练习。

从当时的晒台望下去,上个世纪20年代的上海正值风起云涌。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多年后,陈云的子女问他“为何父亲只有高小文化,却能有这么多的办法和经验”时,陈云回答,因为他从小在上海长大,上海是一个大城市,是金融、经济的中心,这个城市是怎么运转的,他从小耳濡目染。他所在的商务印书馆也是一个大企业,有工程师、工人、很多店员。商务印书馆的地下党力量很强,在那里陈云第一次读到《共产党宣言》,接触了革命的思想,这使得他开始重新思考人生,并最终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1925年,五卅运动在沪发生,受此影响,同年八九月间,商务印书馆职工举行大罢工。陈云参与领导了这次罢工,被推举为该馆发行所罢工委员会委员长。就在罢工取得胜利后几天,陈云由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编辑董亦湘、商务印书馆发行所的党员恽雨棠介绍,加入了中国国共产党。

那一年,他20岁。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张玉、程宏毅)
相关专题
· 地方要闻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