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张甲洲:创建东北首支人民武装【2】

2015年06月18日07:45   来源:京华时报

原标题:张甲洲:创建东北首支人民武装

  用化名筹措物资

  1933年7月,张甲洲化名张进思,只身一人到富锦中学任教员,暗中开辟敌后工作。富锦是日伪统治的腹地,又是抗日游击队活动的中心。他通过交通员和独立师保持联系,并经常为其输送枪支弹药、衣物等军用物资。

  在富锦卧底期间,为打进日伪心脏,他连续3个月起早贪黑学日语,拿到了二等翻译证书,得到了县公署日本参事官横山安启的赏识,成了“好朋友”。后来。他利用这个“朋友”关系让横山安启批了一批经费,修建了两栋能容纳16个班级的二层楼房作为中学校舍。他对学生们说:“日本人待不长,盖了房子拿不走。”

  张甲洲在富锦工作5年,凭他的机智勇敢,为“抗联”搞到许多军用物资和枪支弹药,同时,策反了警察大队长李景荫,带出1挺机枪、60支大枪和2000发子弹。

  1937年6月28日,中共北满临时省委书记冯仲云在帽儿山主持召开执委扩大会议,决定将独立师改编为抗联11军,原师长祁致中任军长,调张甲洲任副军长。

  8月28日傍晚时分,由参谋长李景荫、副官薛华和郭革一带领一支队伍赶到富锦县城附近的长发屯,接张甲洲上任。副官薛华让他骑马走,他说:“我和李景荫、小郭谈谈,就不骑马了,你把马带回吧。”

  三人边走边聊,行至离抗联营地七八里的地方,突然遇到十多名伪军。伪军在玉米地的小路上听到前面有人说话,估计是抗联分子,就胡乱开了几枪。张甲洲中弹,因伤势过重牺牲。

  □史迹寻踪

  2002年10月,由老一辈革命家,中共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胡乔木亲笔题字的张甲洲将军铜像暨纪念碑在烈士故乡黑龙江省巴彦县落成。人民为了永远记住张甲洲,在富锦市为他修筑了铜像,清华大学为他专设了纪念馆,北京大学将他的名字刻在“北京大学革命烈士纪念碑”上。

  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供稿

  ■人物小传

  张甲洲(1907—1937),黑龙江省巴彦县人。又名张进思,字震亚,号平洋。历任中共北平市西郊区委书记、北平市委宣传部长、北平市委代理书记,巴彦抗日游击队总指挥,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六军江北独立师师长、抗联十一军副军长等职。1937年8月28日在黑龙江省富锦遇害,年仅30岁。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张湘忆、谢磊)
相关专题
· 专题资料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