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陈云的政治风格【2】

孙业礼

2015年06月24日07:24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第五,陈云是一位有着宽广视野、善于谋划战略问题的政治家。陈云历来强调领导者要目光远大,要十分注意考虑关系党和国家发展全局及长远利益的战略性问题。他经常说,做工作要有战略眼光,“要拿出一定时间‘踱方步’,考虑战略性的问题”。(《陈云文选》第3 卷,第377 页。)新中国成立之初,他就针对一些同志忙于具体工作而不大考虑全局和重大问题的现象,提出:“过去旧商人中,有一种头戴瓜皮帽、手拿水烟袋的,他们专门考虑‘战略性问题’”,我们“也应该有踱方步专门考虑‘战略性问题’的人”。(《陈云文选》第2 卷,第334—335 页。)陈云自己就是这样的战略家。20 世纪五六十年代,他担负党和国家重要领导职务,但他从不会陷到具体的日常事务中而出不来,总是花更多的时间开展调查研究和思考重大战略问题。在工作中他总是未雨绸缪,遇到重大困难和问题时能够及时拿出正确的解决办法。改革开放后,他又多次使用“瓜皮帽、水烟袋”、“踱方步”的形象说法,特别强调指出,“上层机构要有人专心考虑大问题”,“我们要有这样的战略家”(《陈云文选》第3 卷,第310 页。),这样才能应对日益复杂、瞬息万变的国际国内形势和新的更加艰巨的任务。陈云认为,对于领导者特别是各个部门、各个地方的主要领导者来说,做好日常工作很重要,专心思考和研究战略性问题也很重要,而且更重要。越是责任大、任务重,越要从大的方面看问题,保持头脑清醒。他说过:一年只有365 天,如果领导者对所有来访者都会见,所有会议都参加,恐怕谁也受不了,也办不成大事。上层领导机构和领导班子成员,总要有些人,能够脱开日常事务,静下心来专门考虑大事。凡事预则立。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见事及时,从容应对前进道路上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和风险,立于不败之地。

陈云曾经戏说自己是管吃穿问题的。但他的思想决没有停留在日常的吃穿事务上。他有着战略家的素养和情结,总是看得更全面、长远、深刻,见人所不见,发人所未发。“文革”中,他早已靠边站,但他的思想并没有停下来,而是放眼全国,放眼世界,考虑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考虑资本主义的发展现状,考虑如何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大问题。1973 年,陈云恢复工作后,协助周恩来抓对外贸易。让所有人始料不及的是,他一工作就提出了要研究资本主义的问题,他说:“列宁讲过:到共产主义时代,会用金子修一些公共厕所。我看,现在离那个时代还很远。不研究资本主义,我们就要吃亏。不研究资本主义,就不要想在世界市场中占有我们应占的地位。”他说:“要研究包括像尼克松国情咨文那样的东西。过去没有参考资料,只有参考消息,但过去这方面的材料我是都要看的,重要地方还划圈圈。像康纳利、舒尔茨、德斯坦的讲话材料都要看,都要研究。”(《陈云文选》第3 卷,第218 页。)这一时期,国际金融领域发生了一个重大变化,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实行已达28 年的以美元为中心的旧国际货币体系开始解体。陈云敏锐地抓住这一问题,对美、日、英、西德、法各国1969 年至1973 年的货币发行量、外汇储备、黄金储备、世界黄金年产量、主要产金国黄金年产量,1969 到1973 年美、日、英、西德、法各国的钢铁机械和其他基本建设投资数量,美国1973 年对外贸易赤字等情况,一个一个进行具体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们的因应之策。像这样的例子,在陈云的政治生涯中还可以找到很多。

“无事则深忧,有事则不惧。”这是中国古代对杰出政治家的要求和赞誉。陈云正是这样的政治家。他平时能够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真正有事了能够勇敢地面对,拿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有了困难,有了重大问题,人们就想起了陈云。毛泽东说,国难思良将,家贫思贤妻,指的就是陈云。而陈云也总是不负众望,不计个人得失,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不是每一个政治家都具备这样的素养和风格,而具备这样素养和风格的政治家必定是一流的政治家,是真正让人佩服的政治家。

历史是粗线条的,年代越久远,线条越粗,到后来人们记得的可能就只剩下一些重要的节点了。有些历史人物看似重要,一时显贵,但在历史的重要节点上却看不到他的身影。有些历史人物却总是站在历史的拐弯处,向人们伸手示意,似乎在告诉人们,历史是怎样驻足,又是怎样在这里拐弯的。这样的历史人物总能被永久载入史册,长久留在人们的记忆中。陈云就是这样一位善于谋划战略问题,总是能够在关键时刻发挥关键作用的政治家。人们对他的记忆也格外深刻,格外长久。

第六,陈云是一位有着宽阔胸襟,讲党性、顾大局,不居功、不自傲,善于忍耐和等待的政治家。邓小平在考虑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时,曾经说过:“我们组成的这个新的领导机构,眼界要非常宽阔,胸襟要非常宽阔,这是对我们第三代领导人最根本的要求。”并强调:“最重要的问题是要胸襟开阔。”(《邓小平文选》第 3卷,第299、300页。)这不仅仅是对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要求,也是对所有无产阶级政治家的要求。陈云可以说是胸襟宽阔的典范。

古人说:“大事难事看担当,顺境逆境看襟度。”看一个人有没有胸襟,胸襟是不是宽阔,最重要的就是看他处于顺境和逆境的时候,特别是逆境的时候。

在顺境中,在做出成绩时,陈云不居功、不自傲。陈云是我们党资深的革命家和党的高级干部,新中国成立前就担任了中央政治局常委,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又成为中央五大书记之一,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但他做人非常低调,从不愿意宣传自己。他说过:对个人的功劳要有正确的看法,第一是人民的力量,第二是党的领导,第三才轮到个人。这样的次序是不能颠倒的。个人的作用是有限的,自己不要估计得太大了。任何人离开了人民,离开了党,一件事也做不出来,应该这样估计。我们是党员,在党的领导下,适合老百姓的要求,做了一点事,如此而已,一点不能骄傲。(参见《陈云文选》第 1卷,第 295—296页。)新中国成立初期,他坚持自己的工资应该比其他主要领导人低一级。他一直不主张宣传自己。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李先念提出他的名字排在陈云之后,但陈云坚持自己排在后面。

在逆境中,特别是受到不公正对待时,陈云从不消沉。他说过:“政治可以使我们放开眼界,放大胸襟,可以使我们去掉一些小气,少一些伤感。……我们是干人类解放的大事业的人,就算二十岁加入共产党,活到六十岁不过四十年,还要为一点小事情烦恼,不是太划不来了吗?”(《陈云文选》第 1卷,第 277—278页。)他总是忍辱负重,顾全大局,让他管事的时候,头脑不发热;不让他管事的时候,思想不消沉,绝无怨尤消极情绪,始终满怀革命的乐观主义。他对自己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从不议论,不为个人的得失而有丝毫烦恼。尽管有时真理在他一个人手里,但也不得理不饶人,而总是从别人的角度换位思考,交换、比较、反复,看到别人的长处,别人的好处,别人的道理。这样也使自己更加接近真理。当实践证明他是对的时,不去争论谁的过错,而是尽量想办法减少损失,纠正失误。

毛泽东曾说过:“忍耐最难,但作一个政治家,必须练习忍耐”。(《毛泽东文集》第 3卷,人民出版社 1996年版,第 127页。)毛泽东和邓小平都是善于忍耐和等待的政治家。陈云在这方面也是典范。从 20世纪50年代后期就受到错误批评,此后长达20年的时间里,他一直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但他总是顾全大局,维护党的团结,在忍耐中等待大部分人的觉悟,等待历史的转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倡领导干部“低调为人”,强调“不能居功自傲,更不能把成绩和贡献当作向组织讨价还价的资本”,强调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陈云在这方面为后人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第七,陈云是一位“算账派”政治家。陈云精于计算,算大账高瞻远瞩,算小账明察秋毫。他非常重视数量的含义和数字的变化,善于运用数字,观察事物,表达观点。他的讲话和著作区别于其他老一辈革命家、政治家的一个显著特色就是运用了大量的数据。他是我们党公认的不可多得的经济工作的卓越领导人,这与他重视数字,精于计算的风格是分不开的。 用数字,观察事物,表达观点。他的讲话和著作区别于其他老一辈革命家、政治家的一个显著特色就是运用了大量的数据。他是我们党公认的不可多得的经济工作的卓越领导人,这与他重视数字,精于计算的风格是分不开的。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他领导下,仅用几个月的时间,就结束了国民党政府长期的恶性通货膨胀,稳定了全国物价,被称为历史上的奇迹。当时,他对货币、税收、物资的流通数量进行了大量精心的计算,仔细地研究了全国和重点地区、大城市的市场供求关系,提出了每周每月调进调出粮食、棉花、棉布、煤炭等重要物资的调控数字,进行了大规模的调动,做到产供销基本平衡,使市场物价很快稳定下来。没有陈云精确的数据分析,做到这一点是不可想象的。

1962年经济困难时期,物价波动,难以控制。当时货币流通量已达到130亿元,陈云经过研究,认为社会必要货币流通量只需要70亿元。多出的60亿元怎么办?他提出了搞几种高价商品以回笼货币的办法。结果,只此一举,就回收60亿元,市场物价很快就稳定了。此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为人们津津乐道。

1973年7月14日,陈云指出:“目前我国外汇较多,存银行要吃亏,除购买我们生产所需要的物资外,可买些黄金。但买黄金要算算账,外汇存银行能有多少利息,存黄金要付出多少储存费,看看合不合算。请银行、财政部和外贸部一起开会研究。”当国际黄金价格上升到80美元1盎司时,陈云就提出买黄金。银行部门研究后认为,以外汇购买黄金利息损失较大,不合算。陈云经过计算后十分睿智地指出:“买黄金是为了保值,不是投机。买了以后,可不可以再卖出去?在需要付款的时候可以卖出去,这不是倒卖,而是为了支付。”(《陈云传》(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414页。)国务院最后采纳了陈云的建议,在国际市场购买了大量黄金,增加了国家的黄金储备。1972年,我国的黄金储备是900万盎司,1973年增加到1280万盎司,购入黄金380万盎司,黄金储备增长42.4%。而到1980年,黄金价格就达到了每盎司852美元。新增的黄金储备不仅使我国的外汇储备在国际经济波动中得以保值,还成为改革开放初期大规模引进技术设备的重要财源。

陈云经常说:“做经济工作要有战略眼光,要算大账。同时,也要算小账。”(《陈云文选》第3卷,第158页。) “钱是老百姓的,我们不能拿老百姓的钱开玩笑。”(《陈云文选》第2卷,第132页。)有人说他是算账派,他说,“我是算账派,脑子里有数目字”。(《陈云传》(下),第1792页。)算账派不一定是政治家,但政治家不能不算账。

当今世界已进入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要成为善于治国理政的政治家,更需要学习陈云的这一政治风格,重视数据,重视定量分析。

第八,陈云是一位稳当的政治家。毛泽东曾评价陈云这个人“比较稳当”,“稳当”这个词在陈云的文稿中也经常出现,很能反映他的风格。关于“稳当”他有很多名言,如:

“稳当一些,要多想一想,多请示一下。这样慢了一些,有点损失,但这比冒冒失失犯了错误,哪一样好?宁可稳当一些,不要冒冒失失。”(《陈云文集》第1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654页。)

“搞急了是要出毛病的。毛毛草草而发生错误和稳稳当当而慢一点相比较,我们宁可采取后者。尤其是处理全国经济问题,更须注意这点。”(《陈云文选》第2卷,第152页。)

“我们的工作部署,要反复考虑,看得很准,典型试验,逐步推广,稳扎稳打。慎重一点,看得准一点,解决得好一点,比轻举妄动、早动乱动好得多。困难时期只是着急,或者病急乱投医,不但无益,而且有害。”(《陈云文选》第3卷,第206页。)

“我们要改革,但是步子要稳。因为我们的改革,问题复杂,不能要求过急。改革固然要靠一定的理论研究、经济统计和经济预测,更重要的还是要从试点着手,随时总结经验, 也就是要‘摸着石头过河’。开始时步子要小,缓缓而行。”(《陈云文选》第3卷,第279页。)

陈云历来强调办事情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既要积极,又要稳妥。部署工作,他总要反复考虑,看准情况,经过典型试验,逐步推广,稳扎稳打。同时他也一再强调,工作中凡是看准了的,确实有效的办法,就要集中统一,全力以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在工作中特别是经济建设中发生的失误,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急躁冒进。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有些同志对改革和发展充满热情,但对其复杂性和艰巨性认识并不充分,也出现过急躁情绪。在当今中国,急躁也是许多问题的病根。

习近平同志至今记得他当县委书记时一位同事给他的临别赠言“关键时刻要戒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反复强调,治大国若烹小鲜。大国政贵有恒,不能朝令夕改,不要折腾。今天喊这个口号,明天换那个口号,这不行。这不叫新思路,而叫不稳当。他还说:“摸着石头过河,符合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过程,符合事物从量变到质变的辩证法。不能说改革开放初期要摸着石头过河,现在再摸着石头过河就不能提了。我们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失误,一旦出现就无可挽回、无法弥补。同时,又不能因此就什么都不动、什么也不改,那样就是僵化、封闭、保守。要采取试点探索、投石问路的方法,取得了经验,形成了共识,看得很准了,感觉到推开很稳当了,再推开,积小胜为大胜。”(《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年版,第35 页。)稳当,也是政治家必须学习的一种风格,是一个老练的政治家必备的素养。

陈云的政治风格包含了他的政治智慧、政治素养、政治实践和政治经验,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以上这些梳理和概括不一定全面和准确,但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思考。今年是陈云同志诞辰110周年,陈云离开我们也已经20年了。当今时代,新知识新事物层出不穷,有许多难题需要我们去破解,有许多挑战需要我们去战胜,有许多风险需要我们去应对。每位负责任有担当的政治家,都应注重从前人留下的思想宝库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珍贵滋养,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想大事,谋全局,如饥似渴地学习,毫不懈怠地实践,与时俱进地提高,更好地担当起应该担当的责任。

〔作者系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编审〕

来源:《党的文献》2015年增刊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张湘忆、谢磊)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陈云纪念馆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