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登高一呼,唤起民族自强不息的磅礴力量【2】

——透过抗战烽火感受中国共产党在民族觉醒中的历史担当与博大胸怀

2015年07月27日09:46   来源:解放军报

原标题:登高一呼,唤起民族自强不息的磅礴力量

“从来不投降的”共产党人,挺起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不屈脊梁

1937年的山西大地上,常常出现一个奇特的情景:一条大道,两支步履匆匆的军队向相反方向疾行。

一支军队装备精良却垂头丧气,另一支军队装备简陋却精神抖擞。前者是从前线败退下来的国民党军队,后者是奔赴前线准备与日军战斗的八路军。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慷慨赴难彰显民族大义。

云阳,陕西泾阳县的一个普通小镇。1937年9月6日,八路军总部在这里举行抗日誓师大会。在朱德带领下,官兵们高声宣读《八路军出师抗日誓词》:“为了民族,为了国家,为了同胞,为了子孙,我们只有抗战到底……”

在誓言中走上战场的八路军,首战平型关就歼灭日军劲旅坂垣师团1000余人,取得全面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个大胜利,一举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消息传出,举国欢庆。

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共产党率先高擎救亡图存的火炬,一直战斗在抗战最前列。

九一八事变后,共产党号召全国民众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并组织成立东北抗日联军,擎起与侵略者血战到底的大旗。一时间,白山黑水间到处活跃着抗联战士与日伪军浴血奋战的身影。长达14年的抗战中,在给予日伪军沉重打击的同时,无数抗联战士血洒疆场。

一场胜利,一场爱国热情的激发;一次牺牲,一次民族精神的唤醒。正如毛泽东所说,东三省的游击战争“给予整个我军和人民以精神上的良好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这种显而易见的影响,从长城内外到大江南北,从黄河之滨到珠江两岸不断发散……

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后,德国驻华大使陶德曼在中日之间“调停”。他在发给德国外交部的电报中,透露了蒋介石一番耐人寻味的话:“假如同意日本要求,中国政府会被舆论浪潮冲倒,会发生革命,唯一结果就是中国共产党会在中国占优势,这就意味着日本不可能与中国议和,因为共产党是从来不投降的。”

在这个国难当头、民族危亡的岁月,谁暗藏私心,仍幻想苟且偷生?谁担当民族大义,将血战到底?此番话语是极好的证明。

尽忠报国、宁死不屈的共产党人,挺起了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脊梁。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等众多优秀共产党员,为民族解放流尽最后一滴血。狼牙山巅,八路军五壮士为掩护主力转移,奋战到底,舍身跳崖;白洋淀畔,冀中军区第8军分区司令员孔庆同只身掩护战友撤退,身陷重围,毅然拉响手榴弹与敌同归于尽……

正是这群“从来不投降的”共产党人,以自己的政治主张、坚定意志、模范行动,唤起全民族的觉醒,引领夺取战争胜利的正确方向,成为名副其实的民族先锋。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姜萍萍、常雪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