⑦血色的荧屏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电影工作者利用电影独有的声色画面,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
1935年,由田汉、夏衍编剧的电影《风云儿女》拍摄完成,表现了全国人民一致要求抗日的强烈愿望,其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唱出了抗日救亡的民族最强音。
1938年,中国共产党创建了第一个电影机构——延安电影团,全名为八路军总政治部电影团。袁牧之和吴印咸带着从香港购得的全套16毫米电影器材和伊文思赠送的一架埃摩摄影机,摄制了《延安与八路军》《生产与战斗结合起来》《白求恩大夫》《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十月革命节》《边区生产展览会》《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等影片。
《延安与八路军》拍摄现场
《延安与八路军》由袁牧之导演,上映于1939年,忠实地纪录了延安与抗日根据地生气勃勃的面貌和八路军的战斗生活,歌颂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根据地军民英勇抗战的光辉战绩,形象地表现了“天下人心归延安”的主题。《生产与战斗结合起来》,又名《南泥湾》,拍摄于1942至1943年,纪录了三五九旅指战员以饱满的革命热情,克服重重困难开荒种地、挖窑洞、盖房子、养猪放羊、纺线织布、土法造纸,把南泥湾变成了塞北江南的真实情景,并且保存了毛主席为影片书写“自己动手、丰衣足食”题词时的珍贵镜头。
![]() | ![]() |
相关专题 |
· 热点·视点·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