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抗战英雄谱:忘身而战【5】

扶满 谷延飞 闫荣琦 等

2015年08月28日14:06   来源:解放军报

原标题:抗战英雄谱:忘身而战

战史简介

正面战场抗战

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侵华日军在重点对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进行“治安战”的同时,对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实行旨在削弱有生力量、巩固占领区的“短促突击作战”。

1939年3月17日,日军第11军以4个师团12万人的兵力,发起进攻南昌的战役,至5月9日结束。南昌失陷,第29军军长陈安宝以身殉国。5月,日军第11军以3个师团、1个骑兵旅团共10万余人的兵力,实施了旨在打击长江以北中国第5战区部队的随枣战役,至5月24日双方恢复战前态势。9月,日军第11军以10万余人的兵力,发动了第一次长沙战役,旨在打击湘北和赣北地区的中国第9战区部队。

1939年底至1940年初,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发动的冬季攻势和对南宁昆仑关的反攻,给日军以较大打击。1940年5月,日军第11军以20余万人的兵力实施枣宜战役,打击中国第5战区主力并占领宜昌。激战中,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在宜城东北地区遭到日军围攻,于5月16日在南瓜店壮烈殉国。

1941年3月15日至4月2日,中国军队取得上高大捷,毙伤日军1.5万余人。5月,日军华北方面军以10余万人进攻中条山地区。驻守中条山地区的中国第1战区部队近18万人,由于执行“反共”“限共”政策,对日军疏于防守,迅速被日军分割、包围和“梳篦扫荡”。至5月28日战役结束时,中国第1战区部队伤亡、被俘7.7万余人。9月28日,日军发动了第二次长沙战役,中国第6战区以约15个师的优势兵力向宜昌发动猛攻,歼灭日军近7000人,宜昌作战是1941年正面战场唯一主动发起的进攻战役。1941年12月23日至1942年1月15日,中国军队取得第三次长沙战役的胜利,引起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响。

1942年,日军发动了浙赣战役,这次作战让日军伤亡1.7万余人。1943年,日军对中国正面战场发动了鄂西、常德等较大规模的进攻战役,但遭到中国军队的有力抗击。常德战役,中国军队共毙伤日军2万余人。

1944年,日军发动了以打通大陆交通线为目的的豫湘桂作战,国民党军以惨败而告终,损失近60万人,丢失大小城市146座、空军基地7个、飞机场36个,丧失国土20多万平方公里,使6000万同胞陷于日军的铁蹄之下。

豫湘桂作战结束后,侵华日军于1945年3月至4月接连向豫西、鄂北和湘西地区发动进攻,国民党广大爱国官兵进行了英勇抗战。他们在豫西、鄂北地区抗击日军的进攻,歼灭日军1.5万余人,在湘西地区,与来犯日军展开激战,毙伤日军2.4万余人,并乘侵占广西的日军收缩撤退之机尾追而进,至8月中旬将桂柳地区全部收复。8月15日,日本天皇以广播《终战诏书》的形式,向公众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正面战场的对日作战行动也宣告结束。

(彭玉龙)

(《解放军报》2015年08月28日 09版)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常雪梅、程宏毅)
相关专题
· 专题资料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