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胡耀邦与“垦荒精神”

胡新民

2015年10月19日08:23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党史文汇》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2015年11月20日,是胡耀邦诞辰100周年。胡耀邦是中国共产党的卓越领导人,也是中国共青团的卓越领导人。1950年至1966年胡耀邦先后任团中央书记(一把手)、第一书记,他在共青团中央任职期间,始终把握共青团是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这个根本,先后大规模地在团员青年中成功开展了以共产主义精神为主导的各项活动,其中,他倡导的“垦荒精神”,贯穿了他的一生。

1964年6月27日,毛泽东、周恩来在胡耀邦的陪同下出席共青团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

北京青年志愿垦荒队的总领队

1954年,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面临着农业落后、城市青年就业难等社会问题。当年5月24日,中共中央批转了教育部《关于解决高中和初中毕业生学习与从事生产劳动问题的报告》。该报告明确指出,高中和初中毕业生继续升学的是一小部分,大部分将上山下乡从事生产劳动。这就是我国最早的关于知青上山下乡的设想。

此年4月,团中央代表团访问苏联时了解到,苏联在1954年大规模垦荒运动中,以城市青年为主体,两年里一共动员了27万城市青年移民垦荒,既解决了粮食短缺问题,又解决了城市青年就业问题。代表团回国后,将这一情况向党中央作了汇报,同时提出《关于响应党的号召,组织青年参加开垦荒地的几项意见》。这个意见得到党中央和毛泽东的赞同。

当时的青年们身上蕴藏着极大的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后来担任第一支北京志愿青年垦荒队队长的杨华回忆,1954年秋天,时任北京石景山区西黄村乡乡长的他出席北京市第四次农村工作会议,了解到“农业发展赶不上人民和国家对于农产品的需要”,“农业生产落后,已耕地面积不足”的情况。“大家在讨论时非常热烈,我的心里像着了一盆火,毅然提出远征垦荒的请求。”

1955年6月的一天,《中国青年报》编辑舒学恩和石景山区委秘书周全把正在锄地的杨华叫到区里,告诉他,胡耀邦要组织一支远征青年垦荒队,到边疆去开垦荒地,现在正物色发起人,问他愿不愿意去。杨华立即回答愿意去,并说“国家培养我入党入团当干部,党的需要我责无旁贷,垦荒发起人算我一个,没有任何条件”。

8月5日,杨华联系到其他4名青年作为垦荒发起人。8月12日晚,他们一行5人来到位于王府井富强胡同的胡耀邦家。他们汇报了组织垦荒队的三条原则,胡耀邦一边听一边夸奖。胡耀邦问,你们准备需要多少人啊?回答说先组织60人进去打个家底,以后需要再陆续去。胡耀邦表示同意,并当即说:“我就是你们的总领队,有什么困难随时可以来找我。出发时,我去给你们送行。”

8月30日,在北京工人俱乐部礼堂,团中央、北京团市委组织各界团员、青年1500余人为志愿垦荒队举行隆重的欢送大会。胡耀邦作了题为《向荒地进军》的振奋人心的讲话。随后情绪激昂地说:同志们,因为你们这种志愿垦荒的行为是爱国行为,团中央决定授予你们一面北京市青年志愿垦荒队的旗帜。这面旗帜代表了全国一亿两千万青年对你们的希望,请你们不要玷污了这面旗帜。祝你们高举着这面旗帜英勇地前进!

垦荒队到达黑龙江萝北县后,于9月10日,在一处荒地上举行开荒仪式。这里从此成为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起始地。全国志愿垦荒青年都向往这块圣地,有些青年甚至写血书要求加入。天津女子第三中学在读的沈华珍和纪根健在1955年未能被批准参加垦荒队。第二年夏天毕业时,两人迫切提出申请,团市委不批,两人就直接把申请递到团中央。胡耀邦亲自批准了两人的申请。据统计,从1955年8月到1956年9月,全国共有16个省市的20万名青年志愿参加了各地的垦荒队。

1955年9月17日下午,杨华和副队长庞淑英应邀到达北京参加第一次全国青年积极分子代表大会。胡耀邦在会场后台会见了他们。听取了简短的汇报后,胡耀邦要杨、庞两人先不忙着开会,而是立即到每一位垦荒队员家走访,看望队员的父母,3天以后再回来继续开会。在这次会议上,杨华和庞淑英被授予“积极分子”称号,周恩来在设宴招待全体代表时特意向他俩敬酒。会议结束时,胡耀邦又一次向代表们强调向荒原进军的重要性,指出它的方向是正确的。

1956年春节到来之前,胡耀邦给远离家乡的北京青年垦荒队员们写了一封慰问信,这封信使全体队员倍受鼓舞。他们提出“春节不休息,大干三天”的口号,后来大家利用这三天完成了一项运输木材的任务。

1956年5月4日,位于黑龙江的北京青年集体农庄建立,杨华任农庄主席。

6月8日,胡耀邦来到北京青年集体农庄。正在犁地的队员欣喜若狂:“我们非常想念您,想早点见到您。”胡耀邦也说:“我也非常想念你们,北京人民也在关心着你们。”胡耀邦在听完杨华等人的汇报后,转达了团中央和全国青年对垦荒队员的关怀,用他惯有的风度,打着手势说:“看到你们的成就,看到你们的精神面貌,很高兴。你们给全国青年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毛主席、周总理对你们很关心,没有时间来看你们,让我代表他们向你们问好!”胡耀邦的话顿时被热烈的掌声淹没。稍后,他接着说:“北大荒是个好地方,三江平原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大有发展前途。开发建设北大荒这个历史重担,要由我们青年一代来挑起,这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希望你们多开荒,多打粮,多出人才。”他勉励大家:“要向困难做斗争,千万不能向困难低头,不应该退却,而要向困难冲锋。”吃饭时,他看到队员正就着炒黄豆吃苞米面饼子,动情地说:“你们很苦,也很光荣,我们整个国家都很困难,你们要烧砖烧瓦,盖砖瓦房,要种水稻,改善生活,这一代人肩上的担子很重啊!”

1957年3月,杨华到北京参加共青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受到了胡耀邦的接见。胡耀邦听到杨华汇报说垦荒队员的第二代就要出生时非常高兴,叮嘱道:“回去向大家讲,一定要坚持住,会成功的,要用‘忍耐、学习、团结、斗争’这八个字克服一切困难,为后代做好事,坚决不做坏事。千万千万!”

1958年5月,一部分解放军转业官兵和一部分下放锻炼的“右派分子”来到萝北,同年9月,垦荒队作为一个分场与他们合并成立了国营农场。1960年9月,分场党委按照胡耀邦的要求,把这段时间的情况向团中央作了汇报。

10月4日,胡耀邦在回信中说,你们完成了一个极其光荣、有贡献的五年计划。我希望你们再做第二个五年计划,向更光荣、更有贡献的目标前进!信中还讲到:“29位同志结婚了,添了31位小垦荒队员也很值得庆贺。我希望没有结婚而应该结婚的同志们都配起对来,在一起生活了几年,同过患难,同过甘苦,这样结合的夫妇是政治高尚的比翼鸟。”

胡耀邦在信的最后说:“没有什么东西送你们。出版机关多给了我两本《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现在分一本给你们。一本对300多人的队伍来说太少,但是这很有意义,意义就在于它是毛主席对你们当然也是对我们全国人民最好最有用的教育。我想你们那里不一定能够买到。我建议你们轮流阅读,也下个决心在今年年底把它读完。”

1968年6月,东北农恳总局被撤销,组建生产建设兵团,北京垦荒队所在的农场改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二师十四团。1969年初,杨华担任了十四团十七连指导员。

1973年2月,全国知青座谈会在北京西郊宾馆召开,杨华作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他已经多年没有见到他尊敬的“总领队”了,想在开会间隙去看望。会后,他打听到胡耀邦赋闲在家。没想到一见面胡耀邦就不停地问:“你们垦荒队留在北大荒的还有多少人?多少耕地?情况到底怎么样了?”杨华一一如实回答。胡耀邦特别入神地听着。听到北京垦荒队员没有开小差的,胡耀邦风趣地说:“是吗?这就好!我还以为就剩下你杨华一个人了呢!”他开心地笑起来。

斗转星移。改革开放后,北大荒的农垦事业迎来了一个发展的新时期。进入1984年,北京垦荒队开始准备第二年纪念垦荒30周年的活动。

1984年1月,北京垦荒队写信给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汇报了纪念计划。2月1日,胡耀邦批示:“兆国、锦涛、延东同志:请记住,他们明年八月三十日的垦荒三十周年纪念活动,请你们筹备一点礼物送给他们,到时候提醒我给他们题几句话,表示一点心意,但绝不能接受他们送来的任何礼物,请你们先向他们打个招呼。”

1985年5月1日,杨华等5人作为老垦荒队员代表应邀出席“全国新长征突击手表彰大会”。会上,胡耀邦一眼就认出了杨华,他走近问道:“你们农场现在还有多少人?”杨华回答有2万多人。胡耀邦风趣地说:“呦,2万人,你当一个纵队司令啦!”听到这话,大家都笑了起来。

在中央书记处会议室,胡耀邦和老垦荒队员、新长征突击手围坐在一起,进行座谈。胡耀邦说,今天在座的是老中青三代人。我算老的,杨华你去北大荒时只有23岁,今年是53岁,你们这代垦荒队员算是中年,其他同志是青年。这三代人的青年时代处于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老一代人的青年时期是处于创建新中国的开拓时期、播种时期;第二代人的青年时期是处于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开拓时期、垦荒时期;你们80年代的青年正处于建设四化的奋斗时期。不管哪一个时期,不论是革命还是建设,很大的成功因素是靠青年。青年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军、生力军,我们寄希望于青年。

胡耀邦还满怀深情地说道:“我在1955年欢送北京垦荒队出发时的讲话瞿希贤同志给谱了曲,歌名叫《向困难进军》,我们要重新唱起曾经唱响的向困难进军的歌。50年代青年垦荒队所点燃的艰苦奋斗的火把是不应熄灭的!”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杨翼、谢磊)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