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国民党曾悬赏万元通缉他

王浩

2015年12月02日14:16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红岩春秋》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1949年1月8日深夜,隆冬时节的四川营山天寒地冻、寒风凛冽。

此时的国民党营山县政府内灯火通明,重庆绥靖公署二处行动组组长漆玉麟毫无睡意。他的手下在当天下午将国民党悬赏万元通缉的共产党要犯“李道行”成功逮捕,现正押往县政府。想到一大把奖金就要到手了,漆玉麟欣喜若狂。殊不知,一场意外打碎了他的黄粱美梦,押送途中,当经过仙女寺河边时,“李道行”以解小便为由,从两丈多高的石崖上跳下去……

“李道行”到底何许人也?国民党为什么要悬赏万元通缉他?他从石崖跳下去后又发生了什么呢?

领导学运被学校开除

王敏

1937年,16岁的王敏考进梁山中学,学校的校长和一些骨干教师、学生都是共产党员。在学校浓厚的进步氛围中,王敏于1938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风雨欲来风满楼。1939年上半年,四川省教育厅派督学视察梁山中学时,发现有学生偷看《大众哲学》《辩证唯物论》等进步书刊,还在学校办公室里发现了《新华日报》《群众》周刊等。督学大发雷霆,指责校长陈绍虞说:“你包庇共产党!梁山中学被赤化了,你办的什么学校?要撤你的职……”

1939年下半年,四川省政府派特务刘樊到梁山中学接任校长。刘樊到校后,立即解聘了全部进步教师,导致学校无法正常行课。学生和学校的矛盾不断加剧。

鉴于梁山中学新校长压制进步力量的严峻形势,地下党组织决定“继续放手发动学生,利用合法形式,进行合法斗争,赶走刘樊”,同时决定整个行动由县委书记犹凤歧领导,王敏负责指挥。

王敏随即召开了党支部会和党团员骨干会,进行动员和部署工作。在策略上,坚持动员的对象以毕业班为主,并提出“我们要读书,要上课”的口号,向学校提出恢复上课的合理要求。

与此同时,刘樊早已发觉校内情况不对,立即电告县政府求援。几天后,国民党县党部书记丁廷侠、委员蒋佛散等人来到学校,名为给学生“上课”,实则是来镇压学校的进步力量。情况突变,党组织决定将“赶走刘樊”的计划提前。

第二天早饭后,各班代表齐集学校办公室,质问校长何时恢复上课。刘樊蛮横地回答:“你们要上课,就自己去找县长。”王敏立即提出要求:“你说让我们去找县长,我们可以去,但你必须跟我们一起去。”同学们一呼百应:“对!大家一起去!”“请校长跟我们一起去!”刘樊自知说漏了嘴,但面对众多愤怒的学生,只好答应大家的要求。

面对县长时,王敏首先站出来,代表同学们陈述:“我们这些青年学生到学校里是来读书的,没想到校长如此不讲道理,几周以来,他解聘了一批教师后,一直不再聘请教师给我们上课,他让我们自己来找县长解决此事,我们只好同他一道来了。现在请县长给我们派老师,让我们能尽快恢复课程,并让刘樊滚出学校。”

县长见事不妙,急于脱身,便满口答应。平时作威作福的刘樊,此时面色铁青,好似丧家之犬,急匆匆地从人群中挤出,一溜烟似地逃跑了,从此再没敢到学校来。

驱赶特务校长刘樊的斗争取得了胜利,国民党县府却以“扰乱抗战”的罪名将王敏开除。

辗转多地播撒革命火种

离开梁山中学后,王敏开始辗转川东各地开展革命工作。7年路途,他几经风雨,掀起几多波澜——

1939年冬,党组织派他驻大竹县地下党交通站,负责重庆与大竹党组织的联系工作。

1940年初,因党内出现叛徒,他先后到达县、重庆等地以教师身份为掩护从事革命工作。

1944年,他在重庆鹅公岩的一个小学任教,因当地党组织被破坏,失去了与组织的联系。后来通过龚慧良、金堤等同志的帮助,他来到陶行知兴办的育才学校工作,并经南方局青年组组长刘光审查,于1944年底恢复了组织关系。

1945年4月,中共四川省委决定组织“五一”工作组,由王敏任组长,秦禄廷任副组长,王家兹为组员,在川鄂边区创建革命根据地,为打游击作准备。在忠县,工作组召开会议,决定王敏去丰都县江池小学任教,领导丰都县的江池乡、五龙乡,石柱县的大柏乡、三星乡等地区的工作。会议结束后,王敏立即投入工作,他开办农民识字班,给群众讲时事,教大家唱革命歌曲,深入群众、发动群众,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1947年3月,中共四川省委派王敏到川东的梁山、大竹、垫江、达县等县工作,此时他已化名为“李道行”。路过垫江时,他看到垫江城中心“合作金库”阁楼上悬挂大幅反动标语:“共匪老巢延安,三月十八日为我军占领。”当晚,他立即组织垫江女子中学的张秋军、杨炯明等人撕毁了这幅反动标语,并组织当地的农民武装积极开展斗争。

把刚出生的孩子送人抚养

1947年10月,达县南岳场乡公所门口。乡丁拦住一个面容清瘦,头戴礼帽商人模样的人问:“干什么?”商人从容答道:“邓乡长是我老同学,我来做点纸生意,特来拜访。”

乡丁听说是乡长的老同学,不敢怠慢,立即前去汇报。不一会儿,邓乡长走了出来。“老同学,别来无恙!”商人抢先招呼。邓乡长一见商人,脸上立刻露出笑容,“托福,还算过得去,什么风把你吹来了?”说着,便把商人领进屋里。

原来,这个化妆成“商人”的人正是川东地工委第一工委委员王敏,而邓乡长则是中共南岳特支书记邓兴丰,他在南岳以乡长身份作掩护从事地下革命工作。当晚,两人交换了情报。从此,王敏便以纸商的身份为掩护,往来于梁山、达县、大竹等县的交界地开展革命工作。

他发展新党员,建立达县山后区区委、梁山虎南区区委;他以邓兴丰的南岳乡自卫队为基础,组建武装部队第13支队;他从重庆秘密运来一些造枪工具,在虎城乡(今属四川省广安市)李大荣家里,建立地下兵工厂,为游击队制造枪支、子弹和修理枪械;他多次与号称“山霸王”的地头蛇邓如璋谈判,争取他做共产党的同盟力量。邓如璋曾一度采取中立态度,使地下党领导的游击武装欧君良部能够在吉星乡(今属四川省大竹县)一带积极活动;孟浩然是一个受国民党当局排斥的川军师长,对国民党非常不满。王敏抓住机会给孟浩然作思想工作,使地下党的工作得到孟的支持。为表诚意,孟浩然还送给王敏一箱子弹;他积极发动群众,组织农民武装。在地下工作受到邻水县护邻乡参议员包志明监视的危急时刻,地下党员陈子侠及时在包志明的情妇陈礼和的房间内将他击毙。为了掩人耳目,王敏制造出“嫖儿客包志明,一命归了阴……陈家要雪耻,要报仇”的舆论,同时到《大竹三日刊》邵启群同志处,共同写了题为《“情杀耶,仇杀乎?”——包志明遭狙击》的稿子发表在报纸上。第二天,城里城外、山前山后,人们争相传阅着这则风流轶闻。

1948年夏,王敏经组织安排到营山县任特支书记。刚到营山不久,王敏、周兰若夫妇的孩子出生了。王敏面临着艰巨的革命工作任务和襁褓中的孩子的两难选择。最后,在民主人士李子麟的建议下,王敏夫妇将舐犊之情埋在心底,把孩子送给黄渡乡参议员王守怀抚养。在极其险恶的环境里,王守怀将孩子视如己出,直到营山解放后,周兰若才把孩子接走。

推荐阅读


盘点: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的四个经典外交瞬间

刘少奇外交相册:出访期间与国外领导人珍贵合影(组图)

1943年周恩来三次机智化解胡宗南灌酒

谁的临终遗言让聂荣臻潸然泪下

盘点开国元帅原名:朱德三易其名 徐向前原名取自《易经》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张玉、谢磊)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