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景钧
胡耀邦题词
1985年6月华罗庚访问日本,6月12日下午他在东京大学演讲的题目就是《数学的理论、应用与普及》,从他在上世纪50年代写作的三本书讲起,一直讲到80年代把数学应用于宏观、优化、经济的理论,每一个时代又分为理论和普及两部分。
很不幸,就在他这次讲演即将结束时,他突然倒在讲台上,经多方紧急抢救无效,于当晚10时9分因患急性心肌梗塞去世,终年74岁。
华罗庚逝世后,他的家乡江苏省金坛市金坛中学的段校长到民盟找到我,说华老的母校金坛中学为了纪念这位卓越的数学家,决定将金坛中学改名为华罗庚中学,想请胡耀邦同志题写校名,问我有没有办法。我说试试看。同时,民盟宣传部也在编辑一本《华罗庚诗文选》的书,以表示对华老的纪念,也想请胡耀邦同志题写书名。我把这两件事向当时担任中共中央统战部秘书长的胡德平同志作了汇报(他又是我在北大的同学),希望能帮助一下,并将有关资料送给了他。
胡德平同志十分认真地考虑了我们的要求,将我写的信和数据送给了中办。一个星期后,我就收到了中办寄来的胡耀邦同志题写的两张条幅,一张是“华罗庚中学”,一张是“华罗庚诗文选”。我高兴极了,没有想到这件事能办得如此迅速和顺利,心中十分感动于胡耀邦同志与华罗庚先生的“肝胆相照”情谊。
《华罗庚诗文选》一书已于1986年由全国政协文史出版社出版,金坛中学也于华罗庚先生逝世一周年之际更名为华罗庚中学。
今年是胡耀邦同志百年诞辰,华罗庚先生也已离开我们整整30周年。但是胡耀邦同志题写的“华罗庚中学”五个苍劲有力的金色大字,至今仍然镌刻在江苏金坛华罗庚中学的大门上端,每天从校门进进出出的年轻学子总会凝视着这五个大字,内心涌现出对这两位老爷爷的崇高敬意:一位是中国共产党的杰出领导人,一位是中国的杰出科学家。
他们是推心置腹的知己,是莫逆之交,是一对“肝胆相照”的好朋友。
(本文作者系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曾任民盟中央宣传部长,曾协助华罗庚先生工作。本文曾在《群言》杂志发表过,本报刊用时有删节。文中胡耀邦致华罗庚信曾在作者为《嘹望》周刊1984年第15期撰写的文章中全文引用。)
推荐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