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朱克靖:一颗为民心,万古终不泯

叶介甫

2016年01月18日13:23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华魂》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朱克靖,1895年10月29日生于湖南省醴陵县北乡株树下村。14岁时,考入醴陵县城的中学堂,后考取北京大学,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冬,受中共北方区委的选派赴苏学习。1924年春入俄罗斯东方大学。北伐战争中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南昌起义时任第九军党代表。抗日战争时期,先后任新四军政治部顾问、战地服务团团长,苏中三分区专员,浙西行政公署主任。解放战争初期,任新四军秘书长、山东野战军联络部部长。因叛徒出卖,在全国革命即将胜利的前夜壮烈牺牲。今年是朱克靖诞辰120周年,谨以此文纪念这位伟大的革命先烈。

投入大革命的洪流

参加“八一”南昌起义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伊始,国共合作,在广州成立国民政府和国民革命军。中共中央急需军事人才,在苏联学习的朱克靖奉令回国,于1925年7月到广州,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军政治部主任。

第三军是由滇军改编的,军长朱培德,这支部队成分复杂,军阀习气浓厚,战斗力不强。因此,改造旧军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在听取了周恩来、陈延年关于第三军情况的详细介绍之后,朱克靖带领一批年轻的共产党员赴任。他首先建立了一支强有力的政治工作队伍,改变部队的精神面貌,并按照国共两党的协定,在军、师两级设置政治部,向各团、各营派遣了政治指导员。接着,他又倡议开办第三军军官学校,向中、下级军官灌输革命思想。学校由朱培德兼校长,朱克靖兼党代表,熊式辉任教育长。朱克靖亲自给官兵上课,教唱《国际歌》,讲授“国民革命和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等专题,激励部队的爱国热情。经过短期政治教育,提倡官兵平等,废除打骂制度,逐渐扭转了部队的封建陋习,启迪了民主之风,有效地促进了第三军的改造,增强了部队的纪律性和战斗力。

这年10月,当国民革命军主力第二次出师东征军阀陈炯明时,第三军负责拱卫广州。盘踞在南路、海南一带的军阀邓本殷部队,依仗英帝国主义的支持,乘虚进犯西江,直扑江门,危及广州安全。广东国民政府急调第三军及第四军的第十师前往拒敌。由朱培德、朱克靖和第四军第十师师长陈铭枢及随军的苏联顾问马嘉利组成南征指挥部。在出师南征途中,朱克靖一面协助朱培德指挥部队进剿,一面沿途开展政治宣传。军队所到之处,他都要领着政治工作人员召开群众大会,发表演说,宣传国共合作的共同纲领,号召工农团结起来,同仇敌忾,打倒帝国主义及其走狗,谋求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由于我党发动工农群众支前,第三军士气倍增。从10月29日至1926年2月,南征胜利结束。

正当革命力量蓬勃发展时,国民党右派兴风作浪,掀起一股反共逆流。1926年3月,蒋介石制造“中山舰事件”,排挤共产党人。此时,第三军正在粤北的英德前线与北洋军阀的部队对阵,留守广州的第三军军官学校,在教育长熊式辉的指挥下,助纣为虐,极力配合蒋介石反共。消息传到英德前线,朱克靖极为愤怒,要求军长朱培德处分熊式辉。朱培德囿于私交,一再为熊式辉开脱,但朱克靖据理力争,毫不妥协,迫使朱培德下令撤销熊式辉的教育长职务,并对被他迫害打击的工作人员进行了慰问。通过这一斗争,制止了蒋介石挑起的反共事端在第三军蔓延。

“中山舰事件”暴露了蒋介石的狼子野心,同时也加剧了蒋介石与地方实力派的争夺。朱克靖深知朱培德平日对蒋介石独揽大权不满,经与周恩来等商量,决定利用矛盾,广泛开展上层统一战线工作,使各派系军阀互相遏制。于是,朱克靖说服朱培德,劝其出面联合由地方实力派掌握的第二、四、五、六军,向蒋介石的不轨行为提出了抗议。蒋介石见众怒难犯,不得不有所收敛,不敢把事态继续扩大下去。这件事,朱克靖曾受到中共两广区委和苏联顾问的肯定。

1927年7月,国民革命军从广州出师北伐,兵分两路。朱克靖所在的第三军,是东路军的左翼,沿北江进发,第一仗攻下乐昌,进入湖南境内,很顺利地到达醴陵。

部队稍经休整,即向江西进发,一鼓作气攻下萍乡。在攻打南昌战役中,第三军负责夺取南昌郊外的牛行车站。朱培德指挥部队强攻,北洋军阀孙传芳的四个混成旅严密防守,双方激战三昼夜,伤亡各半。朱培德在强敌面前,已一筹莫展,只得撤回兵力。当时,有些旧军官以为是溃败,竟临阵逃脱,引起了部队极大混乱。朱培德见状不妙,赶紧骑着高头大马前往弹压,也收不住阵脚。危急之中,朱克靖率领一批政治工作人员赶到了,他们出现在前沿阵地上,一面组织后续部队抵挡敌军的反攻,一面整理撤下来的部队继续投入战斗,终于避免了一场不堪设想的损失。事后,朱培德很感激地夸奖朱克靖及他领导的政治工作人员说:“别看我手下这些军官都已身经百战了,可是真刀真枪拼起来,倒不如你带领的那班青年学生。”北伐军胜利夺取了上海、南京等大城市。

帝国主义者看到北洋军阀失败,赶紧在革命内部寻找新的代理人,扶植蒋介石出来篡夺北伐战争的胜利果实。围绕着广东国民政府迁都之争,驻守江西的第三军军长朱培德举棋不定。在此情况下,朱克靖广泛开展统一战线工作,推动朱培德与武汉革命政府的合作。1927年3月6日,蒋介石指使爪牙暗杀了江西省总工会副委员长陈赞贤,隔了10天,又派兵解散了拥护孙中山三大政策的国民党南昌市党部,解散了江西省学联、封闭了国民党左派的《贯彻日报》;紧接着,还捣毁了九江市党部和市总工会。为了把蒋介石的势力从江西驱逐出去,制止时局逆转,3月29日,朱克靖从武汉邀来国民革命军代理政治部主任郭沫若,到江西争取朱培德反蒋。

经朱克靖、郭沫若的说服,朱培德明确表示倾向武汉革命政府,从而,制止了蒋介石向西发展的野心。武汉革命政府的力量,随即从两湖发展到江西。接着,武汉革命政府于4月4日任命朱培德为江西省政府主席,朱克靖为省政府秘书长,使江西成为反蒋的前沿阵地。

当时,朱克靖两个在家乡务农的哥哥,闻知他做了大官,赶来南昌想谋个差事,都被朱克靖打发回去了。但是,他对革命同志却尽力推荐,如第三军军官教导团团长朱德,经他推荐,担任了南昌市公安局局长,方志敏等一批共产党员,在他的支持下,也在南昌公开发展工农革命群众团体。4月间,朱德率第三军军官教导团和工人纠察队攻入被反动分子把持的国民党江西省党部,逮捕了反革命分子多人,并举行群众大会公审。旋即,江西省党部改组,由方志敏主持工作。江西重新出现的大好形势,与朱克靖开展统一战线工作的努力密不可分。

不久,蒋介石在上海制造“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公开背叛革命,并调兵遣将,准备进攻江西,进而夺取武汉。他为了拉拢朱培德,许以高官厚禄。朱培德是个见利忘义的军阀,在蒋介石软硬兼施的诱迫下,公开倒向南京政府。6月5日,朱培德撕下了假左派的面具,玩弄起“礼送共产党人出境”的鬼把戏,把第三军的政治工作人员赶出江西。朱克靖也受到排挤。这天,朱培德特意邀朱克靖聊天,酒过三巡,便以“私交”劝朱克靖“脱离武汉政府”,“投靠蒋总司令”。朱克靖勃然立起,正色说道:“我不投降,你反水要考虑后果!”弄得朱培德只得双手拱了一拱,半天才说出一句“后会有期”的话来。

许多共产党员在撤离江西时,途中遭到亲蒋分子的杀害,朱克靖知道朱培德心怀叵测,为防万一,他派人将妻子肖仲之经九江送往武汉,然后自己化装成一个货郎,绕道湖南去武汉,向党中央汇报江西的情况。

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也公开背叛了孙中山所决定的国共合作政策和反帝反封建纲领,宁汉合流,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进行大屠杀。为力挽狂澜,中共中央决定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方针,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并且秘密派熟知情况的朱克靖回南昌,策动第三军旧部参加起义。朱克靖到南昌后先找到了朱德,在第三军军官教导团和南昌市公安局内部埋下了革命的火种。

8月1日,党举行了震撼全国的“南昌起义”。第三军军官教导团的1000多名官兵,也在朱克靖和朱德的率领下投入了起义的洪流,里应外合,攻下了南昌市公安局。起义胜利后,部队编为3个军,朱克靖被任命为第九军党代表,该军军长韦杆(未到职),副军长朱德。不久,起义部队撤离南昌,沿闽赣边南下;10月,在广东潮汕地区被国民党重兵包围,损失惨重。朱克靖突出重围、与党组织失去了联系,孑然一身,开始了10年颠沛流离的生活。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张玉、谢磊)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