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长山列岛之战:人民解放军首次渡海作战始末【2】

何立波

2016年01月28日13:29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长山列岛战役充分展现了许世友的指挥才能

根据中央军委和华东军区首长的指示,山东军区加紧了战前准备。为便于统一指挥,1949年7月12日,山东军区作出具体部署,派山东军区第一副司令员许世友、参谋处长刘云鹏和政治部秘书长孙晓风等到达黄县县城,组成“长山岛战役前方指挥部”,许世友任总指挥。随后,前方指挥部由黄县迁往蓬莱城南司家庄村。同日,北海专署成立了“解放长山岛北海区支前指挥部”,负责供给、粮务、民工、船务、收俘等支援工作。18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成立了“长山岛战役支前办事处”,由胶东行署副主任刘仲益任主任。办事处下设船务、粮秣、财政等科及潍县办事处,并在蓬莱县的刘家旺、栾家口、蓬莱县城设立转运站。

为解放长山列岛,山东解放区各级党政军组织在战前发布了一系列指示和命令。烟台市沿海各县,按照胶东区党委的部署在船只、船工、水手、粮秣等物资方面都做好了充分准备。

对这次渡海作战,许世友慎之又慎。在战前准备阶段,他亲临前沿察看地形,了解敌情;找到当地渔民和支前民工,详细询问潮汐海流和气象,就连船工掌舵、摇橹、拨缆、掌帆等技术,他都要研究明白。他还经常和指战员们一起摆沙盘,设敌阵,研究如何泅渡、抢滩登陆炸敌舰、抢救落水人员等细节,甚至对敌占岛屿沿岸的礁石、港湾等,都做到了如指掌。他依靠集体的力量和智慧,制订出“隐蔽接敌,强攻登陆,逐岛攻击稳步推进”的作战方案,受到中央军委的肯定。

许世友十分清楚,海战不同于陆战,如果没有足够的渡海运输工具、技术娴熟的船工和熟悉海岛地形的向导,陆战部队再强大也完不成任务。为此,他组建了“解放长山岛支前委员会和支前指挥部”,在烟台、蓬莱等沿海地区共征集汽船53只、木帆船600余只,船工2500余名,还选配了近百名熟悉地形、岛情和富有经验的党员、干部、民兵为参战部队当向导。

经过周密的计划,许世友将渡海攻岛的时间定在7月31日。为使战前准备更加充分,许世友的指挥所推移至前沿,组织参战部队抓紧时间进行战前训练和渡海演习。

用木帆船进行渡海登岛作战,对于惯于陆地作战的部队来说,的确不是一件容易事。指战员中绝大多数都是生平第一次见到大海,不习水性,不识海情。不少干部战士刚一上船,就感到头晕目眩,呕吐不止。困难归困难,广大指战员们却立下了定将长山列岛征服的决心,一场空前的战前练兵热潮在蓬莱阁下掀起。时值盛夏,骄阳如火,海滩上热浪翻滚,炎热异常。气温高,广大指战员的练兵热情却更高。

许世友率先垂范,几乎每天都到海边,对气象、水文、潮汐及长山列岛敌人的阵地等情况进行反复观察,周密思考对敌方案;并对部队的练兵情况进行认真检查,精心指导,每一个环节都不放过。与此同时,师旅团各级领导也都一门心思扑在渡海准备上,甚至吃饭时也把碗当船,筷子当帆,饭桌当大海,讨论船队的队形编排和对付敌舰的措施。

海战困难很多,但广大指战员都在积极谋划,以求找到解决方法。在解决晕船问题上,有的部队总结出了五多五少:即白天、风大、海边、吃饱饭、心情不好等情况下晕船的多;夜里、风小、海里、吃半饱、心情舒畅时晕船的少,并据此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而在船只的编排上,采取按先大船后小船的顺序编队。有风时,大船跑得快,可以拖上小船;无风时,小船可以用人工划,由后卫变先锋。同时,在船队开进时,采取四路船队齐头并进,从而形成较强的攻击力量,有利于一举突破敌人的防线。

7月16日,前方指挥部召开参战部队师团营三级干部会议,分析敌我双方形势,研究制订作战方案。会议确定长山岛战役分两步进行:第一步以华东野战军第二十四军七十二师2个团和炮团三连先攻下长山岛,然后占领北长山岛;以警备第四旅2个营和山炮、迫击炮各1个连占领大小黑山岛和庙岛;以警备第五旅2个连占领大小竹山岛,以此为依托,保障主攻部队的右翼安全。第二步,依托已占领的岛屿,攻占北部的5个岛屿。榴炮团2个营集中使用,配置在蓬莱阁左右,东至抹直口西至西庄一带,掩护攻击部队登陆;警备第四旅8门榴炮配于蓬莱城西黑峰台左右,警备第五旅3门榴炮配于刘家旺风台山,负责封锁珍珠门、庙岛湾以及大小竹山岛以南海面,截击敌舰。会后,参战部队立即进入阵地,炮兵将大炮拉到蓬莱阁西的老柏山上,登陆部队进入演练场地。

7月19日,山东军区下达《长山岛战役政治动员令》。《动员令》指出:长山岛是敌人在山东最后残存的孤立据点,国民党残敌盘踞岛上,封锁我渤海湾,扰乱我东北、华东海上运输,四处抢掠,威胁我海外贸易。要求全体指战员、水手、民工,明确认识此次战役的重大意义,坚决执行中央军委、华东军区命令,发扬各自为战的独胆英雄主义,克服困难,打破敌人封锁,彻底消灭残敌,解放长山列岛。

到7月中旬,我主攻部队已进入阵地,炮兵各部也已做好射击准备,在几十公里的海岸线上,集结的大批战船正严阵以待。7月20日下午,许世友命令进行一次强大的试炮射击。沿岸所有的大炮一齐怒吼,炮弹倾泻在敌军占据的岛屿上,打得守敌乱作一团。

天有不测风云。7月26日,就在总攻的前夕,一场罕见的12级偏北大风刮来,顿时风雨雷电交加,我军准备参战的几百只木帆船几乎全被巨浪抛上了海滩。风后的海岸线上,到处都是破损不堪的船只,这场台风有弊也有利,它给我军攻岛作战增大了难度,但是也让岛上国民党守军产生了侥幸心理,造成了其守备上的思想麻痹和松懈。

在认真听取了沿海灾情的汇报后,许世友果断决定:“我们要坚决地打!船坏了算什么,可以再修,我们决心不变,到时就发起攻击!”于是,一个新的作战补救计划在各级实施展开。各参战部队和民工根据上级指挥部的时限要求,打响了一场争分夺秒的抢修船只战斗。经过我参战军民5昼夜的连续奋战,被损坏的船只全部修好。同时,山东军区又从烟台、龙口一带调来补充船只200余艘。至8月9日,被台风破坏了的海上输送能力得以恢复,攻岛作战准备工作一切就绪,我军总攻的时机已经成熟。

天公不作美,渡海途中东南风停了

8月11日晚8时许,随着许世友一声令下,第二十四军第七十二师在刘家旺,警四旅在栾家口,警五旅在解宋营沿海一线的渔港,开始登船起渡,向长山列岛发起了全面攻击。

担任主攻任务的第七十二师强大船队,分成左、中、右3个攻击方向,浩浩荡荡地扬帆疾进。在中路,第二一四团副团长袁捷、参谋长计文增率领第一梯队一、二营的4支船队,犹如4条巨龙,行驶在辽阔的海面上。借着月色,指挥船上的袁捷同一位船工攀谈起来:“这风向、这水流,能否按时到达南长山岛?”船工答道:“今晚顺风顺水,如果不出意外,用不了3个小时准能到。”然而,天公不作美,船队只行驶了十来里,东南风便渐渐地停了,行船速度随之缓慢下来。船行八面风,无风船难行。一位船工叹道:“东南风停吹船速慢,等会儿落潮海水倒流,就更开不动了。”

这一下可难倒了全体将士,因为离南长山岛还有约25公里的距离,这该怎么办呢?指挥船上,袁捷、计文增等人更是焦急万分。他们简单商议了一下,命令前面的大船落帆,小船变后卫为先锋;两侧火力队加强巡逻,严密监视敌人的军舰。

半小时后,海水果然开始倒流。船队的时速不足千米,船与船之间距离渐渐拉大,队形也开始乱了,如果这时来了敌舰,后果不堪设想。

此时,设于黑风台以东小台山的山东军区前方指挥部里,气氛也相当紧张。七十二师师长康林、政委张闯初已经将前线情况向许世友作了报告。许世友站在作战地图前,皱着眉头思考着。不知不觉,已经10点了,一轮明月也已升上天空,可是还没有前方的消息。许世友吩咐:“问问袁捷,他们能不能按时到达南长山?”康林拿起无线电送话器呼叫:“袁老板,袁老板,我是康老板,你们现在情况怎样,货物能否按时送到?”很快,袁捷的回答传了过来:“康老板,康老板,我是袁老板,现在仍是上坡路,小车推不动,走不快。”

接着,康林又用暗语以命令的语气要求部队无论如何也要按时到达。听了这一命令,袁捷顿感似有千钧重担压在肩。他思索着,继续前进的话,按眼下的速度原计划已不能实施,并且将面临巨大的困难和危险;但如果半途而废撤回去,如何面对满怀希望的胶东父老?那还算什么主力部队!他认为,尽管前途困难重重,也要胆大心细,一往直前!他把自己的想法跟参谋长等人一说,大伙都觉得应该继续前进,想尽一切办法去争取胜利。

接着,袁捷又向一位老船工请教:“大叔,您看这东南风会不会再刮起来?水流有没有可能改变呀?”老船工屏息凝神地向四周观察了一会儿,然后蛮有把握地说:“据我看,下半夜有可能再刮东南风,万一风不来,一点钟开始涨大潮,海水会向西流……”

老船工的预测,使袁捷下了决心。他打开无线电送话器,向康林报告道:“康老板,康老板,我是袁老板,我们保证将货送到!”他这一席话,使岸上指挥部里的首长们长吁了一口气。为了加速前进,船工们甩开膀子奋力摇橹;战士们也用铁锹、木板作浆用力划着。午夜过后,海潮上涨,水流转向,东南风也刮了起来。袁捷立即命令船队全速前进。第一梯队所有船只鼓起风帆,百船争渡。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张玉、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