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现代化”:历史演进、概念体系与语义用法【2】

——以党的文献为中心的文本分析

方涛罗平汉

2016年02月03日15:29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二、“现代化”的概念体系

字面上看,党的文献中,“现代化”的概念非常多,从横向维度把握“现代化”概念的逻辑结构,可以发现,党的文献中“现代化”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顶层设计层面的“现代化”

现代化,既是一个发展过程,也是一个发展目标,是实现人类自由和全面发展不可逾越的一个阶段。中国共产党选择的是走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国家现代化。“中国搞现代化,只能靠社会主义。”(《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29页。)社会主义规定了中国现代化的本质属性和根本方向。相应地,中国共产党在国家现代化的顶层设计上提出了一系列概念。

一是在目标指向上,明确提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早在1954年9月23日,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提出,“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工业国家”。(《周恩来选集》下卷,第132页。)1957年8月4日,周恩来在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召开的民族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使用了“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国家”这一提法。(参见《周恩来选集》下卷,第248页。)1964年12月,毛泽东对周恩来准备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稿作了修改,强调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强国”。(《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849页。)1981年6月27日,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明确使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提法。(《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49.10—1966.5)》第1册,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57页。)此后,党的文献中坚持了这一用法,并在具体内容上不断丰富,即从党的十三大提出的“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发展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二是在工作任务上,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现代化,是一个过程,需要推进各个方面的工作。在党的文献中,“建设”与“事业”通常用来表述某项任务,如“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等。“现代化建设”早在1954年就用于军队建设。邓小平在1978年3月18日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和1978年12月13日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中都使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提法。这一提法还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交替使用。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就用了“现代化事业”的提法。1980年2月29日,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公报明确使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概念。

三是在具体路径上,明确提出要走“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世界现代化的历史表明,不同国家、地区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有其特殊性,没有绝对统一的模式。中国是在十分复杂的条件下启动现代化的,在经过艰难的探索、挫折后才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历史经验证明,中国的现代化必须走自己的路,照抄照搬没有出路。改革开放后,邓小平等领导人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明确提出要“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3页。)党的文献中使用过“军队现代化建设之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等用法。同时,“现代化道路”还用于某个具体领域,如“农业现代化道路”“中国特色的农村现代化道路”等。

(二)国防方面的“现代化”

1840年后,中国经历了100多年的国土沦丧和列强欺凌,使得国防现代化在中国现代化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作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领导者,中国共产党敏锐地认识到军队和国防现代化的重要性,这是启动经济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这一历史条件,使得党的文献中关于国防方面的“现代化”概念不仅出现得早,而且使用频率高,用法广泛。除了“现代化的国防”“国防现代化”“军队现代化”宏观提法外,还有“现代化的军事工业”“现代

化的机械兵团”“现代化装备”“现代化的国防骨干”“现代化的战争”“现代化的陆军”“现代化的海军技术”等具体用法。

(三)经济层面的“现代化”

从本义上看,现代化核心的部分是工业化,推动经济增长。党的文献中除了“经济现代化”“现代化经济”等用法外,还有“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交通运输业现代化”“现代化的企业”“现代化大生产”“现代化大农场”“住宅产业现代化”“金融服务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城市现代化建设”等,涉及到国家的各个产业、经济活动和地域等。

(四)社会、科学、文化、政治等领域的现代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各个领域的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共对现代化的认识也更加丰富。在社会现代化方面,除了“现代化社会”的用法外,还有“教育现代化”“体育现代化”“中医药现代化”等。在科学文化层面,除了“科学文化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等用法外,还有“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现代化通讯手段”等。值得注意的是,党的文献中还出现了与政治领域一起连用的概念,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党的现代化思想的重大发展。

以上是党的文献中出现的“现代化”相关概念的大概分类。这表明:第一,“现代化”的使用非常广泛,不限于某一个层次和某一个领域,而是用于各个层次和各个领域;第二,“现代化”的使用不是随意化的,是有体系的;第三,顶层设计层面的“现代化”与社会主义结合起来使用,规定了中国现代化的基本方向。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张玉、赵晶)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