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现代化”:历史演进、概念体系与语义用法【3】

——以党的文献为中心的文本分析

方涛罗平汉

2016年02月03日15:29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三、“现代化”的语义用法

在对“现代化”进行纵向和横向的用法进行全面考察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分析“现代化”语义上的用法,可以发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现代化”的词性差异

从词性看,“现代化”在党的文献中主要有三种用法:一是作为形容词使用,指实现了现代化的意思,相对传统、落后而言,近似于“先进”“发达”。此种用法最多,如“现代化工业”“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等。二是作为动词使用,是指从传统(或落后)向现代转变的过程和任务。如“国防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现代化”等。这一用法比较贴近历史学关于现代化的定义。三是作为名词使用,意指具有现代化特征的某种状态,作为一个目标,如“农业的现代化”“国防的现代化”等。这三种词性用法上的差异,构成了中国共产党推进国家发展的总体战略,即既把现代化作为目标和任务,又作为实现民族复兴、走向共产主义的路径。

(二)“现代化”的逻辑层次

从“现代化”使用的逻辑层次看,可分为三个:在宏观层次上,和社会主义、国家、事业、建设、道路等词连用,如“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等,这一层次概念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强调“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在中观层次上,和经济、社会、科学文化、国防等连用,如“经济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等。在微观层次上,和具体的事物连用,如“现代化的工厂”“现代化兵种”等。历史地看,“现代化”最初在微观层次用得多,后来扩展到中观层次和宏观层次,然后又从宏观层次扩展到各个领域,总体呈现先“由小到大”再“由大及小”的特点。从逻辑上看,层次越微观,涉及的面越小,特指的越具体;层次越宏观,涉及的面越广,涵盖的领域越多。从领域上看,“现代化”最初用于国防、经济领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扩展到政治、社会等各个领域,呈现内涵不断发散的特点。

(三)“现代化”的生成路径

作为记录和反映中国共产党思想的载体,党的文献中各种有关“现代化”的概念,与中国共产党在特定历史时期面临的任务有关。从“现代化”开始大量出现在党的文献的1938年看,正值全面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战胜敌人,因而提出了与“国防现代化”相关的一系列概念。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面临着恢复生产、发展工业的任务,因而在经济领域提出了一系列与“现代化”相关的概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现代化”的用法逐渐扩展到各个领域。党的十八大召开后,党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面临更为明确的目标,更为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因而提出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也就是说,“现代化”的相关概念并不是凭空产生的,是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发展阶段面临重大任务的反映,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推进现代化的方略。

综上所述,通过纵向和横向考察党的文献中“现代化”的各种用法,并对其进行文本分析,可以看出党的现代化思想的历史脉络和丰富内容,亦可窥见中国共产党推进国家现代化的基本方略。“现代化”是一个开放、动态的概念,各个时期都有不同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党的文献必将呈现出关于“现代化”更多、更丰富、更精彩的图景,这将为国家现代化的进程提供有力的指导,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也将越走越宽广。

〔作者方涛,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博士生;罗平汉,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教授,北京100091〕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张玉、赵晶)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