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新民
不能防治污染“还怎么能称得上是社会主义国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带来的问题也相当沉重。就经济建设的成绩单而言,我们可以告慰周恩来。但撇开社会方面,例如社会风气、干群关系不谈,就环境方面而言,则距离周恩来的愿望还有相当大的距离。
著名作家巴金在1960年专程造访了在解放前称之为“死城”的云南个旧。他惊喜地发现,昔日的“死城”已经成了一个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崭新城市。但是,今天的个旧却因无序开发,导致资源过早枯竭,生态严重恶化。
深受忽视环保之害的远不止个旧这样的偏远小城镇,生活在共和国心脏的北京人也饱受雾霾之害。据统计,全球每年因大气污染导致感染肺部疾病并死亡的人数已经超过了300万。多达76%的中国人认定空气污染是个严重问题,甚至是“十分严重问题”。
在改革开放“啃硬骨头”的今天,回顾周恩来坚持执政为民,带头倡导并亲自指导环境保护的事迹,应该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对于环境保护问题,周恩来的高瞻远瞩之处是把这个问题和共产党的执政为民联系了起来,堪称经典。他说:“我们一定要重视环境保护问题,我们是工业化刚刚起步的一个国家,我们不能走工业发达国家的一些老路,避免出现西方一些工业发达国家环境污染的情况,如果做不到这一点,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怎么体现出来?还怎么能称得上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应该从建设一开始,从产品的选择、厂址的选择、技术设备的选择等开始,就要注意环境保护的要求,要考虑到建起来之后,对环境不要造成什么大的污染和破坏。我们搞建设,一定要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子孙后代,不要做对不起子孙后代的事情。”
中国的环保事业是在周恩来等老一辈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视下开展起来的。20世纪60年代末,西方发达国家的环境公害事件不断发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也引起了周恩来的重视。他注意到了国内的不甚乐观的环保形势:由于在经济建设中强调数量忽视质量,片面追求产值,在取得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导致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因此,必须把环保工作尽快提上议事日程。
1969年6月26日,周恩来在与卫生部军管人员谈话中指出:毛主席讲“预防为主”,要包括空气和水;如果污水、污气解决了,人民的身体健康了,就什么财富都可以创造,这是最大的财富。据统计,从1969年到l974年,周恩来先后就环境保护作过31次讲话。在这些讲话中,他告诫要吸取伦敦烟雾的教训,不能再走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老路,等造成祸害后再去消除。他提出要搞综合利用,要请教工人,发动群众,抓出样板,大家来学,等等。
1972年2月,在周恩来的支持下,我国应邀参加了联合国第一次环境会议。1973年8月5日至20日,在他的指导下,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9月8日,他邀集国家计委和各省、市、自治区负责人召开会议,再次强调要治理工业“三废”问题。随后,我国第一批关于环保的法规陆续出台,各省环保机构陆续设立。1974年10月,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环保机构———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正式成立,标志着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开始步入正轨。
周恩来在环保事业上的前瞻性,充分说明他的每个愿望都是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落实到人民的福祉上。今日中国对他最好的纪念,就是举国上下继续努力奋斗,尽快实现他所有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