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90年前重庆地方党团创建纪事

简 奕

2016年03月04日14:05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红岩春秋》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四川早期社会主义青年团创始人之一王右木和马克思读书会的部分成员合影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件,是中国近代社会矛盾及人民革命斗争深入发展的必然结果。1926年2月中共重庆地方执行委员会的成立,是四川地区社会矛盾和人民斗争发展的必然产物,实现了党对全川革命斗争的统一领导,也掀开了重庆历史崭新的一页。为纪念中共重庆地委成立90周年,本刊特推出系列特稿,以缅怀革命先辈、感悟创业艰辛。

1921年7月,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中国共产党诞生了。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僻处西南的重庆,开始有了一些共产党员的分散活动。但是,重庆的建党活动,却是从团组织的创建开始的。在党组织建立以前,团组织长时间代党工作,发挥党的作用。其间,重庆团组织开展国共合作,领导重庆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推动工人运动、农民运动、青年运动、妇女运动,掀起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运动,并在大革命运动的高潮中开始了在重庆的普遍建党,最终迎来中共重庆地方党组织的创建。

在历史大潮中应运而生

历来被世人称作“天府之国”的四川,僻处内陆,交通闭塞,长期处于封闭型的自给自足小农经济和割据型的封建军阀统治之下,在进入近代以后,政治经济的发展都较沿海缓慢。因此,无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始,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发展,乃至建党建团,四川都相对落后。

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在这场规模空前的爱国运动中,四川人民不居人后。有关五四运动的详细报道在5月16日传到四川后,学生们立即奋起响应,以成渝两地为中心,在全川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爱国运动。在五四运动后的短短两三年中,四川人民还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包括四川自治运动、争取教育经费独立运动、重庆裁兵运动等一系列以反对军阀专制,争取民主政治为主要形式的斗争中,展开了以拯救中华为目的的伟大探索。

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在重庆蓬勃发展,社会上的文化思潮空前活跃。1924年出版的《重庆商务日报十周年纪念刊》这样描述道:“当此人心激昂,举国骚动的时候,四川的新闻界,以及一般舆论,也就非常感动鼓午起来,如服了兴奋剂一般,一变以前沉默态度,而为一种热烈奋发的样子;与各省取一致,以学生为后盾、攻击政府之外交政治,反对日本之侵略行为;提倡文化,鼓吹自治,高唱民权。……四川当时新出的日报、月刊、季刊、杂志、不定期刊……等出版物,也就风起云涌的出现了。”

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马克思主义在四川的广泛传播,为建团奠定了思想、组织基础。马克思主义在四川的传播主要有3种途径:

一是当时川内川外的各种新刊物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920年以前,四川青年对马克思主义的零星了解,主要还是通过《新青年》一类的进步刊物来获得。1920年以后,各种宣传新文化、介绍新思想的刊物在四川纷纷创办,外地的各种新文化刊物也通过各种途径相继涌入四川,“四川人人羡慕新思想,容纳新思想,要算二十二行省中第一。就以各种出版物说,如《新青年》《新潮》《新中国》《每周评论》,四川一省的总数都占外省的第一位”。新文化刊物在四川的大量涌现和对各种社会主义思潮的广泛传播,都为广大青年知识分子寻找认识和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是先进分子出川带回革命真理。那时的四川人民,特别是知识青年寻求真理的愿望非常迫切,不少人选择外出探索:清末民初留学日本的四川青年就有两三千人;1919年初至1920年的留法勤工俭学热潮中,我国共有1579名爱国青年赴法国勤工俭学,四川有名在册的有472人,居全国之冠。他们中的先进分子回川的同时,也带回了科学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留在外地的也通过信函往来传播新思想新文化。王右木是四川举起共产主义旗帜的第一人,他留学日本时曾广泛接触各种社会主义学说,回国后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开始转向社会主义。1920年暑假,王右木到上海考察,会见了陈独秀等人,了解到中国共产党发起到成立及上海开展工人运动的情况。1921年春,王右木在四川首建马克思读书会。他以成都高等师范学校为阵地,创办《人声》报,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团结了一批先进知识分子;从俄国归来的王维舟也在家乡宣汉县进行马克思主义宣传活动,创办学校,培养革命人才;吴玉章在成都高等师范学校任校长期间,在校内培养革命力量,组织学生传播革命思想,在他周围团结了从日本归国的杨闇公等一批革命青年。

三是具有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人物纷纷来川活动。从1921年下半年开始,恽代英、邓中夏、黄日葵、萧楚女等早期共产党的活动家、宣传理论家先后来四川活动,促进了共产主义的传播,为四川早期共产主义运动培养了一大批革命的种子。1921年夏,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成员邓中夏、黄日葵应邀来重庆参加“暑期讲演会”进行讲学,在重庆青年学生中激起了强烈的反响。讲学会结束后,邓中夏留在重庆,领导了四川省第二女子师范学校学生反对封建教育的“择师运动”,到10月,才返回北京;1921年10月恽代英应少年中国学会会员陈愚生之聘,从武汉到四川泸县川南师范任教,在他的培养和影响下,川南师范学生于1922年5月5日马克思诞辰日成立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922年,萧楚女来到四川,先后在重庆、万县(今重庆市万州区)等地开展革命活动,并担任《新蜀报》主笔,经常撰写引导青年革命的文章,积极从事青年运动。

通过种种渠道,马克思主义在四川广泛传播开来。站在时代前列的先进分子在探索中确定了自己的方向,选择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他们自觉地运用初步掌握的革命理论开展各项活动,积极投入和领导工人运动和四川人民的革命斗争,建立了重庆及四川各地的社会主义青年团。

社会主义青年团重庆地方团的创建

先建立共产党组织,再在党组织的领导和帮助下建立团的组织,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建立地方组织的普遍规律。但重庆的情况却较为特殊,是党员先建立团的地方组织,且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是团组织“以团代党”,发挥领导作用,然后在此基础上建立党的地方组织。

1922年4月,共产党员唐伯焜受中共中央负责人陈独秀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委托,回到重庆,在重庆联中任教员并负责主持和联络筹建地方青年团组织。他与此前回渝的共产党员周钦岳一起,联络各界进步青年如董宝琪、李光斗、李守白等10余人。10月9日夜,唐伯焜、周钦岳、董宝琪、李光斗、李守白等人在重庆正式成立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重庆地方执行委员会。重庆地方团成立时,共有团员10人,书记周钦岳。但是,当时在重庆地方团真正起主导作用的是唐伯焜。

会后,重庆地方团立即向团中央报告成立情况,并请求中央执行委员会从速予以正式承认,建议团中央与地方之间应该密切联系,注意加强各地方团之间的团结;同时,还决定立即着手组织成立劳动组合书记部、马克思学术研究会和民权运动大同盟重庆支部等组织,以便更好地加强对工人运动的指导和更广泛深入地宣传马克思主义,扩大其在重庆地区的影响。当月30日,团中央承认了重庆地方团的成立,此后,又陆续承认了成都和泸县地方团的成立。

重庆团组织是四川地区最早成立的为团中央所承认的正式团组织。重庆地方团成立后,重庆其他地区也陆续开始了建团活动。1924年6月,在成都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的邹进贤回到綦江开展革命活动,发展团员,于1925年1月建立了綦江第一个青年团支部;1924年9月,童庸生发展鞠雪芹等人入团,建立了涪陵团支部,隶属重庆地方团。1925年1月,团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改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重庆地方团也随之更名。2月,重庆地方团派南川籍团员张嘉铭回县开展团务,吸收汪石冥、张庚白、谈如渊为团员,并组建由张庚白任书记的共青团南川支部。到1925年春季,重庆地方团除了在市区的川东师范学校、四川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巴县师范学校、巴县中学、《新蜀报》等设有支部外,还先后在江北县(今重庆市渝北区)、巴县(今重庆市巴南区)永兴场等地建立起了团的支部组织。

随着重庆地方团和各地区社会主义青年团的相继成立,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宣传和共产主义运动在重庆地区已发展到一个崭新阶段。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杨翼、谢磊)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