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东方红”拖拉机的故事【2】

石耘

2016年03月24日08:21   来源:人民政协报

原标题:“东方红”拖拉机的故事

  建厂

  洛阳涧西沸腾起来了

  在选择厂址的同时,中国第一拖拉机制造厂的建厂筹备工作也在加紧进行。

  根据一机部的指示,1953年7月12日成立了中国一拖筹备处。8月1日,一机部向国家计委呈报《国营拖拉机制造厂计划任务书》。开始为了保密,对外代号就叫081厂,一拖筹备处也就叫081筹备处。11月28日,国家计委予以批复,确定一拖制造54型拖拉机。1954年2月,开始勘察设计,进行地形测绘、地质钻探等工作。7月,经中共河南省委批准,成立中国第一拖拉机制造厂党委。

  10月4日,筹备处副主任杨立功作为总定货人代表,在莫斯科与苏联正式签订《拖拉机厂初步设计审批议定书》。11月12日,一机部根据周总理的提名电示任命了杨立功为一拖的厂长。至同年底,厂筹备处根据对80多个城市、100多个村镇的调查,分别整理出了设计需要的各种资料。

  一拖的设计规模是年产54型履带式拖拉机1.5万台。早在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准决定在洛阳建厂后,在1954年的上半年就开始了建厂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根据当时建筑工程部的统一安排,从全国各地选调最精良的建设队伍,齐聚洛阳进行施工,建设大军高峰时多达两万多人,整个洛阳涧西都沸腾起来了,工地上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1954年8月,成立了铸造、发动机等14个生产车间筹备组,同时调整增设了职能管理部门,加强了基本建设管理机构。

  1955年10月1日,在洛阳涧河西部,举行了隆重的一拖建厂开工典礼,洛阳市各界7万多人参加大会,由河南省副省长邢肇棠剪彩,他又和一机部汽车局局长张逢时等进行破土仪式,埋设奠基纪念牌。

  从此,中国一拖便全面迅速地进入了第一期工程建设时期。

  投产

  新中国的第一台拖拉机提前一年生产出来

  中国第一拖拉机制造厂建厂的消息很快就随新华社的电波传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工厂先后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2600多封慰问信。与此同时,各种支援的物资也源源不断地从四面八方运来:黑龙江桦川县一个村庄的农民把节省的1000多斤大米千里迢迢送到工地;河南南阳地区的群众把28吨炭一捆一捆地从山上背下来,送到工地以解燃眉之急;江苏徐州地区无偿地送来了1万多吨耐火土和大量砖石块;全国成千上万的“红领巾”把捡拾废物换来的零钱寄到工厂……

  一拖建设中发生的许多事情,都成了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历史上划时代的重大事件。1958年初,毛泽东再次做出指示:拖拉机式样和性能一定要适应我国的气候和地形,一定要综合利用,其成本一定要尽可能地降低。

  正是在这一年里,一拖的设备安装进入高潮,一年内就安装了全厂60%的设备,部分设备已开始调试生产。6月20日,铸铁车间冲天炉炼出第一炉铁水,7月8日,生产出第一台燃油泵,7月13日生产出第一台柴油发动机,7月20日,新中国第一台枚红色的“东方红”54型履带式拖拉机生产出来了。

  据老工人回忆,当时他们在第一辆东方红拖拉机车头上挂上毛主席头像,把这辆拖拉机打扮得像新娘子一样,戴上大红花,车身上挂满彩绸。敲着锣舞着旗,欢天喜地地跟在拖拉机的后面“隆隆隆……”地开出了一拖厂区大门。新中国的建设英才们,从祖国的四面八方云集到洛阳,在当时那样艰苦的建设环境和生活条件下,他们以百倍的努力和千倍的勇气,硬是把新中国的第一台拖拉机提前一年生产了出来,创造出了农机建设史上的佳话。

  验收

  周恩来对“中国第一”寄予厚望

  1959年9月,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指示,成立了中国第一拖拉机制造厂第一期工程国家验收委员会,由中共河南省委第一书记吴芝圃任主任,农机部副部长黎玉、一机部副部长白坚等任副主任。

  据《涧西文史资料》记载,1959年10月12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视察一拖,他看到中国人建造起的这艘“航空母舰”,亲切而又语重心长地对工人师傅们说:“你们要记着,你们是‘中国第一’啊!要出‘中国第一’的产品,出‘中国第一’的人才,创造‘中国第一’的业绩!”

  10月26日,周恩来总理又在农业机械部部长陈正人《关于举行一拖落成典礼的报告》上做出重要批示:“请谭(即谭震林)副总理主持剪彩典礼。”10月31日,国家验收委员会举行了工程验收鉴定书签字仪式,认定全部工程合格,完全符合设计标准。

  1959年11月1日,在厂大门前的广场上,隆重举行了中国第一拖拉机制造厂落成典礼大会。会上,国务院副总理谭震林宣布:“我国农民早已盼望着的‘耕田不用牛’的伟大时代已经开始来到了。”

  谢觉哉以极其兴奋的心情在大会上当场吟诗六首,热烈祝贺第一拖拉机制造厂的诞生。全诗以“五亿农民齐拍掌”为总标题,其中第一首写道:“五亿农民要机械,眼睛望着你们厂。快速生产‘东方红’,五亿农民齐拍掌。”

  一拖第一期工程按苏联专家设计建设,于1964年底全部建成,并全面达到了原设计的生产能力,工厂建设总投资累计完成了3.5亿多元。在那个年代,东方红拖拉机完成了全国机耕地60%以上的耕作任务,一度成为中国农业机械化的代名词。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杨翼、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