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遵义城下洒热血 红军山上翠柏青

——中央红军长征中牺牲的职务最高将领、红三军团参谋长邓萍轶闻

张小灵

2016年07月20日08:14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福建党史月刊》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1957年夏,邓萍遗骸在遵义城北松子坎罗家坟山被找到时的情景。

邓萍,1908年出生于四川省富顺县。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参与领导了平江起义,任中共红军第五军委员会书记和红五军参谋长。1930年任红三军团参谋长,参加了长沙战役和中央革命根据地历次反“围剿”作战和长征。1935年2月27日,在第二次攻打遵义城的战斗中,亲临前沿侦察敌情,不幸光荣牺牲。邓萍是中央红军长征中牺牲的职务最高的将领。

三军倚马哭奇男

1935年2月23日,中革军委电令红三军团必须在当月底前重占遵义。27日,红三军团在董公寺、高坪、大桥等地击溃黔军第六、第十五、第九团的拦阻。在遵义城西北的石子铺等地,又将黔军第一、第五、第八团击溃,逼进遵义城下。

为了迅速拿下遵义城,红三军团参谋长邓萍主动要求随担任前卫任务的红十一团行动。27日下午,红军不顾疲劳,奋力发起攻城战斗。在指挥战斗时,邓萍连连高呼:“同志们冲啊!追啊!追到遵义去,活捉王家烈!”在他的带领下,红军势如破竹,一鼓作气抢占了遵义新城。当日黄昏,邓萍率十一团政委张爱萍、参谋长兰国清,在当地农民刘绍、蒋致才的带路引导下,到遵义老城北门外拱安关斜对面、湘江河东岸的土埂边侦察老城的敌情。

在对地形进行分析后,邓萍命令张爱萍派一个营从河的跳墩上过去,沿着小坡接近城墙。张爱萍便让兰国清调第三营上来。在第三营还未赶到时,张爱萍建议先派侦察排过河在老城通向新城的大桥边警戒。邓萍点头同意。侦察排的战士机警灵活地从小河的跳墩上过了河,到达指定位置后,很快构筑了一条简易掩体。不一会儿,第三营也顺利过了河,摸到了城墙下。

突然,邓萍从望远镜里发现有战士在爬城,便问张爱萍:“哪个叫他们去爬城的,第一个是哪个?”张爱萍回答:“没有哪个要他们去爬城,真槽糕!那个爬城的是蔡爱卿同志,第七连的指导员。这家伙胆子大得很,打仗很勇敢,每次都冲在前面。”“他们又一个个地爬出来了”,兰国清说。邓萍把望远镜挂在胸前,稍微把身子露出了一些,对张爱萍、兰国清说道:“你们把任务讲清楚没有?第三营一定把任务弄错了。”

这时,天快黑了。邓萍又举起望远镜观察第三营的行动,接着命令说:“第三营与侦察排都在现在的位置不动,今天晚上就从那里爬城。军团决定今晚攻城。你们先钳制住守城之敌,待军团主力到达后,发起总攻。一定要在明天拂晓前拿下遵义。”

与此同时,一个小战士跑来向张爱萍报告:“报告政委,营长说,是两层城墙。我们三营爬进去了一连多人,又出来了。”邓萍问:“你是谁?”“我是三营通讯员”。邓萍说:“告诉你们营长,队伍不要撤回来,把这信带去就行了。”兰国清补充说:“准备今晚爬城啊。”“是”。通讯员行了个军礼,飞奔而去。

邓萍一边观察敌情,一边又叮嘱张爱萍说:“情况紧急,明天增援遵义的敌人薛岳部就可能赶到……”他的话还没说完,一颗突然飞来的子弹击中了他的头部,他头一歪,倒在张爱萍的右臂上,殷红的鲜血喷溅在张爱萍的袖子和衣襟上。当张爱萍扶起邓萍的时候,发现他已经停止了呼吸。这年,邓萍年仅27岁。

随即,张爱萍用电话悲伤地向军团长彭德怀报告了这一不幸消息:“邓参谋长牺牲了。我们一起在前线观察,……是九响枪子弹打中的,从前额打进从后脑出来,血流得很多,我的手臂都染红了。……现在已送往军团指挥部。政治处已作了解释和宣传,口号是坚决夺取遵义城来纪念邓萍参谋长,指战员的情绪都很高。”

听筒另一边先是沉默,紧接着是撕心裂肺之声。1979年6月,时任遵义会议纪念馆资料组组长、后来长期担任遵义会议纪念馆主持工作的副馆长、全国知名的遵义会议史实研究专家费侃如在北京访问了张爱萍。当张爱萍谈到这里时,眼眶湿润了。他回忆道,他深切地感受到彭军团长的心是在为失去自己出色的参谋长,也是为红军失去栋梁之才在滴血。

邓萍牺牲后,他的遗体被安放在一块背风的洼地里,一盏风雨灯挂在一棵小树上,发出昏黄的光。当晚见到邓萍遗体时,彭德怀已是泪流满面。彭德怀轻轻揭开盖在邓萍身上的白布被单,默默地注视着战友苍白的遗容,心如刀绞。他掏出手巾,小心翼翼地为邓萍擦去脸上的血迹和尘土,然后低头默哀。四周一片寂静,流水声都听得十分分明,这是恶战前短暂的寂静。彭德怀慢慢抬起头来,小声对张爱萍说:“给参谋长换身新军装,如果没有,到总供给部去领,就说是我说的。”

下达作战命令时,彭德怀几乎是在吼:“拿下遵义城,为参谋长报仇!”临近拂晓,遵义老城终于被红军攻下。当红三军团在遵义县鸭溪镇举行祝捷大会时,张爱萍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挥笔写下挽诗一首:

长夜沉沉何时旦?

黄埔习武求经典。

北伐讨贼冒弹雨,

平江起义助烽焰。

“围剿”粉碎苦运筹,

长征转战肩重担。

遵义城下洒热血,

三军征途哭奇男。

这首诗不仅概括了邓萍短暂的革命一生,更情真意切地抒发了痛失战友的悲痛心情。1982年,张爱萍应遵义会议纪念馆请求,将这首诗重新书写后寄给纪念馆收藏。1987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在出版张爱萍的诗集《纪事篇》时,他又对该诗进行了修改,把第二句中的“求经典”改为“济国端”,把最后一句中的“征途”改为“倚马”,使整首诗更加完美。

历经数载寻遗骸

遵义人民不忘长征途中在这里牺牲的邓萍等红军将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寻找邓萍等烈士的遗体,祭奠烈士的英魂,成为遵义这座光荣城市的人民的心愿。党和政府顺应民意,把寻找邓萍等烈士遗骸的工作,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1952年秋,中共遵义地委和行署专门开会研究成立了“遵义会议纪念建设筹备委员会”。会议决定的第二项重要工作就是调查在遵义附近牺牲的红军指战员的埋葬处。邓萍作为红军长征中牺牲的职务最高的指挥员,要求务必要找到他的坟墓。

1953年,遵义市政府确定在小龙山上修建红军烈士公墓,在当年战场遗址上找到的77位红军烈士遗骸被陆续集中迁至山上,同时把早已远近闻名的“红军坟”也从桑木桠移到小龙山。从此,遵义人民习惯把小龙山称为“红军山”。

由于当年战事繁忙,红三军团指战员将邓萍烈士的遗体只作了匆匆掩埋,未留下任何标记。遵义当时没有人知道邓萍烈士遗体埋葬的位置,也没有人知道邓萍烈士的身体特征。几年下来,遵义干部群众虽历经艰苦的奔波寻找,邓萍烈士的遗骸仍然没有下落。

1957年夏,时任遵义地委书记李苏波接到了当时的贵州省委第一书记、娄山关战役中曾担任三军团第十二团政委苏振华传达的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彭德怀元帅的指示:中央军委很关心寻找邓萍同志遗体埋葬处这件事,希望当地政府帮助寻找邓萍遗骸的下落。彭德怀元帅还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情况:由于当时战事紧张,邓萍同志牺牲当晚红军指战员就在红三军团驻地街上买了一副黑漆棺材装殓遗体,第二天一早即掩埋在遵义城北郊山坡,没有立碑记载。

当时受命寻找邓萍遗骸的遵义市民革主委、政协副主席朱振民(1935年曾担任国民党黔军第八师参谋长)等工作人员,根据北郊山坡和黑漆棺材这两条线索,紧紧依靠群众,再次开始艰苦细致的调查。经过七八天的走访,他们终于在遵义城松子坎一家老榨油坊里找到了老工人王华轩。

据王华轩回忆,当年红军从赤水河打回遵义的消息传来,城里许多有钱人家都跑了,老板留他下来看榨油坊。下午,他听到十里铺那边打了一阵枪,不一会,就看见红军追到新街,有的驻扎在罗庄,有的从干田坝朝遵义老城方向追击。天晚时,看见有一具阵亡红军的遗体从干田坝抬到罗庄。当被问到那个牺牲的红军埋在哪儿,王华轩说:“我是第二天早晨看到从罗庄抬出一个棺木,埋在松子坎罗徽五家的坟山,是红军自己抬去埋的。”王华轩引着朱振民等到罗家坟山,指着两个大坟中间的一个前无坟台、后无坟尾的小坟堆说:“这个坟就是当年红军埋的。其他的都是罗家的坟。”王华轩还提供了一个重要线索,说棺木是红军从新街颜家抬去用的。

朱振民等到了颜家,找到了颜家一位六七十岁的老大娘。据她回忆,那年红军打来时,她因为害怕,躲在附近,直到晚上才回家。上灯时,来了几个买棺木的红军。她只承认是帮忙的,没收钱。第二天听说装殓的是从干田坝抬回来的红军,埋在了罗家坟山。她还说:在红军离开后,罗徽五回来时曾把坟挖开看过,她家老二那年十五六岁,也跟着去看,回来说埋的是一个红军官长,穿的是黑呢大衣,面前有血迹,罗徽五见没有什么附葬的东西,就又重新埋好了。

根据这些情况,朱振民等初步判断罗徽五家坟山上的坟堆是红军坟。经遵义地委同意,时任遵义会议纪念馆馆长、曾在邓萍身边工作过的原红三军团四师司令部侦察参谋、十二团作战参谋孔宪权被邀请参加开坟辨认遗骸。揭开棺木,他们看见死者只是左额骨露在外面,其余都被蚂蚁衔泥遮住了。死者穿的是短呢大衣,衣扣是铁制品,已生锈。大衣里面是呢制西式背心,背心下是毛线衣,已经腐朽。下装已完全腐烂,脚下有两块橡胶质的鞋底。把遗骸头部的泥土轻轻扒开,发现右耳上额骨有一小孔,脑壳后有两条裂缝。

为了弄准确遗骸的身份,遵义地委李苏波书记一面指挥将棺木重新盖上,保护好现场;一面电请时任贵州省军区副政委、与邓萍共事多年的老红军石新安亲来遵义作最后辨认。石新安是湖南邵阳人,1930年参加红军。在井冈山时期便在邓萍领导下从事革命工作,和邓萍十分熟悉。

石新安到遵义后,邀请遵义地区医院骨科医生和当年带路的农民蒋致才一起到现场察看。他认真听取带路农民讲述当年为红军带路的经过,详细询问牺牲者的面貌、高矮、衣服,并提出了邓萍烈士的四点特征:留有较长的头发;后脑有一块核桃大小的疤,没有长头发(那是生疮的原因);牙齿完整,无缺无补;所穿衬衣袖扣是金属品。对照这些特征,经石新安反复仔细辨认,最终确认是邓萍烈士的遗骸。

捧着老战友邓萍烈士的头骨,石新安禁不住热泪盈眶。李苏波、朱振民、孔宪权等在场人员也都肃然静默,泪水长流。当天,医生便洗净骸骨,用丝绵按形体裹好,再用白绸包好,放置在垫放有红绸褥被的新制棺木里。棺木暂时停放在一座中学礼堂,待修好红军陵墓后再移棺迁葬。

彭德怀亲笔定简历

得知邓萍遗骸找到的消息,彭德怀终于了却了一桩重要的心事。1957年夏,在中央军委和彭德怀的关心下,中共遵义地委、地区行署,遵义市委、市政府决定在邓萍同志遇难处附近的小龙山上修建邓萍烈士墓。1958年正式动工,1959年初建成。墓室由砂石料砌成,呈“凸”字形。墓地设计庄严朴素,四周都是常青树木。

 

1959年清明节,遵义举行邓萍遗骸迁墓仪式。

1959年2月,国防部寄给遵义地委一份彭德怀亲笔撰写的《邓平同志的简历》(这里的“萍”字写为“平”字。据张爱萍回忆,邓萍烈士生前“萍”字和“平”字都在使用),内容为:

邓平同志,四川泸州人,在青年时代,即开始了爱国运动,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第一次国内战争时期,曾考入黄埔军官学校武汉分校,在学校中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不久即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一九二七年,国民党叛变革命后,邓平同志仍积极从事革命活动。一九二八年,邓平同志在国民革命军独立第五师第一团团部任上尉书记官。在党的领导下,秘密进行革命宣传,团结和组织革命士兵与军官进行各种斗争。同年七月二十二日,彭德怀等同志率领全体革命军官,举行了历史上著名的平江起义,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邓平同志起草了起义宣言。

邓平同志在党的教育培养下,不断提高自己的觉悟和能力,参加红军后,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第五军军长、三军团参谋长等重要职务。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英勇果敢,身先士卒,表现了对党和人民解放事业的无限忠诚;对我军的建设也作出了一定的贡献。邓平同志一生献身于革命事业,从不计较个人安危和得失,工作认真负责,待人诚恳真挚,作风艰苦朴素,是我党我军优秀的军事干部。

一九三五年三月,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途中,路经贵州,在第二次攻打遵义城的战争中,邓平同志亲临前沿侦察敌情,不幸光荣牺牲,年仅二十七岁!邓平同志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公元一九五九年二月

与《邓平同志的简历》同时寄来的还有彭德怀亲笔题写的墓名题字:“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参谋长邓平同志之墓。”字体苍劲有力,直径约有12厘米。但由于某些原因,彭德怀亲笔手书的墓名题字后来没有被采用。

对于长眠在遵义的亲密战友邓萍,彭德怀曾深情地追忆道:“从平江起义到井冈山斗争,从江西苏区转战到长征途中,直到他牺牲前,我们一直在一起工作,互相配合得很好。邓萍对党和人民的革命事业忠心耿耿,作战指挥沉着果断、英勇顽强,是一个很有才干的优秀军事干部。”并强调说:“邓萍这个人是值得纪念的!”

1959年初,彭德怀电告遵义地委,要到遵义为邓萍同志扫墓。后来因气候原因,飞机不宜飞行,只得推迟。不久,又因庐山会议等众所周知的原因,他无法了却这个心愿。

1966年4月,时任西南三线建设委员会副主任的彭德怀从成都前往宜宾视察工作,途经邓萍故乡四川省富顺县境内时,他急令停车并下车眺望,只见沱江蜿蜒流淌,帆影点点;丘陵起伏绵延,一片碧绿,不由得感慨:“真是地灵人杰啊!难怪英才辈出。30多年前,我有一位亲密战友,就是这里的人。可惜他早已在长征途中牺牲了!”说罢,他神情疑重,沉默良久。彭德怀说的人,就是当时鲜为人知的红军高级将领邓萍。

三改墓名英魂在

从1959年到1984年,“邓萍同志之墓”墓名先后经历了三次变迁:

第一次变迁——1959年初,位于小龙山上的邓萍烈士墓建成。同年清明节,邓萍遗骸迁墓仪式正式举行。墓名用的是时任贵州省委第一书记周林的题字“邓萍同志之墓”。邓萍烈士的遗物,如在移墓时保存下来的金属衣扣、毛衣碎片等物,被陈列到北京军事博物馆土地革命战争馆展厅里;部分遗物陈列在遵义会议纪念馆陈列室内。

第二次变迁——在林彪、“四人帮”横行期间,周林题字的墓名被改为“红军烈士之墓”,字体是毛体字。一段时间,字体还曾换为印刷体。

20世纪70年代末期张爱萍亲笔题写的“邓平同志之墓”

第三次变迁——70年代末期,邓萍烈士墓又恢复原名,是张爱萍亲笔题写的“邓平同志之墓”6个黑底白字,每字约30厘米见方。墓地坐北向南,由正墓室、左右侧室及其延伸段和花圈组成。墓身均以长50、宽40厘米的红砂石扣砌,棱面规整,通宽约32.55米。正墓室高于侧室,呈“凸”字形,墓顶正中竖一红色五角星。墓身正面嵌有墓碑,左右侧室上壁刻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8个字。花圈呈倾斜状嵌置在墓前10米处台阶中央,长、宽各约4.5米、3.1米,白色水磨石面为水泥塑制,红、黄、绿三色相间,以53朵大小不等的向日葵组成,饰素带两根,造型凝重,精雕细琢,寄托着遵义人民对邓萍烈士的深切怀念。

1984年,为修建红军烈士纪念碑,邓萍烈士墓被再次移至现在的红军烈士陵园内正中的位置,为陵园主要建筑。墓身正面嵌有墓碑,用的仍是张爱萍手迹“邓平同志之墓”。墓冢周围,苍松翠柏,四季常青。原来所建花圈的位置,改建为1979年10月张爱萍手书的邓萍同志墓志铭:

邓萍同志,四川富顺人。第一次大革命时期加入中国共产党,黄埔军官学校早期毕业生。1927年大革命失败,与黄公略同志一起,由党派到国民党第三十五军第一师第一团作兵运工作。该军第一团在彭德怀同志领导下,于1928年平江起义改编为工农红军。邓萍同志历任红五军参谋长、红三军团随营学校校长、红五军军长、红三军团参谋长等职。1935年2月红军第二次攻占遵义城战斗中光荣牺牲。邓萍同志对人民革命事业、对党忠心耿耿,艰苦斗争,深谋远虑,风华正兴,任劳任怨,平易近人,英勇善战,为党献身。邓萍同志永垂不朽!

在墓的东边有一石刻像,再现了邓萍烈士中弹后倒在张爱萍身边的情景。在塑像的基座碑石上刻着“邓萍同志千古”,并且将张爱萍在《星火燎原(3)》上写的《遵义到大渡河》一文中记述的邓萍参谋长牺牲时的情况刻录在上:“军团参谋长邓萍同志来到前沿和我一起观察敌情,并对我说……突然他的头栽到我的右臂上,我还没弄清怎么一回事,他那为革命事业英勇献身的殷红的热血已染满我的衣襟。邓萍同志不幸中弹。没有来得及说完要说的话就悲壮地牺牲了。”

如今,邓萍烈士墓所在的红军烈士陵园已经颇具规模。走进陵园大门,沿石阶而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气势雄伟磅礴、造型设计新颖别致的红军烈士纪念碑。碑的正面,是1984年11月2日邓小平题写的“红军烈士永垂不朽”8个大字,阴刻贴金。整个碑高30米,下宽6米见方,预宽2米见方。碑的顶端,是5米高的镰刀锤子标志,该标志表层是氮化钛合金片呈鱼鳞状结构,在阳光照射下熠熠闪光。碑的外围是一个直径20米、高2.7米、离地面2米的大圆环,圆环外壁上镶嵌着28颗闪光的星,象征着中国共产党经过28年艰苦奋斗,取得了全国政权。这一胜利是邓萍等千千万万烈士用鲜血换来的,他们虽死犹荣,他们的革命精神永放光芒!

(本文作者系贵州省遵义会议纪念馆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频道精选


中央政治局等中央主要领导机构历史演进

毛泽东眼里的“毛泽东”

朱德:度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钢

毛泽东的父母如何深远影响他的一生

大别山走出的哪位红军战士成为优秀外交家

毛泽东一生中如何慨然面对生死问题

土地革命时期重庆走出哪十位红军高级将领

(责编:沈王一、谢磊)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