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大爱红军魂

——红军长征过滇纪实

2016年10月14日10:56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大爱红军魂

  插图:郭红松

  (报告文学)

  长征。一个当代人熟悉而又陌生、一场溃败与凯旋共存的行军,在决定了中国历史走向的同时,总也给人留下无限遐思。任它沧海桑田,只要倾心静听,终能透过积尘,洞彻那震人心魄的真实。

  这几年,我利用在云南工作间隙,沿着长征过滇的路线,一次次重走红军战斗地,探访驻地纪念馆,向幸存者搜集长征轶事,对“红军长征为什么胜利”愈豁得解。

  答案至简:大爱!

  革命将领惟系大爱

  先锋先锋 垂范垂范

  古人言: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在长征那关乎存亡的时刻,更是对“将”信念和智勇的考验。

  1935年5月5日,金沙江皎平渡,滔滔浪涌将江面上的几艘小船吹得摇摇晃晃。毛泽东等一批中央领导任江水湍急,悠然渡过江去。

  站在江中一块独立大石上,指挥部队渡江的是红军参谋长刘伯承。皎平渡独石,至今犹在,赞表当年。

  皎平渡,位于云南禄劝和四川会理交界处的重要渡口,能否夺取,对于红军突破封锁,甩开追兵至关重要。兼任渡江司令部司令员的刘伯承,为了完成任务,不分昼夜地一次次修改完善计划方案,一次次亲临一线组织行军,甚至直接率领一个营和工兵分队,一路奔袭至皎平渡,最终赢得了时间,赛过了死神……

  对于领军一方、怀揣抱负的将领,党在危机时刻将最困难的任务交给自己,这是多么大的信任与爱顾!怎能不用心用情用命呢!陈赓、宋任穷亦然。陈、宋担任着中央红军干部团的团长和政委,亲率部队一路奔袭,出其不意,神兵天降般为红军顺利过江清除了最后的屏障。

  在红军过滇途中,还有一位本土将领在党完全的信任下,迅速崭露头角。他就是罗炳辉。这位生于云南彝良的汉子,为图报国,先参加滇军,后投身北伐,因看透军阀腐败,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长征时,他率领的红九军团被中央军委誉为“战略轻骑”,先后进军宣威、会泽以迷惑牵制敌人,掩护中央领导率领红一、三、五军团由寻甸经昆明后北转渡过金沙江。罗炳辉巧用疑兵,摆出大兵压境之势,成功吸引敌军回援。待中央红军顺利渡江后,军团长罗炳辉带领部队迅速跟上了主力。

  有这样一种说法:红军主体是贫苦大众,他们是被统治者逼到绝路而不得不革命。但稍一推敲,就会发现,朱德、刘伯承、陈赓、罗炳辉等等将领,都是放弃了原先在国民党军中的高官厚禄,在中国革命最困难的时刻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反动势力愈抗愈奋。这绝不是“走投无路”一说所能简单解释的,非有救国救民大志大爱者不能为之。

  纵观长征,军官与士兵虽有职务之别,但绝无贵贱之分,在危险和困难面前,军官只有向前的,没有向后的。在一次激战中,时任红6师18团团长成钧跃出战壕率队冲锋,时任政委余秋里发现敌人正瞄准成钧,便奋不顾身跳起来,用尽全力将成钧推倒在地。成钧得救了,余秋里左臂却被击中,血流如注。由于部队急于转移,根本无暇处理伤口,加之云南天气湿热,伤口迅速肿胀长蛆。军医在毫无麻药的情况下,以一把木工锯子锯掉了左臂……

  漫漫长征贯南北,一路征战一路血。在共同的理想支撑下,红军将领历苦弥坚、率先垂范,上下同欲、越战越勇,成为打不烂、冲不垮、战不死的钢铁之师。从1935年2月4日至14日、4月23日至5月9日,中央红军两次转战云南,历时28天。在数十万装备精良的敌军堵截下纵横捭阖,一路横扫18个县区,直至涉渡金沙江,“跳出了数十万敌人围追堵截的圈子,取得了战略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褴褛战士追随大爱

  向前向前 胜利胜利

  无私的大爱、无限的挚情,紧紧团结着、激励着红军战士,一路跟随共产党,走到天涯海角也绝不回头。

  自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红二、六军团一度与中央失去联系。中央红军渡江北上后,中国南部就只剩这支主力红军。远隔一方、孤军转战的红二、六军团根植大爱,心向中央,愈征愈奋!部队18000余人,从湖南桑植出发,一路突破层层封锁,终于1936年3月大踏步进入云南。

  此时,滇军主力3个旅在滇黔边境一线防堵,川军30多个团在川南、川滇、川康交界的金沙江沿岸布防,国民党中央军8个师、40多个团在紧后“追剿”。稍有不慎,二、六军团就可能全军覆没!军团领导人贺龙、任弼时决定:迂回打圈!即利用乌蒙山与敌周旋,迅速甩掉国民党追剿部队和滇军。曾被国民党多次宣布“剿没”或“重创”的“贺匪”,天降神兵般突然出现在了云南,且一路凯歌,胜仗连连。

  红二、六军团突破滇东北乌蒙诸山后,过曲靖、占楚雄,继而借道大理、丽江,直奔金沙江。蒋介石判断,凭该段江险,定灭红军,还特地飞昆明召见“追剿”军各纵队司令。

  为迎合敌循常思维,把其注意力进一步转移到既定战备谋划上,红军在丽江大张旗鼓宣布:从东边梓里铁索桥渡江。然而,红军部队悄然西进,从石鼓一线过了大江天险。

  1936年4月25日至28日,四天三夜,二、六军团全部渡江。半个多世纪后,黄新廷将军在他《红旗直指金沙江》的回忆录中说:“望着战士们矫健的步伐和他们手里高举的火炬,我的心里感到一阵激动……有这样好的部队,还有什么不可克服的困难呢”!

  渡却天险金沙水,步接天庭高原雪。

  红军战士前脚离开丽江河谷,后脚开步迪庆雪山,仿佛由炎热的夏天突然走向严寒的隆冬。刺骨酷寒袭身躯,狂风呼号从峰落,卷起岩雪灌褴褛。如此情景,怎一个难字了得!然而,红军队伍仍在行进!

  山上积雪厚啊,战士穿着草鞋踩入深雪中,不能再找到鞋,只好赤脚往前走;一脚下去碰到冰凌,腿肚子就被划破了;有的倒下了,任千呼万唤,终究没能醒过来;有的战士坐下去喘口气,却再也站不起来;有的战士难挡饥寒,永远睡在了雪窝里……如此情景,怎一个苦字了得!然而,我们的红军队伍,仍在行进!

  越往上攀行,越发感到空气稀薄,口鼻胸肺堵得慌,头脑胀得要裂开……如此情景,怎一个壮字了得!然而,我们的红军队伍,仍在行进!

  往前走,往前走,坚毅地往前走!座座雪山作证,条条江河作证,棵棵草木作证,红军战士把无比坚贞的忠诚,包括生命,贡献给了壮美的伟大征程!从1936年3月上旬至5月中旬,红二、六军团长征过滇68天,经过27个县区,攻克13座县城,经历了回旋乌蒙、挺进滇中、横扫滇西、抢渡金沙江,翻越雅哈雪山和中甸大小雪山的艰苦转战历程。离滇北上,随即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

下一页
(责编:黄瑾、程宏毅)
相关专题
· 专题资料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