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字哲学与中国苏维埃运动【2】

于北溟

2017年12月22日13:24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三、 “中”字的智慧

近代以来,为了挽救国家的危亡,中国的先进分子曾经历尽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但是,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努力在实践中却一而再、再而三的碰壁……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提出了“破除迷信”的口号,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之囹圄”,以“求得思想的解放” 。如此一来,在挽救一个千疮百孔的国家的同时,中华文化的根基也不免随其糟粕一起被抛弃而受到伤害。然而,被抛弃却并没有因此而泯灭于历史,它依然在人民群众的思想意识与血脉中长存,等待再次被激活的机会。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指出:“哲学的民族性并不排斥不同民族哲学之间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共性” 。当中国共产党成立,并将与中华根文化存在某种程度共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做为指导思想救中国的时候,这些活在民族血脉中的优秀基因与中华民族一起,迎来了再次焕发生机的机会。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过程中,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在“中”字基因中,内,可以理解为群众路线;从口,内中空,可以理解为活的灵魂的“活”字;丨,上下通,可以理解为独立自主和实事求是。这些特点在上文都小有论述。此外,“中”字内涵丰富,还可以继续提炼出实事求是的智慧、群众路线的智慧和独立自主的智慧。

1. 实事求是的智慧

“实事求是”一词,最早出自《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对“实事求是”作了科学阐释:“‘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由此可见,实事求是一词具备三个基本的特性:动态性、主动性和主观与客观相统一性。从实事求是四个字来看,“求”是一个过程,是将客观的“实事”与客观的规律“是”通过人的主动的探求而联系在一起的过程,是一个从客观到主观,再由主观到客观的、从而达到主观认识与客观规律相统一的过程。

从“中”字的哲学角度来看,里面充满了实事求是的智慧。

《左传》曰:“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此寓阴阳交感而虚其中,乃有生生之机,可通天地造化 ;《道德经》曰:“冲气以为和”,中,冲也,此寓万物成长运行动力,“冲”即矛盾;《尚书·大禹谟》曰:“允执厥中”,此为理国理身之道统心传,即要诚信地持守中和之道 。凡此种种都在说明“中”是动态,要“冲”、要“允执”、要“受”才能“和”、“中”、“生”。同时,中,也内在的体现了主动探求的特性,从而达到主观认识与客观规律的统一,否则如何能达到“和”、“守中”、和“生生不息”?

2.群众路线的智慧

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此概念点明,群众才是党一切工作的根本。群众路线的智慧在“中”字哲学中也有类似阐述,如:《中庸》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可见古人将“中”视为一切的根本。而中,内也。何为内?我国国体明确点明了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国家。那么人民就是内,要民主;人民之外是敌人,要专政。因此,“中”是内,是认同,是接受,就是广大人民群众。

3. 独立自主的智慧

康熙字典解“中”:正也,心也,……其义甚奥。然而无论是正还是心,都是在讲独立自主。正,“清净为天下正”,就是不受外界干扰,能够自我主导;心,“中心”守住自己的心,“心”为“君”,是生命体自我主导,如果被外力主导,就不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了。因此,“中”字的智慧中最是讲独立自主,要“守中”就是守住自己的本真,守住自己,才能做到“去甚、去奢、去泰”,而真正实现独立自主。

毛泽东曾说:“马克思列宁主义来到中国之所以发生这样大的作用,是因为中国的社会条件有了这种需要,是因为同中国人民革命的实践发生了联系,是因为被中国人民所掌握了。任何思想,如果不和客观的实际的事物相联系,如果没有客观存在的需要,如果不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即使是最好的东西,即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我们是反对历史唯心论的历史唯物论者 。”

在探索“救中国”的革命道路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逐步形成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的理论精髓。将此精髓与“中”字的基因进行比照,可以发现,在“中”字哲学内涵中也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智慧、群众路线的智慧和独立自主的智慧。而这也能很好的诠释了为什么十月革命以后,在社会主义阵营众多国家和地区中,只有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了今天的成果:其成功的经验之一,可以归益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中”字智慧及基于此而形成的深厚的民众认知基础,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扎根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价值观支持;同时,这也能很好的诠释上面毛泽东所提到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来到中国之所以发生这样大的作用……是因为(在与中国传统文化契合的基础上,很自然地)被中国人民所掌握了。

(本论文为西南交通大学《川陕革命根据地研究》课题(项目批准号26816WTD15)和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川陕革命老区的历史和现实发展专题研究团队》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上一页
(责编:曹淼、秦华)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