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

英雄精神照亮逐梦征程——4位贵州籍英雄烈士的事迹【3】

贵州省民政厅 中共贵州省委党史研究室

2018年09月30日09:53    来源:贵州日报

原标题:英雄精神照亮逐梦征程

周逸群

周逸群,原名周立风,1896年6月生,贵州省铜仁县(现铜仁市碧江区)人。2009年被评为“为新中国建立作出突出贡献的一百位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1919年,周逸群东渡日本求学,1921年入东京庆应义塾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留学期间,开始阅读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同时受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认识到要救国救民,必须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

1923年春,周逸群从日本回国,在上海与李侠公等贵州籍青年组建“贵州青年社”,创办《贵州青年》旬刊并在旬刊上发表了不少文章,揭露西南军阀投靠北洋军阀的罪行。《贵州青年》成为当时唤醒贵州青年积极向上、向黑暗势力冲锋陷阵的革命号角。1924年10月,周逸群怀着要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必须进行革命的武装斗争的信念,抱着投笔从戎报效祖国的决心,进入黄埔军校第二期辎重队学习,经鲁易和吴明(陈公培)两人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黄埔军校,1925年2月成立“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周逸群任主席,主持出版了《中国军人》《青年军人》等刊物,宣传马克思主义,提高革命军人的政治觉悟。青年军人联合会不断壮大,成为军人中最有影响的革命团体。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周逸群任北伐军总政治部宣传队长,并奉命到国民革命军第九军工作。在部队路过常德时,与担任九军1师师长的贺龙相遇,应贺龙的要求,经党组织同意,周逸群留在1师任政治部主任。1927年春贺龙率部脱离第九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独立第15师,周逸群与贺龙携手率部一路杀敌北上,在讨伐奉系军伐中屡建战功。回武汉后,独立第15师扩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下辖3个师,贺龙任军长,周逸群任政治部主任并兼任第3师师长,二十军成为中国共产党掌握的一支重要武装力量。

蒋介石、汪精卫相继叛变革命后,中国共产党决定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1927年7月26日,二十军到南昌集结,贺龙和周逸群参加了周恩来主持的前敌委员会会议。会上任命当时还不是中共党员的贺龙为起义总指挥,周逸群协助贺龙制定了起义的行动计划。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打响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南昌起义”中,同时周逸群灵活睿智地指挥第3师教导团和第6团,重创敌军第79、第80团,为起义获得成功起到了重要作用。

周逸群与贺龙在九军1师共事期间,经常为贺龙分析国内形势,讲解马克思主义,贺龙在他的影响下进一步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主张,多次提出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要求。周逸群也多次向周恩来汇报贺龙在革命的斗争中对党赤胆忠心、对革命事业坚定不移,他急切盼望加入党组织的请求。1927年8月下旬,在瑞金一所小学里,由周逸群和谭平山介绍,周恩来亲自主持了贺龙的入党仪式,贺龙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随后,经党中央研究决定,同意贺龙回湘鄂西开展武装斗争,进行土地革命的要求,决定组建以郭亮为书记(后周逸群继任),周逸群、贺龙等为委员的湘西北特委,领导开展湘鄂边区的斗争。次年6月下旬,经党中央和湖北省委批准,在宜昌重建以周逸群为书记、万涛为副书记的中共鄂西特委。根据当时的形势,趁蒋桂军阀战争爆发之机,周逸群指挥由江陵、石首的游击武装编成的游击大队,采取“敌来我飞,敌去我归”的战术,开展灵活机动的游击战争,在15天内接连打了21仗,攻占了石首县城,并在石首、监利等县建立起乡区红色政权,初步形成了以洪湖为中心的湘鄂西苏区。1930年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成立,旷继勋任军长,周逸群兼任政委,鄂西革命根据地得以迅速扩大。同年7月,根据中央决定,红四、红六军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团,贺龙任总指挥,周逸群任政治委员并担任红六军军长,同时成立前敌委员会,周逸群任书记。在前敌委员会领导下,红军集中力量,拔除了洪湖苏区内的白色据点,肃清反动武装,使苏区连成一片,建立了以洪湖为中心的湘鄂西革命根据地。

1931年春,以王明为首的“左”倾路线在党内占统治地位,周逸群湘鄂西联合政府主席职务被撤销,但他仍坚守在战火纷飞的前线,带病指挥斗争。周逸群虽然受到严重打击和排挤,但他对党忠心耿耿、顾全大局,忍痛离开了他多年艰苦创建的洪湖根据地和苏区人民,率领游击队转战湖南,开辟洞庭湖革命根据地。1931年5月,周逸群从洞庭湖突围返回江北,途经岳阳县贾家凉亭时,遭敌人伏击,不幸壮烈牺牲,时年35岁。

上一页下一页
(责编:常雪梅、程宏毅)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