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蕭三:第一個為毛澤東寫傳的人

葉介甫(北京)
2012年11月11日23:03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在延安宣傳毛澤東思想

1939年初春,留學蘇聯的蕭三,在任弼時的支持下,經共產國際批准回國。他飛渡天山,3月25日到達西安,會見了正在那裡的林伯渠、鄧小平、鄧發等人。他和鄧小平在巴黎勤工儉學期間,一起在“少共”機關辦過《少年》刊物,戰友久別重逢,分外親熱。一個月后,蕭三與鄧小平、鄧發同車於4月29日抵達延安。毛澤東得知蕭三回到延安,十分高興,當晚設便宴招待,鄧小平應邀作陪,席間眾人共敘友情,不勝感慨。

5月5日傍晚,毛澤東專程到蕭三住處看望,暢談往事。他們從文學問題談到《聊齋志異》等等。5月12日,蕭三又應約到毛澤東住處晤談。毛澤東告訴蕭三說,昨天中央開會,決定讓他到魯藝編譯部工作。蕭三把他的近作手抄本送給毛澤東看。6月中旬,毛澤東退還蕭三的手抄本時附信說:“子暲(蕭三)同志:大作看了,感覺在戰斗,現在需要戰斗的作品,現在的生活也全都是戰斗,盼望你更多作些。”一次,毛澤東還風趣地對蕭三說:“姓蕭的古來文學很少,你要爭氣。”

在延安,蕭三先后任魯迅藝術學院編譯部主任、陝甘寧邊區和延安文協常委、文化俱樂部主任、中共中央宣傳部文委委員等職,主編《大眾文藝》、《新詩歌》等。毛澤東不僅親自批示給予支持,還親筆題了字。一大批熱愛詩歌的年輕人在蕭三的周圍成長,年長的詩詞作者朱德、葉劍英、董必武、謝覺哉、吳玉章和續范亭先生等,也常給他寄作品,有的還要求加入詩社。一時,延安的街頭詩、朗誦詩,到處可見,熱火朝天。

蕭三在繁忙緊張的工作中,還偷閑創作了許多詩歌、特寫和論文。他舉起詩歌的“子彈和刺刀”,參加了抗日戰爭和民族解放戰爭。其作品《敵后催眠曲》、《游晉西北贈續范亭先生》、《延安狂歡夜》和《送毛主席飛重慶》等,都是人們熟悉的詩篇。他不僅自己用詩歌投入戰斗,而且還積極號召更多的詩人參加戰斗。他在《詩人,起來!》中寫道:“詩人,詩歌可比子彈和刺刀!”以此來號召大家投身戰斗。

蕭三的創作,得到了毛澤東的大力支持。為了他採訪方便,毛澤東曾把自己的一匹心愛的馬借給他騎。蕭三每有新作問世,毛澤東都會及時閱讀。1945年初,蕭三參加邊區參議會和勞模大會,寫了《第一步:從參加邊區參議會及勞模大會歸來》,發表在2月20日《解放日報》上。毛澤東看后即寫信給蕭三,贊揚他的《第一步》寫得好,並囑他辦好文化工作。信中說:

蕭三同志:

你的《第一步》寫得很好。你的態度,大不同於初到延安那幾年了,文章誠實、懇切、生動有力。當然,以前你的文章也是好的,但是現在更好了,我讀這些文章,很得益處。

為著使延安文藝工作同志們多參加群眾性集會,須關照高崗、賈拓夫、譚政、羅邁、李富春、彭真幾位同志,遇有這類會議不要忘記組織文藝同志們去參加。此事請你與他們去談談,我有機會也將告訴他們。……

        同志的敬禮!

毛澤東

二月二十二日

從回到延安開始,宣傳毛澤東的生平事跡和毛澤東思想,就成為蕭三的一項重要工作。

1942年春天起,中國共產黨在全黨范圍內開展了一次整風運動。2月,蕭三聆聽了毛澤東作的《整頓黨的作風》和《反對黨八股》兩篇講演。為了使學習緊密聯系黨內實際,中央直屬機關學習小組組長王若飛要蕭三在中直機關干部大會上,報告毛澤東的生平事跡。蕭三對此十分重視,經過精心准備,一連講了兩個下午。

1942年5月2日至23日,蕭三出席了中共中央在延安楊家嶺召開的文藝座談會,出席的作家、藝術家和文藝工作者共80余人,會議討論了文藝工作中的一些重要問題,特別是為誰服務的問題。蕭三在會上聯系創作實際,談了自己的看法。大家都對他把詩歌比作“刺刀和子彈”的觀點十分贊賞。

1943年秋,任弼時鄭重地囑咐蕭三:“寫一本毛主席傳,以慶祝他的50大壽。”胡喬木也極力贊成此事。為了讓蕭三安心寫書,他們替蕭三免除了一些會議等日常工作。原希望12月下旬完成,因毛澤東堅決不肯做壽,那本傳記也未如期完成。但蕭三為此事訪遍了在延安的許多老同志,有周恩來、朱德、董必武、林伯渠、徐特立、謝覺哉、賀龍、陳毅、羅瑞卿、蔡暢、譚政、陳正人、何長工、郭化若等。他把這些素材都記錄下來,陸續發表了一些關於毛澤東革命活動的文章。

(責編:孫琳、董宇)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