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解密:鄧小平常看哪幾類“內參”?

○尹韻公
2012年11月15日19:34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三)關注人才,高度重視人才使用。

鄧小平對人才問題總是予以特別關注,不遺余力地解放人才,扶持人才,重用人才。

1978年7月27日,鄧小平看到《國內動態清樣》上反映貴州丹寨汞礦一位技術員取得科研成果卻受壓制一事,作出批示:“請國家科委派人調查,如反映屬實,應從組織上作出明確的處理,對壓制者更應處理。”后經調查屬實,貴州省委決定提拔這位技術員為工程師,撤銷對他壓制和打擊的主要負責人黨內外職務。

鄧小平對一些人才苗子尤為關注。1978年8月10日,高考剛剛恢復不久,鄧小平在《情況反映》上看到:天津南開大學准備破格錄取一位對信息論有創見的人才,但因年齡超過規定,工廠不同意放行。對此,鄧小平作出批示:“請教育部過問一下(選拔和培養人才極為重要)。”這位超齡青年終於跨進了大學的校門。

鄧小平對著名華裔科學家楊振寧、李政道等人的意見十分重視。1979年9月30日,李政道致信方毅說:中方規定留學生和訪問學者得到的外方資助,由使館按國家有關規定標准開支、不足部分由國家補助、多余部分上繳的做法,使我大為吃驚,難以置信。獎學金並非薪金,給獎學金是有其固定目的的。10月上旬,鄧小平看到此信后,作出批示:“李政道的意見是正確的。請方毅同志召集有關部門討論,改變現在的不妥的辦法。”11月初,鄧小平批准了由教育部、中國科學院、財政部、國務院科技干部局、外交部、國家科委聯合提出的《關於擬改變對出國人員、訪問學者所得獎學金和資助費的處理辦法的請示報告》,自此我國留學人員和訪問學者的外方資助費使用額度問題出現了根本性改變,使之更有利於留學政策和人才政策的落實,受到知識界的熱烈歡迎。

鄧小平不但處理個案堅決,而且還善於從個案中發現普遍性問題,一抓到底,從而推進整個人才工作。1983年11月16日,鄧小平看到《情況匯編》上反映:我國一公費留學生於1982年獲法國巴黎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同年5月回國后一直沒有適當的工作,一年半后又被派回原來工作的陝西富縣廣播站做普通工人。鄧小平得知后十分生氣,隨即批示:“請國務院檢查。天天講缺人,有人不能用、不會用,為什麼?是誰的責任?如何糾正?需要弄清楚。”由於鄧小平的強力支持,不但這位留法博士的情況得到了改善,而且推動了全局性工作。12月20日,中央組織部、宣傳部、統戰部聯合發出通知,要求縣級以上黨委的組織、宣傳、統戰部門在1984年上半年對落實知識分子政策的情況再進行一次認真檢查,邊檢查邊解決問題,真正做到對待知識分子政治上一視同仁,工作上放手使用,生活上關心照顧。

(責編:孫琳、王新玲)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