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二
核對原始手稿,一追到底
在編輯《毛澤東選集》第四卷期間,我參與了一些文稿的校對、鑒別、核實、考訂等工作,深深感到編輯《毛澤東選集》是一項極其嚴肅認真的事情。
我參加的校對工作,主要是用檔案原稿逐件核對《毛澤東選集》第四卷的印文。當時,參加《毛澤東選集》編委會辦公室工作的逄先知帶著《毛選》第四卷書稿的印文,來到中央檔案館,在館部領導安排下,我將毛澤東文稿原稿調出,用原稿逐字逐句進行核對。核對的地點就在我的辦公室,工作程序是我讀原稿,他看印文,確保准確無誤。
我參加的鑒別工作,主要是鑒定有些一時沒有見到原始稿的文章是否是由毛澤東起草的。比如1948年2月25日《中共中央關於老區半老區土地改革和整黨工作的指示》一文,當時《毛選》編委會辦公室的一位工作人員打電話問我:檔案館有沒有毛澤東起草的這個指示的原始手稿?因為他看見的是毛澤東在抄清稿上作了修改的稿子。我查看了檔案原始稿,發現是周恩來起草的,毛澤東作了修改,修改后由秘書謄清,毛澤東在謄清稿上又作了修改。我把核查的情況向編委會辦公室作了匯報,說:這個指示是由周恩來起草、經毛澤東修改的,原始稿就收藏在中央檔案館。后來這篇文章就沒有收入《毛澤東選集》第四卷。1980年,該文收入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編輯、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周恩來選集》上卷。
我參加的核實工作,主要是核實毛澤東手稿中涉及的一些地名、人名以及具體數字。比如1947年9月1日《中共中央關於解放戰爭第二年的戰略方針的指示》中,詳細列舉了敵軍的數字。編委會辦公室為核實《指示》中的這些具體數字,四處查找材料。在軍事科學院找不到,在中央檔案中也沒有找到,十分著急。我也急編委會所急,經過反復查找,終於在周恩來總理辦公室交來的周恩來檔案中,找到了周恩來當年親筆寫下的關於敵軍數字的統計材料,印証了上述指示中的數字,解決了一個大難題。
我參加的考訂工作,主要是考証毛澤東手稿中的一些具體文字和寫作日期。如為查實1946年9月16日《中共中央軍委關於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的指示》的寫成月份,當時,《毛澤東選集》編委會辦公室的一位同志打電話問我:“《指示》中說的有些事是8月16日以后的,《指示》末尾寫的是‘8月16日’,這是怎麼回事?”接電后,我查閱了中央檔案中保存的《指示》原稿,發現原稿文尾寫的確實是“8月16日”,但從字跡上看,“8月”二字是后人加上去的。為了查清這個問題,我又查閱了發文的編號,發現編號是9月的,証明這個重要指示發文時間應該是“9月16日”。1949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編輯出版的《中國人民解放戰爭軍事文集》(第二集)中錯印成“1946年8月16日”。《毛澤東選集》第四卷中糾正了這一錯誤。
以上幾例是我為編輯《毛澤東選集》第四卷提供文稿等工作中的幾件小事,還遠算不上是《毛澤東選集》的編輯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