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蔣介石為何迫不及待 催促舉行重慶談判?

●張家康
2012年11月19日16:38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民主人士從中斡旋

抗戰勝利前夕,國共兩黨幾乎在同一時期召開了全國代表大會。中共七大從4月23日開至6月11日,國民黨六全大會則是從5月5日開至21日。毛澤東在中共七大上作《論聯合政府》的報告,提出徹底消滅日本侵略者、廢止國民黨一黨專政、建立民主的聯合政府等主張。

國民黨六全大會很快就作出了強烈的反應,堅決拒絕中共建立聯合政府的建議。決定於11月12日召開“國民大會”。蔣介石還在政治總報告中說:“今天的中心工作在於消滅共產黨!日本是我們外部的敵人,中共是我們國內的敵人!”

同時,從1945年1月以來,國民黨軍隊一直沒有放鬆對中共武裝力量的壓迫和打擊。

國共之間劍拔弩張的形勢,急壞了中間人士,他們擔心大規模內戰的發生。以褚輔成為首的7名參政員於6月2日致電毛澤東、周恩來,希望國共繼續商談,從速完成團結。中共中央十分體諒褚輔成等人的良苦用心,於16日復函,懇切表示出和平的意願,並邀請他們前往延安。

褚輔成、黃炎培、冷遹、傅斯年、左舜生、章伯鈞,除卻因病的王雲五,6位參政員於7月1日從重慶飛抵延安。他們受到毛澤東、周恩來、朱德、林伯渠、吳玉章的熱情接待。雙方達成《中共代表與褚輔成、黃炎培等六參政員延安會談記錄》,取得兩點共識:一、停止進行國民大會﹔二、從速召開政治會議。

中共中央對和平表示出積極的態度,甚至作出了一定的妥協,並准備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隻要國民黨改變反共政策,可以考慮承認“獨裁加若干民主”的解決方式。中共對於和平談判,已經發出了十分明顯的信號。這樣,中間力量才得以從中斡旋和游說。

1945年8月5日,中國民主同盟發表《在抗戰勝利聲中的緊急呼吁》,提出“民主統一、和平建國”的口號。

黃炎培從延安回到重慶后,與胡厥文、章乃器、施復亮、李燭塵等共同籌備組織中國民主建國會。主張對美蘇採取平衡政策,對國共採取調和態度,要求政治民主、經濟和思想自由。第三黨負責人章伯鈞向記者發表談話,要求國民黨“立即結束黨治,實行民主,給人民以民主權利,並承認現有一切抗日民主黨派合法地位”。

和平、民主、團結,成為抗戰勝利后中國的關鍵詞。蔣介石正是接過這些口號,作為邀請毛澤東來渝的重要理由。

然而,蔣介石怎麼也想不到毛澤東會慨然成行,更沒有料到毛澤東到重慶后,異常活躍,會客訪友,如魚得水,媒體會面,妙語解頤,一掃幾十年來被妖魔化的形象,更因一首《沁園春·雪》,在山城刮起不大不小的旋風,展現出毛澤東政治家文人的神採和魅力。蔣介石又失算了。

《福建黨史月刊》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責編:孫琳、王新玲)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