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洲的莫桑比克首都馬普托“毛澤東大道”

紐約的“林則徐廣場”
(《新湘評論》雜志授權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發布,請勿轉載)
不知從何時起,一些中國人把起個好聽的英文名當成一種時髦。如今,不少外國人喜歡取中文名字,在一些國家,人們還愛給街道、機構取個響亮的中國名字。
中國領袖、名人名字受青睞
自19世紀起,世界上就有一些國家開始使用中國名字為街道命名。在新加坡,有兩條以中國著名詩人名字命名的街道----李白街和杜甫街。說到這兩條街道的歷史淵源,還得追溯到19世紀。當時來自廣東、福建兩省的華僑一批又一批到達馬來半島,對當地的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當地政府和市民為了紀念和表彰卓有成就的華人,就以他們的姓名命名新加坡的街道。同樣,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以華人名字命名的街道有20多條。這些路名是華人在海外的土地上奮斗過的証明和紀念。
新中國成立之后,一些國家的街道紛紛以中國國家領袖的名字命名。位於南部非洲的莫桑比克首都馬普托是一座擁有100多萬人口的旅游城市,該市的許多街道以名人、偉人的名字命名,其中,“毛澤東大道”是馬普托最繁華、同時也是最著名的一條大街。大道位於馬普托市中心,全長約2.5公裡。在這條大道上,家家戶戶都懸挂著藍底白字、用葡萄牙文書寫的門牌----毛澤東大道xx號。據說,當年莫桑比克人民解放軍非常信服毛澤東的軍事學說,許多官兵愛讀他論人民戰爭的有關著作。正因如此,1975年獲得民族獨立的莫桑比克政府和人民,便將首都最美麗繁華的一條大街命名為“毛澤東大道”,以表達崇敬和友好之情。柬埔寨首都金邊的“毛澤東大道”的歷史就更久了。在柬埔寨老國王西哈努克的倡議下,1965年3月動工、同年8月底建成,全長5公裡的這條大道,是穿越金邊市西南部最長、最寬的一條街道,也是金邊市的交通要道。
【相關閱讀】
組圖:十年·外交——中國外交政策越來越全面、越來越自信
讓西方了解中國 斯諾把"共匪"還原為"共產黨人"
【更多進入黨史頻道】精選文章
解密:習仲勛被隔離審查與《劉志丹》案
粟裕大將三次想回家未如願 23年后母子相見
紀念劉伯承誕辰120周年——南征北戰 難忘“軍神”風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