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天氣預報,60年前曾是軍事秘密

周 冉
2012年12月14日14:19   來源:解放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背景音樂用了三十年

1984年,《天氣預報》欄目開始由氣象部門獨立制作。1975年被分配到中央氣象局的計算機工程師葉阿慶,是欄目組最初的技術制作人員。

國家氣象中心在辦公大樓5層靠洗手間的地方擠出一間辦公室,打報告給中央電視台支持了一台電視機。這間40平方米的辦公室是欄目組最初的機房。他們從建材市場買來石棉瓦,在房間角落搭建了一個一平方米見方的播音間。播音間內壁貼上隔音材料,裡面放上桌子、台燈和話筒,這麼簡易的隔音間,現在看起來多少有點山寨。每次錄制節目,外面的人會自覺保持安靜。一次有人不小心打了個噴嚏,大家都擔心這遍白錄了,可聽的時候竟發現一點雜音都沒有,播音間隔音效果竟出奇的好。

葉阿慶等人從中央氣象台借來購自日本的小1/2攝像機,拍攝黑白雲圖,再用家用錄像機編輯成動畫,示意雲圖走向,這在當時的國內十分新鮮。1986年7月超強台風登陸廣東,動畫衛星雲圖突然出現在電視上,生動預報了災害天氣。

一切就緒后,一個難題出現了。欄目背景音樂遲遲選不出來,工作人員裡沒有音樂愛好者,收音機裡流行的也都是些紅色歌曲,完全不合適。不久,曲聲浦拿出了一首電子琴版的《漁舟唱晚》,這首出自王勃《滕王閣序》,表現江南傍晚漁家晚歸的樂曲,最后被一致通過。誰也沒想到,《漁舟唱晚》一唱就是三十年,成了《天氣預報》的標志,曲聲浦后來說,當初選它只是覺得這首曲子“歡快而不鬧騰”。

1986年10月1日,新版《天氣預報》登場,動態衛星雲圖披上了顏色,還多了太陽公公、雲彩和雨點這些讓普通觀眾一目了然的符號。一位85歲的老婆婆寫信來說:“過去,電視上的天氣預報全憑聽,可我耳朵聾聽不清,這下可好了,一看電視上的太陽、雲彩就知道是啥天氣了。”

(責編:常雪梅、王新玲)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