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建國后 潛伏台灣犧牲的中共地下黨員梁錚卿

(廣東)梁 鏵
2012年12月20日08:35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梁錚卿墓

四、潛伏台灣 迎接曙光

1947年,廣西“六二”大游行,愛國民主運動達到高潮,引起了國民黨的極大仇視和恐慌。為了鎮壓愛國民主運動,桂系當局制造了七月事件。桂林市3天內被逮捕的黨員、進步青年、民主人士達100多人,廣西大學有7名師生被捕。1947年7月,梁錚卿接黨組織通知,獲悉身邊有

個同伴身份暴露,為避免牽連需撤離西大。7月中旬,梁錚卿返回廣東,在廣州找到老同學李汝欣(李與梁是高中和廣西大學同學),在其住處待了一個多月,與黨組織接上頭后,根據組織的安排到台灣從事地下工作。

此時家中女兒靜玉剛出生不久,妻子既要照顧老人扶養女兒,還要下田種地。梁錚卿清楚妻子的艱辛、家庭的困難。但為了革命理想、為了振興中華、為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曙光,他義無返顧於1947年9月從廣州坐船經汕頭到台灣任職。他先在台中農林總場任技術員,1948年4月, 經廣西大學同學謝漢光介紹,與中共台灣省工作委員會取得聯系,並與洪幼樵(中共台灣省工作委員會宣傳部長)建立組織關系。1948年8月,梁錚卿從台中來到台北淡水血清制造所(台灣省農林處畜疫血清制造所)任職總務課長,以公開身份任職掩護開展革命活動。1949年初,中共台灣省工委決定由洪幼樵組織策劃建立台中地區工委和台中地區武裝工委,並決定梁錚卿返回台中區農林總場以便開展革命工作。1月7日,梁錚卿以父親病重為由,向畜疫血清制造所遞交了辭呈,隨即返回台中區農林總場畜牧分場任職,職務為技正。同年2月,中共台中地區工委成立,梁錚卿為中共台灣省工作委員會台中市委直屬支部書記。

1948年底至1949年夏,是台灣地下斗爭日趨激烈的關鍵時刻,1949 年5月,原領導台灣省工委的中共中央上海局撤消,其工作並入華東局。因而,台灣省工委的直接上級也變為中共中央華東局。中共中央華東局高度重視台灣秘密戰線的情報收集。梁錚卿(化名李明)、黃蹈中(台中地方法院推事)、周碧梧(台中地方法院推事)等人根據上級的指示,利用同學、同鄉、同事的關系,以法院宿舍為活動據點開展地下工作,在聯動司令部及飛機制造廠發展工作關系,搜集有關軍事配備情報、策反海軍艦長,調查研究台灣省畜牧生產情況等活動以迎接台灣解放。梁錚卿和同伴們獲取了大量絕密情報,他們的很多工作直接受中共中央華東局領導。1949年夏,梁錚卿曾返回大陸向中共中央華東局領導匯報工作。1949年11月,華東局派出女特工朱諶之與“老鄭”(台灣工委書記蔡孝乾)和吳石分別接頭。朱諶之分別向“老鄭”和吳石傳達了華東局領導的指示,“老鄭”向她報告了台灣工作委員會為接應解放軍登陸組織秘密武裝的情況,同時還把工委掌握的一些絕密情報交給她, 吳石也向她提供了一批絕密的軍事情報微縮膠卷。朱諶之通過秘密通道經香港傳遞回大陸。毛澤東知曉后大加贊賞,表示要給他們記上一功, 並當即賦詩一首:“驚濤拍孤島,碧波映天曉。虎穴藏忠魂,曙光迎來早。”

1949年,解放戰爭在大陸勢如破竹,人民解放軍突破長江防線,佔領了國民黨首府南京,宣告了國民黨反動統治的覆滅。蔣介石集團在全面潰敗中逃亡台灣,台灣工委的主要任務也轉為保護同志們的安全、

組織不被破壞,保護國家財產不受損失,准備迎接台灣的解放。為了鞏固這塊最后的棲身之地,蔣介石負隅頑抗, 他們出動了大批軍警、特務,對在台的地下黨員和社會進步人士進行瘋狂搜捕和鎮壓。發生在1949年8月的基隆《光明報》案,成為50年代白色恐怖的導火線,后席卷整個台灣。1949年9月下旬,張伯哲安排《光明報》案中漏網“逃犯”陳仲豪從謝漢光處轉移到梁錚卿任職的台中郊外農場。為躲避追捕,梁錚卿將陳仲豪安置在農場的雞寮裡,並盡心盡力照顧陳仲豪,鋪床挂帳,送飯送菜,無微不至。同時,梁錚卿和張伯哲一道為陳仲豪制作假身份証——陳仲豪化名“林辰康”,搖身變成藥店老板,后順利潛返大陸。梁錚卿雖語言不多,但真摯的感情令陳仲豪銘記在心。

1950年初,中共台灣省工委遭到嚴重破壞,工委主要領導人被捕, 陳福添、鄧錫章、張伯哲等同志也先后被捕。3月29日,台中市警察局又在台中市破獲了所謂“匪華東局潛台組織梁錚卿等叛亂案”,梁錚卿、黃蹈中、周碧梧、郭魯林、賴河汾、馬慰常等同志相繼被捕。梁錚卿被捕前曾到李崇道(梁與李為廣西大學同學,后同在台灣省農林處畜疫血清制造所工作,交情頗深)家住宿,導致李崇道及家人受難。此事江南(劉宜良)在所著《蔣經國傳》和李敖、汪榮祖《蔣介石評傳》第11章第三節有頗為具體的的記述:“諾貝爾獎金得主”李政道的母親張明璋女士和兒子李崇道(即李政道的兄弟,后來擔任過台灣中興大學校長)因在淡水家中,留宿一位廣西大學時候的同窗,卒以“掩護匪諜” 罪鋃鐺入獄 。

同窗校友謝漢光雖僥幸逃脫,但被國民黨列為“匪華東局潛台組織梁錚卿等叛亂案”的未獲要犯而四處追捕,隻得改名葉依奎,隱姓埋名在台東做林業工人。經歷了數十年坎坷逃亡生涯后,1988年底,謝漢光才從深山中走出,趁台灣“開放探親”之機,回到祖國家鄉豐順縣與親人團聚。1994年,謝漢光身份得到組織確認,補辦離休手續。兩年后, 即是1996年,謝漢光在家中走完他傳奇悲壯的一生。

(責編:孫琳、王新玲)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